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相關連結]:折疊豎管拆裝及調整 | 龍頭車把異音處理 | 車身異音處理 | 駐車腳架改良 | 車頭碗改裝

[緊急更新]

有關腳架安裝角度的調整,這兩天在調整腳架的時候發現,先前安裝的魔鬼粘黏扣帶的粘黏面壓在烤漆上的部分,竟然就在漆面上壓出了細網紋!這個漆面真是太軟了 希望還沒有人照著施工

施工過程中建議在綁黏扣帶的地方先纏上三圈美容膠布或是電氣膠布來緩衝,減輕黏扣帶在漆面上壓出細紋的情況發生。

如果已經跟我一樣壓出細紋的話,可以試著先拆除黏扣帶、將漆面清潔後,然後將腳架直接裝回後下叉並鎖緊加壓後折收放個一天,再拆下來打個蠟看看。

另外因為最近換1-1/8吋的光頭胎,車身自然又降低了將近一公分,必須增加墊片調整將腳架角度再向外伸展才能站穩,但是如此一來整個黏扣帶包覆太厚、造成腳架螺絲鎖不到背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施工做法又稍微改變了一下,不再包覆底層的兩條黏扣帶,而是將墊片直接以雙面膠貼附在下插上。完整的圖片會再儘快更新供各位參考。

[原文]

一直在版上看到很多騎A系列的人在交流有什麼比較穩的駐車腳架可以改裝。的確原裝小A在駐車時候站得有點「挺」,有些姿勢下輕輕一碰就會倒下來,那個腳架也感覺有點「軟軟的」。雖然也曾想過換根駐車架,不過市面及網路上看得到的改裝品不是看起來太花俏就是很「聳ˊ」(二聲),還是原裝腳架全黑簡潔的造型跟小A比較配;而且原裝腳架也是鋁合金的,重量只有兩百克,比起看過的改裝品都要輕巧,所以一直在研究怎樣可以改善小A站不穩的問題。先前就試過一兩種處理方式、也算有成效,不過做法不是很漂亮;最近趁著小A整理得差不多了,於是回頭再翻出來東西來重新整理一個算是比較清楚的「製程」,提供大家參考一下。

在處理駐車腳架時,先將座管降到最低後將車身折成90度「坐」在地上,以方便拆裝作業: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拆裝腳架的固定螺絲,要使用5號內六角扳手: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腳架改善的原則很清楚,就是怎樣讓腳架硬一點、趴一點。先把腳架拆下來看看小A腳架「軟趴趴」的原因: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這是駐車腳架折起來時、從正下方看上去的腳架內機構,包括腳柱及軸心螺桿;從這裡可以看到腳柱與兩邊有很大的間隙,所以腳柱撐在地上時會發生搖晃的狀況。

改善腳柱搖晃現象的做法,先找一個六分的水栓皮(水龍頭開關橡皮),厚度大約3.3mm: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接下來將腳架分解,。使用4號內六角扳手固定住螺絲、然後用8號六角扳手將另一面的螺帽卸下來: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由於腳柱內有彈簧頂住,建議先將腳柱旋轉90度到折收的位置後、將腳架上端抵住地面、用一手將腳柱稍微壓下讓軸心螺桿能鬆開,然後用另一手將螺桿抽出來: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分解腳架時,手要確實抓牢固定好腳架,防止軸心螺絲抽出的瞬間腳柱彈簧噴開造成危險。

分解後的腳架,可以看到包在塑膠殼內彈簧: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接下要做個小治具。找一小段廢棄的變速外管,穿過腳柱與水栓皮上的孔,然後把凸出的部分裁剪掉: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原則上不要讓這一小段外管凸出水栓皮跟腳柱外面。這段變速外管應該也可以用免洗筷取代,只是我手頭剛好只有變速外管

在腳柱和水栓皮上噴上矽油(汽車電動窗潤滑劑)以方便安裝: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僅可能不要使用WD40或是礦物性油脂潤滑,以保護橡皮材質。

