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關於我跟DT25週年短短的十天美好時光
首先很認真申明我是純粹體感主觀試乘心得文
畢竟~我本來就不是數據魔人😂😂😂
也沒辦法生出數據比較等等之類,但是我有用心感受就是了😏😏😏😏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會突然試乘這組輪組,起因是車隊辦的石壁邀請賽
說起來很有趣~
我第一台公路車(史red克)是SCOTT的二級空力車,配置瞎貓的爬坡輪
我第二台公路車(史布魯)是SCOTT的一級爬坡車,配置Shimano的C40板輪
 
因為七月初隊上辦了石壁爬坡邀請賽,今年的路線也做修正
車友邀約加上隊上探路,我剛好賽前爬了三次石壁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第一次天浩宮-草嶺-東碧山莊PR紀錄2:15:33
令我意外的是,其中一次約騎~因為史布魯送大保養
我騎著舊車~史red克出場,臨時換上DT的鋁框爬坡輪
結果一樣路段的成績紀錄是2:16:04......
一級爬坡車對抗二級空力車竟然只差31秒,我不能接受呀😂😂😂😂😂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當然~可能原因很多,體能狀況?!地形因素?!熟悉路況?!輪組配置?!
於是促成了這次試乘機會,感謝SCOTT車友交流區的小編以及同是SCOTT的車友
很大器的出借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
不意外在爬坡輪的選擇上,不管是鋁框還是碳框~DT Swiss在眾多品牌中也享有一席之地
因為是25週年所以也配置了24的框高
使用DT Swiss EXP 180設計花鼓以及浮雕碳纖維筐體
當然~這些資訊有心想研究在網路上谷歌一下,我也不用贅述
所以~我們直接進入重點聊聊使用得騎乘感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第一次使用這組輪組,是TTT計時賽
剛起步時~我整個差點嚇傻.......
起步很輕、帶速很快、滾組很低,感覺速度一瞬間就帶出去了~
喔耶~這就是要飛起來的感覺嗎?!
但是這在天堂的歡樂感,三分鐘後就掉入谷底😂😂😂😂😂
是的,慣性上美中不足~速度維持較差.....
所以,在平路段要維持速度要很真實的用生命去踩踏😩😩😩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但是~它畢竟是爬坡輪呀,術業有專攻.......但是一起步那個瞬間的帶動速度,令人驚艷
當然囉~既然是爬坡輪,對於隔天的石壁賽著實令人期待萬分
這是一場戰爭,史布魯跟史red克的對決~我當然希望史布魯把爬坡車的面子討回來!!!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話是這麼說,是我不夠好~比賽當天一放行...我心跳直接180Up😂😂😂😂😂
整個人一開場就氣喘吁吁、汗牛滿面,我當時就像一個飄洋海上快溺死的人
努力上找上浮木(可以跟上的車友)生存,所以整路上我努力跟上~努力不要開洞掉隊
的確沒什麼心思關注我在使用什麼輪組,正當我上氣不接下氣來到了最後段魔王關
也就後面最後六公里的爬坡段,是的~前面上上下下爬了兩座山耗損體力後還要爬坡.....
於是~我在關鍵時刻,抽筋了.....右大腿跟左小腿一口氣給我報復性抽筋😭😭😭😭😭
我只能選擇放輕齒比開始獨推,令我開了眼界是在這個情況下......
很好帶速的輪組沒有給我抽筋的腿太多的負擔,緩和一下後甚至可以不用退到最輕的配重
於是我順順自己的節奏,在最後一公里反而還追上原本一起騎的車友
最後成績也破Pr2:10:00完賽,當然比賽時間紀錄上會快些~
但是在我抽筋的最後六公里雖然慢Pr時間約1:30秒左右,但是路段均瓦只差4瓦
 
這下真的引起我的興趣了,於是我試著嘗試更多地形
石壁賽後,我跑了一趟塔塔加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一口氣從水里直上塔塔加遊客中心,雖然上次爬塔塔加已經是一年半前的事情
突破個人紀錄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畢竟我的騎乘量,如果沒進步還真的要去面壁思過)
騎到一半還~鬧肚子跑去上廁所😂😂😂😂😂
很奇妙的感覺是,你的心肺沒辦法支撐你的肌力
人感覺喘得上氣不接下氣,但是大腿感覺還是有力量~
雖然大腿感覺還有力量,但是心肺沒辦法再讓大腿肌肉使出更多力量
當然,也可能我本身呼吸控管就比較差~或許我呼吸可以調解好一點就能帶出更多的力量
但是整個爬坡路段絲毫不拖泥帶水,很輕易的帶出迴轉
塔塔加的地形上上下下的丘陵,前段有到8%得坡段~後面則是3%上上下下的丘陵
攻頂時雖然氣喘吁吁,但是感覺還有餘力~下滑時還可以怒衝一波
 
於是~我們再來點不一樣的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剛好有車友想挑戰四面佛路段(石牌路)上鳳山寺
這個路段前面都平路~但是後面直接給你陡爬升接上139
有一段爬坡段像是山間小路急轉連續陡彎偶有十幾逼近二十%的坡度
在這個路段,可以說表現的可圈可點
基本上我飛輪是30T的,當坡度明顯比較高~我只能掉迴轉靠肌力去帶
前情提要有提到,這組輪組很好帶速~起步很輕
相對的在面臨比較陡的爬升,迴轉數也沒有掉的讓你感到心寒~還是可以維持一個速度前進
 
