hisasid wrote:
對我也懷疑我那次飛出(恕刪)
雖然不是移動中的測試,
但是可利呼有用過釘子,甚至電鑽來測試無內胎,
GCN有一集也有測試,這個就是移動中的測試了,
直接輾過圖釘和釘子等等的,
6:39有輾鐵釘,這個應該是這支影片裡最大隻的了.
不知道這些影片有沒有回答您的問題,
畢竟小弟不知道實際大大碰到的釘子有多大,又是何種破壞方式,
影片看起來比較能對應的是穿刺,而割裂這類的我想應該還是補不起來吧.
不過下坡爆胎什麼的,管他什麼胎,真的還是都不要遇到最好啦

我沒用過無內胎所以有一些很好奇的點。
先說一個我蛇咬的經驗,


筆直的下坡路,
握煞把位速度約40上下,
聽到一聲〝框〞的聲音,
明顯有壓到東西瞬間前輪沒氣,
但還好是筆直的下坡道路,
當下只是失速而已沒摔車,
修車時內胎2個洞,
外胎斷紗有一個約0.5公分的洞。
問題來了我好奇相同的狀態下,
無內胎系統能安全下庄嗎?
我沒用過無內胎系統,
以下言論可能不正確,
看過01的一些文,
無內胎系統用的胎壓似乎比有內胎的低,
相同的規格下無內胎系統變形量應該也比較大吧,
那有內胎系統蛇咬後都能壓到外胎破裂了,
那無內胎系統不會有相同的問題嗎?
能夠破壞到外胎都破裂的事故,
應該無論無內胎、有內胎都應該無法避免吧?
畢竟破洞太大補胎液也無用阿。
我個人認為無內胎系統的優勢在效率,
應該不是在免除事故才對。
AG-72 wrote:
最近懶懶的比較少騎車(恕刪)
看到這篇舊文章翻出來
我可以回答您有關open胎裝美國克破2的經驗談
先前我是使用無內胎,沒錯就是捷安特的無內胎,一共爆掉三條新胎,用的是捷安特自家的垃圾補胎液
所以後來改換open胎,並且直接捨棄捷安特後來出的HOOKLESS輪組
回去找先前可以兩用的輪組
使用德國馬牌GP5000 加上瑪吉斯的內胎
然後買了兩組美國克破2來裝
首先要裝美國克破2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會增加重量,不過對我來說沒差
如果你追求輕量化,要比賽之類的需求就不要想這個東西
再者美國克破2裝上去其實很簡單,跟塞內胎差不多,很容易DIY; YOUTUBE上有簡易教學
原廠有附一個沒啥用的圓形超薄橡膠片,讓你擺在美國克破2的交疊處,以避免克破把內胎割破
不過我建議你直接當作沒有這東西
只要拿不要用的內胎剪一小塊,放在交疊處就可以了
胎壓我都打到95到100PSI
輪組使用GIANT SLR 0 AERO 55mm 2016跟KREX PLUS KC350
累積半年多約四千多公里里程數,平地跟爬山都有
中過尖銳碎石頭,小釘子,碎玻璃,圖釘,蝸牛碎片等等各種奇怪的東西
前後輪刺破傷口加起來超過五十處以上
*****************從來沒有破胎過*********************
然後我必須說德國馬牌GP5000真的很耐用,到現在還沒磨平,缺點就是表面有細小龜裂紋路
很適合怕麻煩的人使用,騎回來只要記得檢查中釘的輪胎,把異物拔出來就可以了
以上是分享心得
===================================================================
無內胎的確也是好東西
只是我當時沒用到好的補胎液
經過車友介紹才知道有ONXXXX跟咖啡XX系列的補胎液
不過無內胎帶給我的傷害與陰影是揮之不去的
我還是相信隨身帶一條內胎跟補胎工具才是王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