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dahon speed 8 已超過1 年了.對這架車都很滿意, 但唯獨對其穩定性不太有信心.特別在下坡時感覺到頭柱十分不穩! 另常有向前番的感覺!這是小輪車的宿命嗎?假如輪距能造到如大車的105cm, 穏定性會否增加呢?但我試過量度khs-rac的輪距, 都只有100cm,比 dahon pro tt還短.這是否意味其穏定性會低於pro tt? 兩者有否關係?
南風道人 wrote:特別在下坡時感覺到頭柱十分不穩! 另常有向前番的感覺!這是小輪車的宿命嗎?...(恕刪) 沒錯,這是宿命...但還是有辦法可以克服的....小弟的建議是1. 用龍頭延伸器等雞絲 , 將把手墊出去,增加操控穩定性2. 請適當的降低手桿高度(不要拉的恨天高..) ,穩定度也會提升喔3. 下坡時 , 重心請往後移... 這樣也會增加車身行進的穩定
南風道人 wrote:入手dahon sp...(恕刪) 就 DAHON SP8車身增加軸距長度,對下坡穩定度並沒有多大幫助!!!像 DAHON.KHS.鳥車.....等等車架為了保留摺疊性以及低跨點設計因為做了跟傳統鑽石型車架還小的"槍型"車架特別拉高龍頭豎管高度讓騎乘者騎起來舒適所以說要提升行車穩定度....真的只有改變姿勢及提升技巧這個方式樓上大大說的是1.壓低上半身高度(像蝦子一樣拱著背)2.屁股往後座,身體往後娜...3.直線下波時,二隻腳平行於踏板,屁股浮坐,整身重心落在踏板上醬子騎起來會穩定一些.......如果是同輪徑的小徑車,其穩定度就會比摺疊車好很多....
a_loo wrote:1.壓低上半身高度(像蝦子一樣拱著背)2.屁股往後座,身體往後娜...3.直線下波時,二隻腳平行於踏板,屁股浮坐,整身重心落在踏板上醬子騎起來會穩定一些..........(恕刪) a_loo的補充超好~果然前輩出手講的更清晰~這就是小折下坡時 最基本的"防禦"姿勢讓重心有效的降低&後移,來彌補小折天生的穩定度缺憾~
xxplus wrote:準備下坡的時候如果你願意把座管調低一點相信穩定性會增加喔...(恕刪) xxplus大 這招也是 下坡基本招..建議dahon同學遇到長下坡前,可以降低坐桿高度2~3格這也是有效降低重心的好方法喔~在練成 蝦子下坡法 前, 大家可以多嘗試降坐桿這招~
跟軸距有點關係但非全部同時也要考量到頭管與前叉的rack/trail數值還有輪子轉動慣量的問題rack是頭管延長線與地面垂線的交角頭管延長線與地面的交點到輪軸與地面的垂直交點長度是trial看圖比較好解釋trail越長,循跡性(或者直進性)越好,轉彎會越不容易所以會給人龍頭比較不那麼"靈"的感覺,通常就會覺得穩定性好由於小輪車先天輪子就小,前叉比較短要把trail弄成跟大車一樣恐怕造型上會比較沒那麼協調車架設計很困難的,考量因素很多,還有客層偏好(休閒或競速)也會放進去小輪車的話不僅僅是把軸距跟座艙設定都照抄大車就可以有相同騎乘感~不過我也不是專業人士還希望有先進可以補充一下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單車道的論壇,有一些討論,不過沒結論XDhttp://bikeways.com.tw/viewthread.php?tid=6067&extra=page%3D3http://bikeways.com.tw/viewthread.php?tid=3247&extra=page%3D3
謝謝各位的寶貴意見!看來小折的先天不足反是讓我練習技巧的好機會!先前騎車常要下1:8 至 1:10 的長坡.愈騎愈沒信心, 愈騎愈慢.由最初下坡飄到45km到現在過30km就怕怕.或者始終小折原意就是要悠閒騎吧!另根據 trail 及 rack 的關係 , 若 a 的距離愈大, 前叉就愈定.假若我升級至451輪組, trail 應會增大.那理論上應會更加穩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