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諸位前輩大家好,
最近在考慮買一台電動輔助的小折,
不是專業的需求, 只是想說平常可以通勤(公司離宿舍五公里) ,
假日可以上旅行車到外縣市玩的時候,也可以騎乘.
一天的公里數應該也不會太多. 很久沒有騎腳踏車,
研究了一下,有看到BESV PSF1, 轉折的機構感覺不錯,可以做得很小.
外型也算喜歡. 不過價格有點高檔定價六萬多,除了快速轉折機構以外,
好像沒甚麼亮點.網路上也查不太到太多使用上的分享文。
去捷安特看過, 似乎沒有出電動小折,店員推薦的是Expedition E+, 想說前輪改成快拆,
或許可以塞到旅行車裡面, 中置電機的騎乘會比較舒適, 定價在四萬多左右.
預算再拉到七萬多的話,可以選到 Explore E+,Yamaha的中置電機加Panasonic鋰電池.
後來在拍賣網站看到,才知道捷安特在大陸也有推出小折 EXPRESSWAY E+
台灣的水貨也是四萬就有找. 也是輪轂電機後輪驅動.
爬文說中置電機的騎乘感受比較像在騎自行車. 而不是電機車.
後來還有再查到 Tern VEKTRON D8 ,是中置電機,用中國八方電機,
目前從規格和價格上來看 Tern >Expedition E+ (再去塞塞看,看能不能塞進車廂)> EXPRESSWAY E+ (水貨無保固)> PSF1.
想請問一下這幾台大家的想法是甚麼?
想知道,除了上述幾台,價格八萬塊以內, 還有甚麼類似的產品嗎?
蒐集世界的拼圖 wrote:
最近在考慮買一台電動輔助的小折,
不是專業的需求, 只是想說平常可以通勤(公司離宿舍五公里) ,
假日可以上旅行車到外縣市玩的時候,也可以騎乘.
一天的公里數應該也不會太多. 很久沒有騎腳踏車,
以上述的情況,除非這五公里的路程(假設是單程)是上坡路段居多
否則一般單車就足堪應付.
雖然很久沒騎腳踏車,目前多數的變速腳踏車齒比應該也都足夠了.
上旅行車,20吋摺疊車或前後輪有快拆的26吋或700C輪組的單車也不會是問題.
"而一天的公里數也不會太多"
這部分是可變或可能會變的數據.
假設不太多的里程是兩位數(10~99)
公司到宿舍來回一趟已是基數了.
有時我騎車到市區閒晃一趟,回來碼表顯示的距離就2,30公里.
單車就這麼可愛,不知不覺就讓你覺得...
明明就只是悠閒地騎著,跑出的距離可能就是跨鄉鎮的里程了.
這部份,當你重新跨上單車後,便知此言不假.
蒐集世界的拼圖 wrote:
研究了一下...
文內列出的車種我都沒騎過,也沒經驗.
唯一騎過的,就是後輪驅動的輪轂電機(FD806改裝的電助力車)
大車(26吋以上輪徑)使用中置電機是被建議的.
小車(20吋最佳)則建議輪轂電機(前驅.後驅皆可)便足夠.
不管是中置或輪轂,選車時應著重於整車配重的問題.
電輔助單車,電池與電機會是整車重量的要素.
中置電機通常會較輪轂電機重,但重心也都在車架底部.
輪轂電機有配前輪或後輪的,再加上電池重量與配置位置
整車配重要求會嚴格一些.甚至影響駐車方式(雙柱或單支架)
駐車方式看似平常,但加上電池與車重就有差了.
雙柱穩定,但駐車便利性較差.(中架會優於後輪軸位置)
單支架駐車俐落,但若配重不合理也相對的較不穩.
原本很簡單的車(所以叫單車)
加了電機.電池.電控及線路就變得複雜了.
複雜的組件要求的就是穩定.合理與可靠.
所以廠家的品質與後續支援就變得很重要.(有點像汽.機車的妥善率)
這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
至於輪轂或中置電機的優劣與差異性及電輔助或助力...等
關鍵字在單車版搜尋一下有許多資料可看
希望有助於你.
對了,很多人會去在意電池的續航問題.
若是全電動,當然要在意.
但若是電力輔助,則意義不大.
因為電力只是輔助,主力仍是你的雙腿.
再來,很怕爬坡!
但別忘了,有上就有下,下坡是可以關掉電助力的.
即使電力不足導致助力消失時,你還有兩條腿可用.
所以...
非助力模式時,能否如一般單車那般無阻力的踩踏
這點非常重要,選車時別忘了試試這功能.
你的預算,挑一台上下班用的電助車,足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