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折車的兩輪中心距離

可以請大家說一下 小折車的兩輪中心距離嗎?
我想買小折但又擔心手臂撐不開 騎起來跟大車差很多 謝謝
2008-09-24 22: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中心距離
jcen wrote:
騎起來跟大車差很多 ...(恕刪)


小弟也想知道這問題
朋友的經驗,一夥人中有一般登山車和小折
同樣的踩踏效率下,小折會比較容易落後

另外小弟身高179cm,朋友都說我騎小折看起來會很不協調
害我原本想買SP8的心意都動搖了

每家設計都不同....要看你身高...
BIRDY就很趴...SP8也夠趴....但T3就很挺....我身高178~
平安喜樂
dahon 依車款不同有分上下可調、不可調立管騎程起來有大車的舒式感,車型款式多。
birdy 依車款的不同有分可調運動立管(上、下立管夾角呈25度)&可調舒式立管(上、下立管夾角呈10度)&固定式
折疊關結在於前、後輪主車架為一體式,鋼性佳但C/P值低。
KHS 的軸距就比較近一點,身材太高大的騎起來會比較憋但C/P值比較高
Giant的軸距就很近騎起來比較不像大車般的舒式,穩定性比較差
版大可自行參考上述幾家車廠官方發佈的資訊後依個人的身高、體重做考量
或許參與專門在玩小折車隊的活動,可在出遊時試騎看看各廠牌的車;了解自我的定位,對於你購入小折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引述上層樓大所說的:
================================
小弟也想知道這問題
朋友的經驗,一夥人中有一般登山車和小折
同樣的踩踏效率下,小折會比較容易落後
==================================
相同的踩踏效率下小折可靠齒比來修正,相對的不盡然會落後
騎程山路比起來小折就占非常大的優勢。
提升踩踏效率可從正確的騎程姿式及外胎來著手。
我想一台不錯的小折有著大車般的軸距,大盤有著公路車52~56T、飛輪則採登山車11-34
兼具著公路車與登山車系統之綜合體,速度雖然不及公路車但還不至於會輸登山車
騎程小折卻一在想追求公路車速度我想就失去折疊車設計出發點的意義!
以上是小弟使用小折的感想及心得若有失言之處煩請各樓大包含見諒,若有不足的地方有請高手補上
OYAMA A200/A300 +1
官網的解說, 參考一下吧!尤其第二點, 應該就是你所需要的吧!

1.變速系統採用27段變速系統,使用束管式的中變速器,束管角度(66度)設計配合公路車及登山車的中變角度規格(可更替各種不同規格的大齒盤),有別於市面折疊車焊接掛耳式的中變(只能配合指定規格的大齒盤齒數,無妥協的空間)。

2.車身加長(二輪中心距離110cm(RC:430mm),與26吋一般登山車相同,較一般折疊車100cm長10公分)加上伸縮車手及立管前傾6度設計,對於身高的限制上更寬,
在騎乘優奌上:1.可以使用登山車27速以上的變速器,滿足登山的需求。2.上坡時可將騎士的重心壓更低更安全省力,對於有上下坡需求的車友更是一大福音。
輪軸距的指標在小折/小徑系統大多只能表明車子行進間的穩定度,
因為需要在折疊體積與騎乘穩定度間取得平衡點,大多做的比RB長但比MTB短(小徑長純粹是為了穩定度),
但是虛擬上管長度資訊往往車廠大多付之闕如(Dahon有,但仍以實際騎乘為準),
這部分是決定騎士騎乘姿勢感受最大的一環

很可惜的,台灣現在一窩蜂的單車熱沒辦法讓你有機會多去試乘每種小折/小徑的騎乘感受,
以至於大家真正拿到車後的騎乘狀況,是人在配合車,而不是車在配合人...
折疊車雖然overall reach與座墊高度可調整成個人化的狀態,
原廠車的狀態跟改裝後的條件造成的虛擬上管長度又會有所差異(比方說把座墊改薄,直把改彎),
因此小弟是認為有心想購買小折的朋友,最好先搞清楚目標車種的調性,
免得只是成為在追逐這場熱潮下的待宰肥羊....

另,個人是認為沒必要跟MTB或RB比較其極端的用途,騎得快本來就不是小徑/小折所設定的目標
這類車型齒比範圍只是提供至"夠用"的程度而已,406輪徑的53/34齒比說真的目前爬坡都還沒用到幾次勒
至於非得改個雙盤三盤以上的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大概是小輪子在同樣齒比下比大輪慣性差了一截吧....
目前看起來小徑車唯一在行駛上的優點,就是起步輕快,爬坡省力這些特點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