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 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負評就是好評的心情,相信並支持了這個價格偏貴但是所謂 MIT 台灣品牌的威碼智能的電動滑板車 X6,使用後一週的心得就是滿滿的令人失望。
下文分為幾個段落,全是我個人實際使用的心得,供未來考慮這個牌子的人做為參考之用。
買電動滑板車的目的
相信應該有不少人是跟我一樣,主要做為通勤最後一哩路的代步工具,滑板車的廠商絕大部分也都是標榜這個賣點在銷售。我個人住家到公司步行室外單趟落在 1.4 KM,來回 2.8 KM,加上捷運內的上上下下走動轉車,大概有 3 KM。偏偏 u-bike 不順路。所以真的得用走的。走一次還好,每天走 3 KM 除了腳痠外,走路時間基本得花上 30 分鐘左右,趕上班或歸心似箭想看家裡寶寶時,真的是很費時! 剛好同事有人也買滑板車通勤,說是還不錯,才終於在 3 月的時候下決心採用滑板車的解決方案!
為何選擇 Waymax X6
那時候爬文了滿多家,包含了小米、EC2 等較多人使用且知名的牌子,但都有優缺點,再三比較後,在 Waymax 的官網看到了滿意的規格! 最主要的優點是- 碳纖維材質: 導致其車身重量很輕,不到 8 kg,出一點力就能拿起,適合通勤時帶著。
- 車身尺寸不大: 展開時長度大約 1 公尺左右,小巧可愛,坐捷運時帶著也不太佔空間。
- 速度可以到 23 km/h: 這個速度相當舒服,如果通勤路途平均能來個 20 km/h,省下的走路時間可以達到 2/3 以上,當然這是理想值啦!
- 里程(豪華版)有 30 km: 以我自己的例子來算,來回假設 3KM (實際騎不到 3KM,有些地方仍然要用走的),可以用 10 天再充電,就算再不濟,至少也可以用 5 個工作天,週末再一次充電,相當方便。
其他的規格,我是覺得無感。比如坡度可以到 25度,相當的陡,但我畢竟整個路段都是在市區,沒啥坡,所以還好。輪子採用的是5.5吋防爆輪胎,並且說是有裝避震器,對我來說也還好,就算是單車用的內外胎我也OK。
至於缺點,老實說,我從它官網看規格,實在是沒看出什麼缺點。硬要說的話,就是跟他牌比較出來的,比如說沒有 app,沒有炫炮的 LED 燈這些。 但我個人是覺得,應該是還好。真正的缺點都是使用後才狂冒出來!
購買過程
可以在廠商的官網上下單,但看到廠商有開蝦皮,於是就順手用蝦皮訂購了。過程是這樣,我看到蝦皮上白色款是100組,黑色款是200組,共300組。
但是沒有任何評價,已售出是 0!! 有其他非滑板車的商品售出,評價還 OK。 但考慮到滑板車無人購買,有點猶豫。最後詢問店家,是說蝦皮商場 3 月才開始,所以還沒人。既然如此,好吧,我就相信一波,下訂了優雅的白色款一台。
訂完隔天收到廠商電話說白色款要等一週,建議我換黑色款,雖然有點小傻眼,不是 100 組待售嗎??@@ 但還是就算了,就改成黑色款。
附上蝦皮人權圖

店家出貨滿快的,再隔天就收到了,這是組好後拍一張照。

看起來還行,中規中距的。除了包裝的保麗龍會沾黏到車身上,其他也沒什麼問題。
實際使用心得
我這個人很簡單,只要符合我的期待,就是 5 星評價! 我的期待也很簡單,就是你告訴我該有什麼期待,我就有什麼期待。看看官網精美的規格表,這就是官網給我的期待!

