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看到這台展示架上的SINIC小徑

我家女王跟我同時眼睛一亮
咦~這車其實還長的不錯
仔細端詳了一下
嗯~配備很陽春...正合我意!!
因為愛玩車 心中早有藍圖
舉凡車上看不順眼的都會被我淘汰出局
詢問老闆售價~啥??打完折11K有找!!
當下請老闆保留 隔日過來牽車
入手後開始敗家採購所需的零配件
進行大改~~
先看看原車所配的零件
前變:Microshift3*8
煞把:AVID不知型號

龍頭:GT FORGED Aluminum
中變:Microshift
大盤:FSA不知型號

後變:Microshift短腿

輪組:SHINING MT16 不知廠牌


座管:KALLOY
座墊:Discovery Teamactive

夾器:TEKTRO

經過小老板仔細檢查...

轉一轉 試一試之後說:先生~你這個車不順喔 零件要掉換啦
最後留在車上的零件恐怕只剩下車架了喔!...

經過數日的備料,開始改造女王的小紅~\\^o^//
首先換之唯恐不及的就是煞變系統
煞把沿用登山車拆下的SHIMANO XT 煞把
變把沿用登山車拆下的SHIMANO LX 變把
中變質感尚可不打算更換
後變則換上登山車拆下的SHIMANO LX 後變
但因為夾器選用AVID SINGLE 7 鐵灰黑的塗裝與LX的灰藍色不搭
所以就將LX稍微加以加工改造,以汽車噴漆改色塗裝
先將金屬部位與塑膠部位與最重要的LOGO貼起來

等漆面均勻塗佈乾燥後拆封

清乾淨後質感大躍進


噴出與AVID SINGLE 7 相近的顏色

線材則換上JAGWIRE 紅色外管及鐵氟龍內線

搭配SHIMANO與AVID煞變系統整體順暢度提升90%以上

至於爽度...破百!!
龍頭因考量到女王9頭身的身材比例與騎乘幾何角度
於是將原本GT 110mm的龍頭改為75mm的Specialized CNC龍頭

頭碗也升級成FSA培林式頭碗

因前叉為硬叉設定 考量女王騎乘的舒適度
所以選擇將前叉與把手將改為CARBON材質
握把也選用吸震效果較佳的肉球系列

航翊的20"406碳纖維v夾前叉

上妝後的勁辣模樣

攸關踩踏效率的大盤系統
女王指定要用FSA的廠牌
於是找來FSA CARBON PRO TEAM ISSUE 53/39T 公路車標準盤
為了搭配此大盤的精隨-CARBON+紅色LOGO
於是將大盤螺絲改為KCNC紅色螺絲 以達畫龍點睛的效果

裝上後試圖邀功 立即找女王來鑑定
女王一看果然芳心大悅
讓我更加賣力的給他改下企啦~
輪組是整車的核心之一 選擇上的考量就比較多
最後選擇FAXSON A字小板輪搭配SUNRINGLE 紅花鼓+DT鋼絲+紅鋁頭

簡潔輕量的輪框加上順暢的花鼓 整體效能相當優異且重量才1.2KG左右
飛輪選擇SRAM PG-990 紅色的軸心+SUNRINGLE 紅花鼓=100%麻吉

最重要的是輪棘聲相當響亮 想要低調都很難~
連後變的導輪也一併改成KCNC紅色培林導輪

最後座管選用RITCHEY WCS鋁合金座管

座墊尚在物色中
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零件部品均已安裝完成
整車含坐墊秤重約8.5kg
此時SINIC小徑由原本灰姑娘小紅躍升成為女王的勁駒
實際比對小徑與17"登山車的幾何發現
除了車架尺寸稍小以外 傳動的軸點與角度幾乎與大車沒什麼兩樣

以後輪軸心為基準點

BB中軸的中心點幾乎一樣

前輪因車架較小所以軸距較短

立管高度也因前叉及輪徑較小而低很多

第一次上路試車路線: 板橋-河濱-紅樹林-北新庄-巴拉卡-仰德大道-河濱-板橋
全程約80KM騎乘下來
由於小徑沒折點 鋼性十足踩踏效率相當好
加上輪徑小路感相當輕快扎實
唯獨下坡穩定性較差
最後發現乃起因於龍頭立管螺絲逼太緊
轉向不靈活導致高速操控不穩定
經過調教之後
第二次試車路線:板橋-河濱-至善路-中社-菁山路-平等里-文化大學-仰德大道-河濱-板橋
全程約70KM騎乘下來
先前下坡操控不穩的現象已經消除
下坡以 MAX SPEED:55KM/hr 的速度衝下山尚未覺得不穩
因考量行車路況與安全 所以稍加減速控制在40KM/hr左右下山
平路維持30KM/hr的巡航相當輕鬆愉快
此部SINIC小徑儼然成為一部勁駒了
奉勸小看這部小徑車的車友
平路因先天輪小腿短或許跑不贏
一到山路被海放吃屁的時候
別懷疑~
她就是像小辣椒一樣嗆的SINIC小徑

不知道有多少人騎這台車呢?
說不定可以組個SINIC家族
改天來個團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