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和我朋友這半年來花在車燈上的心血
由於是閉門造車希望藉由這裡與大家交流車燈以利於改進
第一代
DIY超級殺手級單車LED大燈測試**此燈一開,誰與爭鋒**
第二代
第二代進化版暴力級單車LED大燈測試**神兵進化,誰與爭鋒**
高雄01測試討論
請大家發言時注意一下版規請多多幫忙
若有其他技術問題要討論也可以私下pm詢問或到我的blog留言或寫信給我,
版上是禁止買賣跟團購喔,如果有類似發問文章都將會移走喔,希望大家能配合一下,3Q
都是要外掛電池袋使用的。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在一個適當的流明數,
適當的能量輸出下,適當的照射距離,夠用為主,
(就是設計理念:不是用來打趴所有車燈的想法)
電池使用時間大約在兩小時到三小時之間使用兩到三顆充電式CR123A併聯使用。
設計出電池和燈座是合而為一的,
這樣整體線條也會比較美、不突兀,
這是小弟的小想法啦。
提出做個參考。
姬考
老子從未驚過
但LED光源較麻煩的是,他是四方形平面光源,跟一般的燈泡不同,所以設計上也不一樣。
小弟後來連2D的圖都還沒畫好就放棄了,尤其還要考慮到配光比例,那真的得花非常大的心力體力跟知識。
且~最好不要往多光源發展,一個光源就夠難的了,多光源成本更是會超出太多。
其實M1雖然還不完美,但也有了一定的水準。至少光杯的技術也算是成熟了。
許多車友說M1的LED是用較便宜的,但是他在光杯上所花的心血,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M1的LED雖然沒有Q5版的LED亮,但光杯設計的好,光利用率夠高,反而照路效果比Q5槍燈好。
若有空還可以觀察一下他們家的H1頭燈,利用各種變形光杯,加上一個反光罩,就能玩出三種不同的效果。
所以說~小弟才會認為光杯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以小弟多年來觀察,光杯不能太小,越小所能折射出來的光越少,光杯越大,光利用率就越是高。
光利用率高的好處,就是不必用較大的光源,卻得到更好的照明品質,也等於能更省能源。
以上小小經驗提供您參考~
我也做了一款
現在又改加上一顆燈 配上 25度的光杯, 前面 和左右都清楚...
改天也Po上最後改良版...而光杯前面的鏡片也是設計光形的重點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