最高速 23 km/h
最大載重 110 KG
OK 看到這裡,不曉得看倌心裡是不是與我想的是一樣的,就是 110 KG 的人騎上去,開三檔最高速平地能到 23 km/h ? 如果不是的話,請問該如何解讀?
我本身 70初頭 kg,平地催到最高速,儀表上寫著 17 or 18 km/h,這是怎麼回事?
稍微有一點點坡度的平地 (人走感覺不出是坡度的那種),儀表可以掉到 11~13 左右,比旁邊走路的人快沒多少,這讓騎在上面的我覺得自己很可笑。 OK fine,沒關係,終究是有比較快,也有達到通勤時間縮短的效果。問了店家,店家解釋到,輪子空轉可以達到 27 km/h,以我的體重,大概可以到 19 左右。 What? 那多少公斤的人可以真的享受到 23 km/h? 店家說要 50 kg。 OK,我說那最大載重 110KG 的人時速到多少,店家說大概 10 km/h 左右。 WTF? 那幹嘛要寫最大載重 110 KG? 你不如直接寫 200KG,或者寫 300KG,反正你只要解釋,200KG的人速度大概 5 km/h 就好不是嗎?
再看一次
最高速 23 km/h
最大載重 110 KG
怎麼解釋??
OK Fine 胖就是原罪,我也認了,17~19 的慢速,我認了! 接下來這個規格真的讓我有點不爽。
請再看官網規格

他的 X6 有分兩個版本,基本款跟豪華款,差別在於鋰電池大小,影響續航里程。
我當然是買豪華款啊,雖然貴 2000 元,但我覺得一定值得!
再請問看倌,看到這個里程 30KM,大家有什麼想法?
是不是跟我一樣沒啥想法,就是續航可以騎 30KM,按我上面所寫,騎10天充一次電。
抱著這個期待,我把電充的滿滿滿,開心通勤去了!
疑? 怎麼到了公司,電池掉1格 (總共 6 格)? 關個機別浪費電。
下班回到家,疑?怎麼電池又掉1格?
隔天一樣,上下班各掉1格!!?
也就是通勤 2 趟,共用掉了 2/3 的電量,來,我們來簡單算一下
2趟總共 2.8 * 2 = 5.6 KM,用了 2/3 電量,還原總續航里程是 5.6 / (2/3) = 8.4 KM
What? 8.4 KM !?
說好的 30KM 呢? 眼尖的可以看到 8.4 KM 落在基本款宣稱的里程數,難不成我買到的是基本款? 但我付的確實是豪華款的錢啊 @@
儀表板不會顯示電池容量,車身外觀也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只好詢問店家該如何確認。
店家一開始是放給我一招相信我之術 "您購買的電池規格百分百一定是10.4規格的唷!這是我司可以跟您保證的",後來我實測數據給他,他才說基本上這個里程數是跟體重有關係,WTF? 又來體重,我就一個正常成人體重 70KG 是有多重會讓里程數從 30 掉到 8.4 ?? 店家再解釋到,依我的體重,大概里程可以到 20~22 KM 左右。 我只好再問什麼體重可以到 30 KM,他說大概 50KG 可以到 28KM,但基本上無法到 30KM。 說我這個電池可能有問題,要寄回去給技師檢查。
所以標榜里程 30KM,我最多也只能用 20~22KM??
好吧,也只能這樣了... 目前等待寄回中,希望至少回來能有 20KM 唉...
另外,再補一些小缺點給想買的人參考。
- 他的速度會 depend on 剩餘電量,加上他電量掉超快,所以如果你每天都想用相同速度,每天都得充電,非常麻煩
- 儀表板的騎乘里程數不會累計,你一關機再重開就歸 0,整個儀表板除了時速,其他功能都會歸 0 無法使用,除非你不關機,但這不可能。
- 開合多次後,有可能無法順利展開,這時你要看一下開合處是不是有羅絲鬆了,需要把他鎖緊才能再次開合。(這品質...唉)
小結
當初看規格的美好想像,在實際使用後全數破滅。實際產品完全不符合官網宣稱的主要規格。整體評價 2 顆星,星星給在客服回應算快速,機身重量確實輕巧。但想買的人自己三思,他價格很高,同樣價格小米可以買到近頂規,還有 APP 支援,評價又多。我同事那台小米,實際速度和電量都有符合小米的宣稱,真是應該聽同事的話,不要自作聰明的給什麼 MIT 品牌機會什麼的,後悔莫及。--------------------------------------------------------------------------------------------------
2020.04.16 更新
這週有收到廠商寄回,使用了 2 天,明顯感受到電量有變多,變成一天來回掉一格電。具體續航能到多少,我要再使用幾天看看。
不過若是當天沒充電,隔天再使用,就仍然會有速度下降,覺得馬力突然微變弱的感覺。
所以實際使用,還是要每天充電會比較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