再來點不一樣的~我用這組輪組跑了貓團的谷關約騎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坦白說~其實還沒進谷關的爬坡段....我有點後悔
前面的平路段,我要用比平常更多的力量去維持速度
還沒進入谷關得爬坡段,我就已經覺得累了😭😭😭😭😭
 
跟著集團進入爬坡段,但是我覺得力氣已經有點耗費太多
加上忽快忽慢~突然的一個強度....不意外,我開始掉出集團跟上了幾個車友一起前進
谷關的地形是這樣的,很緩的丘陵地形~大約5%基本上是可以整路掛大盤直上
但是維持一個穩定的爬坡速度來說,表現還不錯
雖然沒辦法維持高強度的速度維持,但是在這樣穩定爬坡的情況下也不會讓你體力耗損太多
只是平路段消耗太多體力,不過後段丘陵爬坡反而恢復了些體力回來還可以維持強度
 
再來就是告別騎,接下隔天我選擇細胞團的約騎(貼地路線上日月潭上潭南天主教堂)
當天的約騎當然不令人失望的高強度,基本上沒有順順三百瓦就可以回家洗洗睡
但是細胞團約騎迷人之處就是會分段強度,讓個個不同騎乘能力的車友都能練到車
做了一下功課~當天暖身段到中強度團騎到國姓萊爾富
因為我當天要趕上班所以選擇在自由強度放行段直上爬631折返回台中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不意外,關於平路段的團騎~也不用多說什麼
畢竟,爬坡還是他的強項
久違的631~老實說,太久沒騎這段路.... 一直有完沒完上上下下
爬不完的坡,但是爬坡的輕巧感無庸質疑~沒有任何的累贅感
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歡樂的試乘時光結束了
 
整體總結,非常純粹的爬坡輪
24的版高卻不影響剛性,踩踏回饋很直接
起步帶速很快,滾阻低~但是慣性表現沒爬坡上的令人驚艷,高速維持需要比較吃力
在結束最後一天試乘,我都認為他是一組適合全爬坡地形的輪組
其他地形表現尚佳,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直到我今天用C40爬了一趟阿里山...........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基本上,我之前覺得我的C40還挺不賴的~加上剛大保養回來...古溜丫古溜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今天跑了一趟觸口上阿里山,地形來說可以說類似塔塔加
起步比較重之外,習慣DT的輕巧~我用C40爬坡時竟然感到拖地感.....
好像有人拖著你後輪一樣~而這裡類似塔塔加的地形跟爬升
竟然讓我在使用C40騎乘50K感受到使用DT25週年騎乘70K左右的衰退
接下來繼續的騎乘C40明顯消耗肌力與體力,疲憊感也開始明顯
但是使用DT25週年騎塔塔加時,70K左右開始明顯衰退以及疲憊感
接下來的騎乘卻還是可以維持中強度的騎乘
一樣是攻頂後自行下滑,上上下下的丘陵地形~下滑時一樣也有上上下下的爬坡段
但觸口遊客中心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來回113K比水里上塔塔加遊客中心來回140K更加疲憊
所以這組輪組除了擅長全爬坡路段之外,更勝任長時間有氧強度的騎乘
起步的輕快減少體力的流失,連帶的延遲體力衰退時間
甚至當衰退出現還可以維持不太差的強度表現
 
別說了,再說都是淚~別人家的輪組總是不讓我失望
這組要價不菲的週年紀念版有錢也買不到,限量是殘酷的....
還好完售~沒有買賣沒有傷害😂(守住荷包)
關於DT25週年紀念版爬坡輪(試乘心得文)
 
手骨不夠粗,現在開始存錢入手五十週年紀念版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在那之前,我....先再去排隊填個試乘表~小聲問,可以一次填十張嗎😳😳😳😳😳
2020-07-14 21:29 發佈
DT SWISS 的輪組都不錯
可分為比較常見的 ARC/ERC/ PRC 又分 1100 跟1400頂級

限量版除此之外

重點是每個輪組的詳細非常完整,CP直很高
遺憾台灣的很多標示不明,只講求輕,花鼓也沒有特別標示清楚, 我就不點名誰誰
很多都是屬於拼裝而來的,然後拿著DT的花鼓進行研發,說白一點COPY成面比較多,然後可以賣得比DT貴

什麼???? 貴很多?????

是的,這個我覺得還好,重點要講規格,數據分析等,

到頭來我還是覺得DT,ZIPP,LW,CORIMA,BORA,等等廠牌還是比較有公信力,以及信任力的地方

現在DT又開始促銷降價, 因為21年又有新的設計發表了

現在的主流就是二合一 : tubeless / clincher
好文章..推推...

劉叮噹 wrote:
關於我跟DT25週年...(恕刪)
DT SWISS 最近有發表
PRC 1100 DICUT MON CHASSERAL
也是24mm 高
官方數據比25週年版本輕了17g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