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造完雙前叉式原型車經試車後決定停擺,不繼續改進,因為發現此款式先天不足,儘管後天多下工夫也罔然,這期間我先開發機車款雙A臂式前端套件,數字比較YAMAHA Tricity 125=152kg,我造的150cc檔車=122kg;雙前叉式重了許多,因為支架與懸臂受力比雙A臂式大許多,需造得厚實粗重,雙前叉式好處是前輪跨距輕易造得很窄看圖
媒體上能見的幾乎我都看過,使用中文地區尚未見跑在我前方者,甚至不少是仿造或参考我的作品,侧倾角若不足20度無實用性,只能裝模作樣,那車可視為是圖一這款仿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zBIWs9rlJo下圖i-Tank是左岸財團開發的电动车,彷造或參考Adiva AD3的前懸掛,侧倾角30度以下只能在市區慢行
TZ wrote:https://www...(恕刪) 看圖說故事;電子業叫科技,機械業叫黑手,黑手才懂幾何,左岸網友參考我的圖DIY造車,側傾角低於20度,都不及格最下圖;自行車主銷與輪偏置78mm有夠不幸矣!科技公司偏置量更大所以損失更多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