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現在小二身高126cm,只好買台某名牌G六段小童車(輪徑20”)先撐著,他也騎得很開心,反正他也沒跟我上山,平地騎乘30-40km(2.5-4小時)都沒啥大問題,他也不挑(其實是他老爸挑吧

老大現在小四身高138cm,要高不高,運動神經不發達,身體協調性不佳(怎跟他老爸小時候一模一樣阿

農曆過年期間又去了一趟大甲,看到"阿X馬”有一台小徑,經大兒子試乘尺寸勉強可以,但店員卻說小徑車也是設計給大人騎的.小孩不合適啦.但是偏不信邪,想說把小徑改造一下,組成使用彈性超高的小徑車,我和大兒子也可以騎的多用途小徑車,老婆大人也批准了,就開始動工.由挑選零件開始.



車種:多用途小徑車
目標設定:
A. 大人小孩都可以騎
B. 重量不要超過10kg
C. 外觀要有一致性
D. 合理的價位
全車零件部分:
1.漂亮的”Cinalini鈧合金小徑車車架”/1900g

2. Cinalini前叉/680g

3.後鉤爪/30g

4.實用派的105大盤/750g

5.105 BB/110g

6.視覺系的SRAM PG990飛輪/重量跟輪組一起量了>"<

7.XT撥把/290g

8.便宜好用的105中變/130g

9.XT中腿後變/225g

10.XTR鍊條/270g

11.喬紳的星芒輪組/前輪1030g(含內外胎)/後輪1640g(含飛輪,內外胎)

12.YST培林碗組/100g

13.TURNUP多段調整型龍頭/270g

14.RITCHEY 7050鋁合金彎把/260g

15.SARS白色握把/190g

16.AVID 7煞把/380g(含V夾重量)

17. AVID 7夾器

18.SDG座墊和坐墊桿(便宜的拆車品,方便坐墊前後移動調整)/430g

19.快拆式坐管束/50g

20.視覺系 白色MASSLOAD水壺架/60g

21.前叉套管

22.VENZO踏板(舊的)/320g

組裝過程記錄部分:
組裝人:委託”262號工作室”和”阿輝”操刀
1.車架先裝上坐管束

2.鎖上”SDG座墊和坐墊桿”,這輛車的重要組件,坐墊前後移動的距離夠大了^^

3.主體上架了

4.鎖上”後鉤爪”

5.前叉裝上”碗組組件”後上潤滑油

6.請”前叉”上車了

7. 裝上”異形的”TURNUP多段調整型龍頭,全車重要組件耶,沒有它,就無法達到最重要的功能需求

8. RITCHEY 7050鋁合金彎把也請上車,稍為固定即可,後面還需要好好調整耶

9.鎖上XT撥把

10. “AVID 7煞把”和”SARS白色握把”也一併裝上,總算有點感覺了^^

11.五通上油,準備上BB和大盤

12.裝上105 BB

13.鎖上105大盤和曲柄

14. AVID 7前夾器請上車

15. AVID 7後夾器也請上車

16.先固定105中變,後面還需要調整耶

17. XT中腿後變先鎖上

18.裝上後輪了

19.總算有個樣了

20.來張”鮪魚肚”,雖然我也有,但是這是:輝大”的喔

21.裝上鍊條,拉好線材和調整變速,剎車完畢

22.裝上前輪,大功告成

先秤一下重量,不含踏板8.95kg耶,剛好在9kg以下,已經接近我的ELEMENT重量(8.8kg).
那騎乘順暢度呢?順,超順,雖比不上ELEMENT,但是已經在水準之上了.連大兒子騎起來都直說好好騎,花鼓棘輪聲也相當好聽.
幾個目標都應該有順利達成,大兒子可以舒適騎乘,我也可以騎上”北大武”攻山路,滿意度100分.
最後來幾張戶外拍的全車照(已經調整大兒子騎乘姿勢了)
1.側面全車照

2. Cinalini前叉,質感還可以啦

3.把手前視圖,配色還可以吧

4.喬紳星芒前輪,紅花鼓,白鋼絲,黑色輪圈.個人還蠻喜歡的

5.喬紳星芒後輪和PG990,顏色還蠻配的

6.整個傳動系統照片,乾淨素雅^^

7.反裝了”TURNUP多段調整型龍頭”,超適合給小孩用的,當然大人也可以啦

8. ”SDG座墊和坐墊桿”坐墊前後移動的距離夠大了吧

9.整個握把總成

10.白色MASSLOAD水壺架和車身配色很搭配喔(有裝反了喔)


謝謝大家觀賞,也感謝”阿輝”和”262號工作室”,排除許多困難幫我完成這輛車,真誠的感謝他們^^



歡迎大家看看我的愛車
世界最輕1250克的DT SWISS XRC 1250 登山車陶瓷培林輪組
低調奢華的ELEMENT NITRON-Q 輕量級XC登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