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爬坡輪跟板輪真的有差別嗎?

目前車上是 新版的捷安特SLR1 市價算2萬5~3萬吧!!

看到國產品牌的爬坡鋁輪組 大約1萬多 爬文也大多好評 板上也不少文章

我想請問的是

換了 是真的有對於爬坡有助益 還是只是花冤旺錢

還是換個

DT SWISS PR1400 OXIC 這種等級才會比較有用

我這邊是用目前現役的新版SLR1 42來相比

假日車手 一周頂多200公里 最少30上下
2020-10-12 23: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差別 板輪
要爬坡就是輕量為主

爬坡一定是一直踩

所以只要是比現用輪組輕量超過200g左右就會有感

一般板輪跟低框輪比起來相對重 -> 爬坡吃虧

如果有輕量板輪就平路爬坡通吃

價錢當然就


現有輪組的改善法

去買輕量內外胎試試看

胎皮是最外側的抗力

輕量100g左右就會有感

但價錢就

而且壽命短
hbdnoct3 wrote:
目前車上是 新版的捷(恕刪)

基本上輪圈變輕了就會很有感!!
框高從42變成21mm!!是蠻有感!!
陶瓷陪林恩恩!!也很有感!!($$)
42mm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繼續用吧...
騎車只要跟自己比就好....
有差別,我有zipp 303 firecrest new 1355g vs rsys slr 1295g,兩者重量差距不大,但是爬坡感覺差很多,不過外胎也是30c 60psi vs 23c 120 psi,外胎感覺差距也是很大,但是zipp 也是不難騎,長途舒適省力

nARutO116 wrote:
基本上輪圈變輕了就會...(恕刪)
hbdnoct3 wrote:
日車手 一周頂多200公里 最少30上下

看你使用的方式
常騎山路 (框要輕 框高低一點可以輕 20-25左右)
常騎丘陵 (框 35-40左右)
常騎河濱 一直騎型(框 50-60左右) 走走停停型(框 35-40左右)
我是走走停停 美食之旅型所以選35的框
腳力練起來後25的框就很懶得用了(快2年沒裝了)
不過走走停停25的框起步就是輕盈很省力
AG-72 wrote:
常騎山路 (框要輕 框高低一點可以輕 20-25左右)
常騎丘陵 (框 35-40左右)
常騎河濱 一直騎型(框 50-60左右)
走走停停型(框 35-40左右)



所以就是
chenweikiang wrote:
所以就是(恕刪)



我玩不起只能玩35的框全地形都可用
25的框當初只那來騎困難的山路
50-60框就是帥但沒那腿力所以不選(要認清現實 什麼人玩什麼鳥)

窮玩架富玩輪
玩輪組是一條不歸路
AG-72 wrote:
玩輪組是一條不歸路




手邊有
一組 DA 9000 C24
一組 DA 7700花鼓+錦麟35小板框
一組HED三刀
一組 UL 6500花鼓+MAVIC OPEN PRO 手編輪

輪組不會再買了 大概
我目前使用框高 50 的碳框,重量約 1530g,
即使是常騎的藍色公路、鳳山寺、赤崁頂都用它,
反正又沒有要和別人輸贏,自己騎的開心就好!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hbdnoct3 wrote:
目前車上是 新版的捷(恕刪)


真的要拋開迷思

殊不知騎高框輪組爬坡

遇到腳力好的市民騎通勤車

7公斤公路車vs十幾公斤通勤車

(鐵框加上能夠載人的後座鐵架)

把自己刷過去的感覺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腳力才是王道啊!

高框或爬坡輪組都是商人的噱頭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