把穿著小治具的腳柱與水栓皮,依圖中方向為準,以腳柱在上、水栓皮在下、從折收的位置塞進腳架外框內,並注意腳柱另一頭、也就是踩在地上那一端的斜面要朝下: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用槌子把腳柱敲到定位,使腳柱、水栓皮、外框的軸孔對齊: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找一個夠厚的工具例如活動扳手、老虎鉗等當做砧板,將腳架組件架在上面,用鐵鎚把軸心螺桿半敲進軸孔中,然後用4號內六角扳手順時針旋轉螺桿,使螺桿整個穿過腳架、並順勢把孔裡面的小治具給逼出來: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接下來將螺帽栓上,同樣用4號內六角扳手固定軸心螺桿、然後用8號六角扳手把螺帽鎖緊: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從下方透視完成後的腳架機構內部: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加上水栓皮來填補腳柱空隙,腳柱就不會再大幅度搖晃了。


再來要設法調整駐車時車身的傾斜角度來改善穩定度。有兩種做法可以讓車身再倒一點:

第一種做法:改變腳架安裝位置
這個做法比較簡單,就是把駐車腳架安裝的位置往前移動。因為小A的後下叉越往前面離地越高,所以把腳架往前裝就可以讓車架腳柱「實質」縮短,使駐車時的車身傾斜角度增加: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往前挪的安裝位置要注意不要干擾到左邊踏板的運作,而且裝得太前面也會造成駐車的底面積太小而容易傾倒,像圖中剛好把後下叉貼紙「.com」蓋住的位置就大概還可以。

第二種做法:改變腳架安裝角度
如果不想要把腳架移這麼前面去蓋到漂漂的貼紙,那就要對原來安裝的位置進行處理,來改變腳架安裝的角度。使用的材料是兩條理線用的黏扣帶(魔鬼粘),而且是要那種整條雙面都可以黏、寬度只有5mm的那種: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先把一條黏扣帶繞著後下叉纏個一圈半,然後用刀片把多餘的部分割除: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把裁好的黏扣帶暫時拆下來,再拿另外一條黏扣帶比照已經裁好的那條長度做裁剪: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將兩條剪裁好的黏扣帶都纏上後下叉,然後拿腳架固定背板來比對調整一下預計要安裝的位置: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再拿剛才剪剩的黏扣帶裁一小段做為墊片、長度大約是腳架固定背板的寬度,然後把這一小段墊片、沿著後下叉的「內面上緣」黏貼: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如此可以使腳架安裝的角度向外偏移;如果需要讓腳架偏的角度更大(例如換裝更細的輪胎時),就再剪一段黏扣帶重複貼在同樣位置的內面上緣、來增加墊片的厚度。

最後用5號內六角扳手將腳架安裝到後下叉上;裝的時候應分次輪流鎖兩顆螺絲,讓兩顆螺絲的扭力平均,避免發生一鬆一緊的狀況: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安裝完成後將車身立起,把龍頭往左往右擺,看看車身傾斜度是否適當,必要時再拆下腳架來調整墊片位置或厚度: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DIY|保養|維修] Oyama A300/200/500 駐車腳架改良
2008-11-03 1:13 發佈
01這個發文網頁設計真是麻煩,不小心多按了幾個Enter、本來只是要預覽的變成直接po出去,結果文章只寫了三行字就上網了

腳架的資料終於整理完了,處理過程是有點繁複,不過有需要的車友還是參考看看吧
好文章

省下換駐腳的錢

只是拆的時候簡單

要裝上去才是需要功夫的地方

感謝
[緊急更新]

有關腳架安裝角度的調整,這兩天在調整腳架的時候發現,先前安裝的魔鬼粘黏扣帶的粘黏面壓在烤漆上的部分,竟然就在漆面上壓出了細網紋!這個漆面真是太軟了 希望還沒有人照著施工

施工過程中建議在綁黏扣帶的地方先纏上三圈美容膠布或是電氣膠布來緩衝,減輕黏扣帶在漆面上壓出細紋的情況發生。

如果已經跟我一樣壓出細紋的話,可以試著先拆除黏扣帶、將漆面清潔後,然後將腳架直接裝回後下叉並鎖緊加壓後折收放個一天,再拆下來打個蠟看看。


另外因為最近換1-1/8吋的光頭胎,車身自然又降低了將近一公分,必須增加墊片調整將腳架角度再向外伸展才能站穩,但是如此一來整個黏扣帶包覆太厚、造成腳架螺絲鎖不到背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施工做法又稍微改變了一下,不再包覆底層的兩條黏扣帶,而是將墊片直接以雙面膠貼附在下插上。完整的圖片會再儘快更新供各位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