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公路車改三鐵車(16F有改裝成果)

錯誤太多 自刪
2016-04-21 1:57 發佈
別讓費金錢和心力改了~~~直接買台三鐵車吧~~到最後一定還是變成買一台三鐵車的...........相信我 我是過來人 ><...
依據小弟個人經驗及蘆洲某車店老闆的建議,分享一下:
如果只是偶爾參加三鐵,平日仍以公路車為主(畢竟台灣丘陵地型多)
則建議花小錢將坐管換成 profile design Fast Forward + 三鐵坐墊(小弟目前採用的方式)
(如果沿用公路車坐墊騎三鐵,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
但是老闆有提醒
如果柔軟度不夠、平日沒在練三鐵車
大部份車友是不容易彎下去的
尤其騎公路車都只握上把的話
但小弟一直是轉髖騎姿+握下把
所以轉換成三鐵姿勢尚屬OK

如果想一個車架兼具公路車及三鐵車
目前有 cervelo S3 的車架幾何及坐管設計可以支援

當然,家中如果空間夠、也確實常參加三鐵
如同2樓大大所說,另外購置三鐵車才是正解

TONY1978 wrote:
1.公路車手軸離前叉頂蓋距離10公分以上 三鐵車手軸幾乎壓在前叉頂蓋上(紅圈處)

不一定,看車架設計。近年大廠 TT / Tri 的車架都主打空力頭管,進而跟握把一體成型,這樣的設計肘部自然就會在前叉頂蓋附近;但還是有許多廠家用立管調節握把位置,這時肘部就不一定會在前叉頂蓋。
我個人比較喜歡後者設計,畢竟打包運送還可以把立管鬆開讓握把垂直向下來減少體積,一體成型就沒那麼便利了。

2.續1.公路車可選直背拱背騎姿 三鐵車只能拱背

三鐵車還有一個飛機把可以讓你調節一下騎姿... 而且設定正確的空力把不會讓你疲勞,除非你的核心練不夠。

3.公路車落差較小 三鐵車較大 空力效果較好

就以肘靠高度和坐墊高度來說,設定對的 TT / Tri 落差並不一定會大哦~

4.三鐵車要選小一號或小兩號車架 手軸才能頂在前叉上蓋 落差才出的來

無此一說,挑選正確的幾何(尤其是肘靠的 reach / stack)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特別選小一個尺寸的車架,那麼你也要確定肘靠的 reach / stack 你可以用,否則只是徒勞。

5.落差做不出來 人體空力效果差 相對扁形空力車架也沒意義 不如騎公路車就好

「公路車握上把 / 變速把騎姿」 vs 「TT / Tri 騎姿」,如果兩者設定均正確,我相信還是後者能省更多的瓦數;相對的公路車握下把 Cd0 可能會跟 TT / Tri 差不多,就看您能握多久的下把。

6.三鐵車立管較垂直 意思坐墊較往前 減少跑步肌肉切換不適應
7.續6三鐵車椅墊往前 整體重心往前 後叉距離相對變長 不利轉彎

如果您是以 TT / Tri 車手重心位置對上後軸的長度來看,的確會比公路車長一咪咪,但並非是不利轉彎的原因。TT / Tri 不利轉彎是握把設計以及騎姿因素(膝關節比較前面)。

8.三鐵車大盤區柄會短一號(2.5mm)

一樣無此一說,端看 fitting 出來的結果。

9.身高不足不足173不建議騎三鐵車

更無此一說,不然 Liv Avow 賣假的?

假設要將公路車改成三鐵車 假設我騎m號公路車尺碼
A:m號車架 改三鐵把與前頃座管(前移量5公分) 使手軸能接近前叉上蓋 整體重心前移
B:xs車架 改三鐵把 坐墊前移即可(通常小車架立管會直一度) 一樣使手軸能接近前叉上蓋 但重心無法前移
請問各位 A方案與B方案大家會推哪個呢
還是公擄車改三鐵根本錯很大 買台三鐵車比較對

還是前面提到的,要挑正確肘靠墊的 reach / stack 的那個 size;您一直針對手肘是不是在前叉上蓋來看車架大小,而不去看 reach / stack... 那麼您的兩個方案在下都不推。
這篇Mark起來吸收一下知識

