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的Propel SL0是當初2022年8月剛上市的版本,配50U輪組+DA 大盤52/36 飛輪11/30。這車還是以爬坡為主,以貓空、烏來附近的山為主
過去2年我練車少很多,而我也55歲了。
也許換換病發作,想換MAX40,這樣爬坡或許更輕鬆。
由於這MAX40不便宜,不知大家是否推薦?
另外補充一下,我有另一台車是框煞的Dogma F8+Corima MCC 48框高.買了Propel 被我冰起來,因為我發現Propel 爬坡比較好騎。
而是更豐富的騎乘感,或者說樂趣
我也是騎公路車
公路車相對於其他車種的玩法是比較枯燥的,就只是在公路騎乘而已
他的樂趣所在並不在騎車這方面,而是這車種是輕旅行的最佳工具
因為他最具轉換效率,同樣吃一個便當,他能比其他車種騎兩三倍距離、兩三倍速度
這就得到了輕旅行的極大優勢
可以騎著他四處去玩,可以1日200K、300K、400K、還有極限的500K、以及600K
(1日700K還沒聽說,理論上是能達成的,但其實300K以上就已經要冒著身體受傷的風險了,這種極限活動造成的傷勢,因為是在身體肌肉韌帶都重度損耗時產生,所以一旦受傷往往更嚴重,不建議太拚)
其實你車騎到這年紀,該去的景點也都差不多了
看你騎的地方,你是住雙北的
我也住新北新店,北部(新竹以上)能跑的路差不多都跑光了
所以偶爾也會去跑跨縣市,比如跨半島
但長途需要的準備相對麻煩,並非可以隨時高興就帶著車出門爽一下那種
所以最近也在攻一些小徑、秘徑之類,比如上禮拜就去跑了北海岸雙灣折返
近期我已經在規劃跨領域,直上下坡車 (或全地形車)
直上避震車的頂點,硬吃所有地形
既然要玩,就不要扭扭捏捏的
我規劃要跑的地方可不只有單純的非鋪裝以及林道、土場、沙灘等
大概還要去九份跳樓梯、橫穿蘭陽溪、東澳越野之類的
不過買新車這碼子事是需要深思熟慮的
除了屬性問題,沒想好可能騎幾次就把車扔著積灰塵
再來就是錢的問題
車板混久的都知道,直上最便宜
但這也只是所謂的相對便宜 (比一路升級改裝上來便宜多了)
都說是直上了,要花的開銷就不可能少
比如要玩得這麼大,少不了得買頭盔、重機防摔衣 (還好我都有,防摔衣也有越野車版的)
雖說花在自己身上永遠值得,但經濟能力還是要好好思量一下
===
以上
想要增加更豐富的騎乘感以及樂趣,並非一定要跟公路車槓上
你也可以考慮其他車種
甚至可以考慮非自行車以外的選項
比如我也玩滑板(小魚板3、瓜子板1、分離板1、技術板5、長板3、甚至有1個8吋胎的越野長板)
也玩直排輪 (我有14雙直排輪鞋)
但不建議玩露營,露營這碼子事就是個完蛋貨,花著大錢奔著休閒去的卻是在自找麻煩
舟車勞頓、搭營收營、器材準備、食物準備、安頓同伴家人等,沒一件好事
而搞定一切後你以為就能在野外輕鬆躺平了,錯,露營人永遠不告訴你的一件事,當你營帳裡面燈一打開的時候,帳篷就成了特大號的捕蟲燈,而台灣野外又是出了名的蟲子多,所以當你露營燈一打開,接下來可不是你的派對,是蟲子的



結束露營後你還得盡快找個晴天去河濱洗+曬帳篷,不然帳篷會臭掉
以上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花錢的方法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攻略小徑、秘徑類
公路車進入寬叉年代後也能上32~38C,林道、礫石路也不是不能跑
將攻略景點的戰略目標改一下,不用花什麼錢也可以開啟一道新世界的大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