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校長的一番話....寒

想必很多摺友都看過校長那苦口婆心的一席話
他家的T系類我沒有 但被影射的K牌 我家也一台
另外也有一台17S 
大家都知道 koobi是台c/p值很高的車
以焊工來講 真的沒17-s的好 但我還沒感覺到他是很隨便焊的感覺
校長確實是一番好意 可是我覺得大場就應該有大場的強勢
要麻就直接點出來是那一台 現在浮現出來像T款的就不只koobi呀 模擬兩可的答案 最讓人討厭
說穿了 T款的樣式跟三五年前的小折 沒什麼差別吧
至於用料 確實有用心 不虧是一台問10個人要買啥小折 至少6個人回答T3
講直一點 會想買T3或T2的人會去買koobi或其他雷同樣子的車嗎
不會麻.......因為有軟尾巴呀
以koobi的來說 算是一款很容易入手的小折
現在小折突然夯起來 我身邊的朋友也想投入 但一來怕自己三分熱 二來以T款來說 貴又要等 
不能馬上投入騎車的行列 相對的 其他便宜c/p值高的 也是很好的選擇不是嗎
至於校長說的摔車理論 最好是拿出證據 不然騎khs的都不用怕會摔嗎 摔車你要賠?
QC嚴格的控管?我本身工作也是從事QC 所謂QC嚴格控管 說白點也只是符合廠內規定的出貨規 況且 大家也知道KOOBI是先由那家銷售
山崎跟北富國也會看貨的好壞 不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吧
而且T款一直不交車 車行要吃什麼 經銷商khs每月有補助?
在小折熱潮中 看不慣別家大賣的話 那自己來來說沒軟尾巴的T2或T3呀
或許價格更迷人 更多人搶(不過 沒軟尾巴的T款 就還真的蠻像koobi 不知道會不會被koobi告)
好好的做行銷 想想看別人為什麼能在萬元車以下瓜分到市場 以功學社大牌 也能去那瓜分到一塊餅
說真的MIT跟MIC感覺會有差 所我才選17-s
最後我想 身為大廠不要再老大心態了 功學社賣的好 也只有小折 跟其他G牌M牌比起來 你還要開車的來追
多多用心在開發產品 不要一直在部落格發現不必要的談話 不需評判沒上過khs課程人的缺點
重點是 賣價不便宜的車 出貨也不要那麼慢 敢接單就要敢快速交車 不要一張嘴巴就想吞一頭牛啊
TIME IS MONEY呀.........還要車友等多久


買了一隻MIK或MIC的東西就開始叫囂MIT的不是. 甚至於還要落井下石 真悲哀的人 怎麼不搬去K國算了
2008-06-11 10: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校長
看來校長大人已經體認到市場已經被一步步的瓜分掉了!
這是消費者的福音吧!免得市場總是賣方那邊的!
我自己也是騎T3
我也跟買車車行老闆說,KHS在這樣亂搞
等小折熱一退燒,其他廠追起來,看你KHS怎麼辦
生意是要做長久的阿
KHS好好檢討一下
我的攝影設備 Olympus E-300 ZD 11-22mm ZD 14-45mm ZD 50-200mm Olympus μ-II Vivita
我個人覺得..要是校長認定koobi為盜版的話,為何不直接提告?
不是很同意…板大的發言
大廠的氣勢…?
難到您希望校長說:「K牌跟T車只有差在那軟尾巴…
以C/P值看的話,買K牌的就可以了」
而且,我覺得台灣很多廠商就是這樣
老是游走在…侵權的邊緣
我覺得,不是價格壓低賣就是好,
如果K牌真的有能力的話
就研發新式的車款…
對消費者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好
而不是東改一下西改一下
反正趁小摺夯能撈就撈…
是啊~~~
一台小折等超久還不一定買的到
價錢又一直漲
C/P 已經沒以前那麼高了

真搞不懂在想什麼

很抱歉 可能我沒說明白 我希望他們強勢是在直接點明是那款車被他們認定在盜版車 KOOBI也是眼尖的網友挑出來做比較的 到時別人要告 校長一定會說 KOOBI又不是我說的
摔車理論 也盡量用證據來引論啊 01口頭禪 沒圖沒真像 有圖有真像不是嗎
強勢作風就是希望直接點出那家是他們認定的問題車 那裡危險 說出來呀 至少大家才知道那裡有問題 會小心選擇
不要到時網友說摔車經驗 才在自己部落格說 我就說麻 會摔車 都不聽 感覺就很差不是嗎
身為大廠 多分享多比較 像汽車大廠SAAB 就會來台做動力安全表演 如果沒去看過 也看過他們的廣告
這種行銷 才會深入民心
買了一隻MIK或MIC的東西就開始叫囂MIT的不是. 甚至於還要落井下石 真悲哀的人 怎麼不搬去K國算了
誰是校長啊 !!?? 看你們校長校長的 是誰啊 ??

air.ch wrote:
難到您希望校長說:「...(恕刪)


我想重點不是「希望校長說什麼」
而是除了說也要做點什麼吧

產品好自然有人支持
價位與品質構成所謂的CP值高下之分
沒錢去敗沒時間去等T3的人
選擇適合他需求的低階小折
有什麼不對?

此時台灣一折難求
我認為身為一個小折大廠的老闆
作事絕對比說話來的更重要且直接
個人覺得(就是主觀啦)
校長雖然沒說出類似「何不食肉糜」的話
但也是相去不遠
只不過他是沒辦法滿足車友對T3、T2的需求
卻又不准車友轉向改買白牌車

記得這次 南港自行車展

看到很多車架很像的小折

問過廠商 通常車架像 並沒有侵權或仿冒的問題

有專利的是那些摺疊機構 除非廠商有把車架拿去註冊登記啥的

要不然市面上車架不都是那幾種 只要有些微差異很難提告成功

其實我是贊成這些大廠去提告的 要不然我們這些買大廠牌的消費者 不就是盤仔

但事實上卻很難實行 隨便啦

重點是大家有車騎 有運動 有健康 管你騎啥車 自己開心就好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