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環境一天&ˋ初四回娘家…其他日子都是騎單車
這次有充分時間可以好好修理小折了
可憐的它,八千里路的山巔林道後已經嚴重關節鬆脫(實在不該喜歡抽車)
雖然在兩個月前有小整理,還是無法根治,偶而還是會哀號
決定…這次大手術如果無法痊癒,打算拆掉剩車架高掛牆上當紀念了
A修理前叉
前叉已經軟啪啪,雖然有把高壓泡綿換成優力膠,長度&硬度都不夠
上次用82mm,這次用92mm(同樣硬度..過年店家沒開所以上次裁剩下的先墊著用)
B更換車頭碗
原廠的滾珠+塑膠上蓋順暢度不是很好,手感甚差
這次更換上去的是培林+鋁合金上蓋,順暢&密合度非常好
C更換豎管
車子買回來就感覺這個折疊機構怪怪的,結合後沒有卡一聲的感覺
車把稍微下壓就會有沙沙聲,而且會有一點點左右晃動
這次換上的是改良新型的(折疊機構非2009樣式)
D車架折疊盒整修
發現卡準都已經有間隙出現,前後車架本體結合後已經無法緊密,所以會有異音
使用不同的隔距片置於折疊盒內試驗,必須要加厚0.4MM
找專門製作風管的商家,要到一片0.6MM的金屬片,裁切適當的大小後用強力膠黏貼在折疊盒內,調整鬆緊的螺絲終於卡的一聲到定位
E安裝後貨架
為了裝這個我把後避震器的螺絲改成六角螺帽並鑽洞攻牙
完工了,試了兩趟中正露營區爬坡,它變的很結實,沒有任何異音出現
以後再也不敢站起來抽車,畢竟折疊車關節太多不該過度操勞
施工的過程沒有拍照,沒有助手幫忙;手很髒偶而還要發呆思考如何製作工具,時間拖了很長
新型的豎管外型改變的地方有:
1.連接手把的快拆由微三角形狀改成四方型加強牢
2.扣緊的拉桿改成黑色而且比較短
3.折疊盒多焊接一小段直立的部份做加強(拉桿左邊)

原廠車架折疊盒心軸固定是利用約0.5mm的直徑落差來固定
圓柱與螺絲的接觸點只有一點,利用銼刀磨成1mm深的平面
這樣螺絲與心軸接觸是平面可增加牢固


打開折疊盒可以看見折疊機構的接觸面(凹凸設計)
在凹面(車架前端)黏貼0.6mm厚的金屬片
得到骨質疏鬆症的車架已經痊癒,又可以上山去了

把後避震器連結後叉的心軸螺絲外部改成長18mm的六角形,鑽孔攻牙
這樣就可以鎖上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