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訓練』重的輪組不一定比輕的輪組慢耶!?

最近偶然更換輪組做訓練
A輪組(碳輪組,進口品牌平價碳輪組應該是中國製約1.5kg)
B輪組(捷安特成車金屬輪組約2kg)
1.我平常用碳輪組A自我訓練,同樣一段路平路大約1小時~1小時10分鐘。但最近因為A輪組送修偶然換了B輪組來訓練發現同一路段連續一個月下來成績竟然比以前快1~3分鐘,真的有點意外

2.我本來以為輕的輪組在相同瓦數下(市民騎士)一定比較快,沒想到重一點的輪組騎起來並沒有比較拖重的感覺耶,雖然能感覺踩起來需要比較用力,但覺得重的輪組加速也沒有比較慢,是不是因為比較重,慣性比較大的關係,重的輪組反而容易維持在一定速度,重的輪組並沒有比較慢耶?這樣的結果顛覆我淺薄的訓練常識,難道輕的輪組在速度上沒有優勢?輕的輪組在加速或極速上沒有優勢?

3.當然,在抬車上下階梯的時候,輕的輪組明顯的容易抬上抬下,重的輪組確實比較重手,但是,輕輪組的優勢只有方便搬運嗎?我有點疑惑。

4.我在平地騎的時候感覺如此,在環小台北的『木柵~南港,福德坑山路(約3公里,坡度4~5%)』也是如此,也就是重一點的輪組在爬坡也沒有比較慢耶?還是在『更長的爬坡段』輕輪組的優勢就會出現?
2025-05-09 16:2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訓練 輪組
youtube搜尋下肢爆發力訓練或是功能性訓練......
我的經驗也類似,因為我多是騎平路。
平路巡航,重的輪組、高框輪組的轉動慣量較大,一旦加速起來,比較不容易掉速。在平路巡航(如30km/h左右)時,只要穩定踩踏,它會比較「穩」,節奏容易維持,
輕的輪組則是在起步、頻繁的加速、減速以及長爬坡較有優勢,因為輕的輪組轉動慣量小,每一下踩踏都更容易產生反應,也更快提速以及對抗長爬坡的重力反應;所以爬坡輪多是低框、輕量化設計。
jsmz wrote:
最近偶然更換輪組做訓...(恕刪)

如果車架沒達到一定等級
你騎重的輪組跟輕的輪組是沒什麼差別的
另外輪組等級不夠 也會洩力 跟車架是一樣的道理
簡單地說只要車架跟輪組任一個會有洩力 總體性能是無法發揮的
你騎起來就會覺得一樣 差不多
jsmz
jsmz 樓主

可能我的等級還感受不到差異,謝謝分享😊

2025-05-11 20:52
這個可能要再計算

畢竟再輕你每轉也是有基本消耗

另一個可能就是你個人的騎行習慣與身體狀態也有影響
jsmz
jsmz 樓主

謝謝分享,我再多練練😊

2025-05-11 20:53
我猜您大概是騎PR2或SR2吧,TCR advanced 2一台也要約4萬,結果PR2在臉書社團才賣2000元,
就知道pr2真的被人嫌棄,但我覺得PR2既然叫練習輪組,就應該在平常練習用,
騎河濱不要騎碳輪,一來碳輪不耐撞,河濱人多,出了車禍要人賠,不懂碳輪價值的人會以為我們要敲詐,
二來,河濱就已經是平路了,就算騎到福德坑,也才爬升200公尺而已,不要用好輪組,這樣根本沒訓練到。

PR2騎福德坑或許還可以,但平路真的騎不快,因為它是低框輪,
TCR是爬山車,propel是空力車,
giant不管是哪一代,只有TCR會配PR2,propel不會配PR2
奸20戰雞 wrote:
我猜您大概是...(恕刪)


您猜的很準,就是捷安特成車輪組騎起來很順也很快,只有抬車時感覺有點重量,算cp值很高的輪組
重得比較快,我現在都用重的。
JJ Ch

那是慣性 但如果整體結構不強 速度還是有限

2025-05-12 11:26
Ahoo Chen wrote:
重得比較快,...(恕刪)



謝謝分享,感謝喔😊
對市民騎士來說,重的輪組似乎沒有比較慢耶😊
Ahoo Chen

不要管其他只會用嘴把卻根本沒有實測過兩組以上的人,我親身騎出來就是重的比較快。

2025-05-14 0:38
june-sue

對,就只有你跟小緯哥有資格講[XD],但怎不去看小緯哥之前到底講出了什麼名堂來

2025-05-15 21:47
jsmz wrote:
踩起來需要比較用力

其實你自己有說出關鍵啊... "踩起來需要比較用力"...
都比較用力了,彌補那500g的差距也是合理的.
又,河濱其實變數頗大,中間多閃幾台ubike的均速就會被影響了.

福德坑那一段大概10~15分鐘左右,就算差到10%,也不過一分鐘...
試試來回騎五趟看能不能差五分鐘.
jsmz
jsmz 樓主

謝謝分享喔😊踩起來感覺比較用力但碼錶平均功率其實差不多,可能低速重踩、高速反而輕踩,所以平均功率差不多🚴‍♂️

2025-05-11 22:42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