我目前也是換了Profile Design的前移座管
然後再加長龍頭的方式模擬三鐵車的幾何
騎車時膝蓋可以頂到手肘

雖然自已也是以比三鐵為主
但是平常練習總是會騎山路或是團練
(團練會跟車用三鐵車危險)
所以如果只能有一台車的話還是建議公路車優先
有錢的話再多敗一台三鐵車
只是三鐵車的價格真的有貴到
有錢人的玩具目前還是買不起
一切的fitting都從坐墊開始~~~

1.公路車手軸離前叉頂蓋距離10公分以上 三鐵車手軸幾乎壓在前叉頂蓋上(紅圈處)
這不一定,圖中選手為了較好的空力姿勢,將上身盡量縮緊

2.續1.公路車可選直背拱背騎姿 三鐵車只能拱背
請看世界記錄示範


3.公路車落差較小 三鐵車較大 空力效果較好
公路車曲肘即可獲得不錯的風阻效益,tt bike 優勢在緊縮的肘部與身體姿勢

4.三鐵車要選小一號或小兩號車架 手軸才能頂在前叉上蓋 落差才出的來
尺寸請查上管reach比較實在

5.落差做不出來 人體空力效果差 相對扁形空力車架也沒意義 不如騎公路車就好
tt bike 優勢在緊縮的肘部與身體姿勢

6.三鐵車立管較垂直 意思坐墊較往前 減少跑步肌肉切換不適應
沒錯

7.續6三鐵車椅墊往前 整體重心往前 後叉距離相對變長 不利轉彎
難轉彎是因為重量壓在前叉

8.三鐵車大盤區柄會短一號(2.5mm)
因為現在流行短曲柄(顯學)

9.身高不足不足173不建議騎三鐵車
五五身的fitting狀況比較嚴重,女選手都有尺寸可騎了~~~


A:m號車架 改三鐵把與前頃座管(前移量5公分) 使手軸能接近前叉上蓋 整體重心前移
這比較合理,你需先量量自己的上管reach是多少,如果太短,坐墊再怎麼前推,姿勢都是不合理。

B:xs車架 改三鐵把 坐墊前移即可(通常小車架立管會直一度) 一樣使手軸能接近前叉上蓋 但重心無法前移
立管角度不是問題,同上
感謝各位高手指導 真的逐問題擊破 真是太感謝了

reach/stack是比較新觀念 因為我是m號騎士 比較不會遇到尺寸的掙扎

所以比較土炮一點 只要車架可小不可大原則 (M號以下都可以騎)

再注意頭管長度 會影響趴不趴

其餘都是靠龍頭長度與角度 還有大彎小彎把控制(因此我有一堆uno龍頭)

龍頭9/10/11/12cm -7 -17度交叉測試 最後找出適合自己尺寸(通常是舒服優先)

各位高手指導中有讓我領悟件事情

第一是去了解reach 與stack

另外一點是騎公路車握把不太負重 是靠核心撐起上半身

雖說三鐵車核心也很重要

但三鐵車騎姿上半身重量會比較多在握把上

所以椅墊前移是第一步 學著把更多重量擺在休息把 又能穩定騎車是第二步

所以車架頭管太長 身體壓不下去 會導致太多重量落在屁股 就沒有三鐵車的意義了

車架太小則是要靠長龍頭彌補 但三鐵長龍頭會比公路車難控方向 所以也不能太小

不知道這樣是是否正確

若沒有要拚到上凸台或總排,

我覺得樓主的方式很好了!

aero bar 安裝配較小一點的車架

確實可以模擬三鐵的騎姿
最近改三鐵車進度緩慢(其實是很混 不就一隻座管 一對休息把鎖上去而已)

感謝車友支持

本人公路車是M號 但我發現M號車架裝三鐵休息把會太高

必須小一號甚至小兩號才有辦法裝 而且車架先天還必須是短頭管戰鬥幾何(如tcr 或是 銳克多)


原因在請看自製比較圖

途中的重點是 休息把的高度等同公路車上把位



一般公路車裝休息把都是裝在彎把上方 應該有凸起3-5公分

基本上這3-5公分是多出來的 要想辦法減掉 休息把位置才正確

用小號車架與-17度龍頭 並把龍頭往下降 這樣子才能抵消休息把高度



目前也在考慮要翹一點的休息把 或是平一點的款式

安裝後再來拍照

所以若身邊有女性不想騎的車 先別急著賣掉 拿來改成三鐵模式似乎挺有趣的

一樣的規矩:若有白目想法請不吝鞭打
這有兩用套件,影片請從 9:10 開始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