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輪胎有內胎跟無內胎有什麼差別?

騎自行車最怕的應該就是爆胎了,我看了網路上很多blog或是遊記,大家好像都將爆胎當成一種考驗,除了體力之外的另一種修行,剛剛在翻雜誌看到在評比輪圈,有的規格上就寫支援無內胎,看到這我心中就想起幾個問題,如果使用無內胎的輪胎(支援的輪圈)是不是就能減少爆胎的機會? 是不是也表示不需要常常補胎? 這兩者間有什麼優缺點嗎?
2007-10-21 0:50 發佈
內胎式輪胎就是外胎裡面還有一層負責儲存空氣的內胎,無內胎則沒內胎直接利用外胎和輪圈把空氣密閉在裡面,無內胎在汽機車上已經是行之有年的結構了,但單車上為了顧及重量、輪組鋼絲編織的便利性和輪胎拆裝的便利性而遲遲沒有採用,直到近年由Mavic輪圈廠商開始推行UST無內胎規格,才漸漸開始在市場上普及,無內胎整體重量可以較輕,少了內胎和外胎之間滾動時造成的磨擦和壓縮內胎的阻力可以使滾動更順暢,也因為沒有內胎直接用厚層的外胎來密閉空氣,也比較不會因為重擊造成蛇咬爆胎,但相對的一旦爆胎就沒有有內胎那樣換條內胎那麼好解決了

cman4434 wrote:
但相對的一旦爆胎就沒有有內胎那樣換條內胎那麼好解決了

那爆胎的機會高嗎? 這樣聽起來好像使用沒有內胎的輪胎好像比較好,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另外支持沒內胎的輪圈是不是也比較貴,輪胎本身應該也會貴一些吧?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chiang wrote:
那爆胎的機會高嗎? 這樣聽起來好像使用沒有內胎的輪胎好像比較好,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破胎的機率其實是一樣的,扎到東西一樣都會破.
差別在於有內胎破胎快則瞬間慢則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後氣就會洩光光,必須補胎或換內胎.
無內胎扎到東西還可以支持很久甚至於支持到第2天以上所以繼續騎回家沒問題的,這是無內胎方便之處.
chiang wrote:
外支持沒內胎的輪圈是不是也比較貴,輪胎本身應該也會貴一些吧?

以同等級的的輪圈來說,兩種輪圈差價不會超過10美金(美國的差價),
輪胎本身是會比較貴一點點,但也有例外的如下圖中
以赫赫有名的建大簽名胎 Kenda Nevegal Tire 為例

第2條和第3條是同尺寸,第2條是有內胎第3條是無內胎,價格一樣


無內胎補胎方式跟汽車一樣由裡面貼一片膏藥就行了,內胎也是這樣補法呀

無內胎輪胎則是有不少車友說"路感"比有內胎好,這點我倒是沒感覺

ps,我目前兩台車都漸漸淘汰有內胎的輪胎了

建大小8無內胎



建大 Nevegal 無內胎
swbc wrote:
差別在於有內胎破胎快則瞬間慢則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後氣就會洩光光,必須補胎或換內胎.
無內胎扎到東西還可以支持很久甚至於支持到第2天以上所以繼續騎回家沒問題的,這是無內胎方便之處.

謝謝swbc的說明,那請問您都用那一種? 是會選有內胎還是無內胎的?

因為目前兩位回應給我的感覺好像無內胎的優點是大於有內胎的,如果是這樣那我會很想試看看無內胎的


其他車友也歡迎回應喔,我蠻想知道那一種使用的人口數比較多
我編輯了第4樓的回覆,有您要的答案^^



chiang wrote:
其他車友也歡迎回應喔,我蠻想知道那一種使用的人口數比較多

100%是有內胎的多,因為樓上已經有人說過無內胎是這幾年才推廣的
而且原廠出來的輪圈都是有內胎的輪框
基於上述兩個原因所以無內胎到目前為止還是少數族群

swbc wrote:
我目前兩台車都漸漸淘汰有內胎的輪胎了

收到,那等我交車我會跟老闆討論一下,看能不能換無內胎的,不然一個胖子蹲在路邊修輪胎很辛苦啊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我有看過一種襯帶是可以把需要內胎的輪圈convert成tubeless 的
不過我現在還是保持使用有內胎的圈
因為上次不小心騎到路邊,被某種植物的種子把前後輪刺了大約各30個洞
如果是無內胎的圈,那就要補到變臉了,有內胎的只需要把外胎的刺清乾淨
換上新內胎就ok了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