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和登山車的卡踏,設計不同的原因?

如題~~~

煩請各位前輩說明,謝謝!
2009-07-30 16:46 發佈
因為登山車用途有行走的考量 所以鞋底兩側突出,方便行走,自然壓縮到鞋底板的大小

公路車一切以速度比賽為考量,犧牲掉行走的方便性,所以鞋底板做那麼大一片 基本上公路卡鞋只有腳跟有作防滑

就我個人認知設計不同的原因有:
騎登山車時,尤其是off road ,有時需下來扛車並且走在泥土路上, 因此鞋底的扣片不能太大,以免影響走路.而且扣片的設計必須是卡有泥巴時, 還要能運作良好. 而騎公路車時幾乎不會走在泥土路上,而且騎公路車非常講究踩踏效率,除了卡鞋的鞋底做的很硬, 還希望能加大鞋底板與踏板的接觸面積,以利力量的傳輸,因此扣片比較大. 另外公路車卡踏的軸心會設計的比較短, 以獲得較小的Q factor,以增加踩踏效率.
薑母鴨 wrote:
如題~~~煩請各位前...(恕刪)


都被樓上和樓樓上說走了......

那我要說什麼?


╭♂帥哥→駿╬═ wrote:


都被樓上和樓樓上...(恕刪)


你可以拍拍手阿
請問~~
如果公路車裝上登山車的腳踏時 ,那踩踏的效率會差多少呀~ 謝謝€~
that's true.

but still don't know what 卡踏 is???

gavin.yann wrote:
你可以拍拍手阿...(恕刪)
ardi1978 wrote:
請問~~ 如果公...(恕刪)


應該多少都有差 但至少公路車的卡踏比較大

上卡比較容易

不過目前我騎公路車還是用登山車卡踏

原廠付的 加減用啦
薑母鴨 wrote:
如題~~~煩請各位前...(恕刪)


卡踏最早是由歐洲發展出大踏面跑車ARC系統卡踏...

因三十~四十年美國開始流行登山車林道騎乘......
走路機會比較多...
由日本S牌開發出SPD登山車卡踏...

而前幾年由台灣挺有趣整合ARC系統卡踏...
保有優良傳統...
突破既有格局...
發展出登山車共用跑車系統的複合式卡鞋扣片系統...
以跑車為主體加上休閒鞋底及專用扣片...

以遊記圖片說明依下...

登山車裝跑車ARC系統卡踏...

跑車也是同系統...

以休閒鞋底組合款式騎跑車...
拆掉休閒鞋底就是跑車款式...

全家大小可以輕鬆共用的卡鞋卡踏系統...

練習踩跳...

踩的不是很高耶!

圖片來自部落格遊記...
http://tw.myblog.yahoo.com/casey-happytinich/article?mid=10654&prev=10670&next=10636
經過以上各位大大和前輩的詳細說明之後,

小弟大致上瞭解兩者不同設計的原因了,

感謝各位大大的說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