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初購入了上圖這輛電動小折
當時的購車需求有四:
可摺疊收納後車廂-畢竟要放的進車裡才能帶出門騎。
電動與踩踏都要-『電動輔助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在法規上有明顯區別,前者會自由很多。
有後座可載人-當然載規定上是不允許載人的,但在河濱自行車道上騎行別上馬路應該是不會被警察刁難。
價格預算上的考量-這個就是很現實的層面啊。
前兩個需求可以有很多選擇,可是多了有後座可載人這條件就幾乎沒什麼選擇了,
在經歷一番研究後看上了CARSCAM代理的這輛電動小折,
會選這輛除了上敘幾個條件外主要是有代理商與店面感覺在後續料件上比較有保障。
在店面試乘後覺得不錯,雖然有些地方與網頁所標示的功能有所不符
(跟他們反映後有在網頁上目前都已做修正了),
但整體來說還是有符合到我的需求所以當下掏錢付款買了騎了就走。
拿到當下就到水漾公園試騎與測試實際電量跟騎乘距離,
畢竟販售網頁寫的都是官方數據不能盡信。
當時電量格數待機為4/4格電門轉動後降為3/4格,
一路往八里騎到了十三行文化公園此時電量剩餘2/4格也就是剩一半所以就該折返了,
記得當時里程約19公里左右,想說留個一半電量折返應該沒問題,結果並非如此…
購買時服務員有說電池格數剩兩格(也就是2/4格)時就要充電別用到完才充,
當時就大概知道2/4格之後電量應該是會降很快並非是50%這百分比所以才會留2/4時折返,
去程時的速度大概都在時速15~20左右,回程為了省電則是控制在時速10左右,
不過電量下降的還是比預估的快很多,結果在30km時完全沒電了(折返時是19km)

幸好還能慢慢踩把剩下的幾公里路踩完回到停車點,25kg的車重踩的很辛苦但總比推車扛車好就是了。
雖然把電力完全用光可能對電池不好不過我還是須要知道多少電能跑多少路與充飽電須要多久的時間,
官方數據電池容量20AH鋰電池,電力完全耗光充到滿實際需要12~13小時。
之後是4/4格滿電測試

從內湖極限運動公園往淡水紅樹林捷運站再折返至東湖再回到極限運動公園
總里程為55公里時速約再15~20間,剩餘電力為2/4格
所以可以推斷我個人體重80kg最遠大約可以騎乘60km
跟朋友借我的ORI M9做個折疊後體積比較↓



肥了不少重了很多,畢竟兩輛車定位不同價差更多
之後為了方便追加了折疊菜籃方便置物↓


順便替換了後座踏板↓

原來那個踏板太小了置腳很辛苦.左邊是新的右邊是原本的。

替換前↑ 替換後↓

可折疊↓


整體來說可以說蠻滿意這輛電動小折的,我主要的需求都有滿足到,小缺點有但可以無視。
優點方面:
便宜!就電動小折來說真的不貴,尤其我去店面買到的價格比網頁寫的低了不少。
車體結構不差,折疊起來體積還不錯,車架看起來也蠻扎實的,收折很方便不需什麼技巧,
有後座可以載人,小朋友跟成人都沒問題。
後方剎車燈有跟剎車連動很不錯~
有自行車踩踏板,沒電時還可以用踩,但你不會想用腳踩就是了…
缺點方面如:
電門轉動時出力不是線性的(家中的捷安特不會如此),起步時速度會突然爆衝上去,沒習慣前有點危險。
馬達運轉時會有高頻聲(家中的捷安特不會如此),在大馬路上還好不會注意到但在山區想享受寧靜騎乘時就有點刺耳…
線路外露,沒像高檔電動小折一樣線路內藏,雖然都有好好包覆但終究還是會擔心突然遇到下雨時的線路防水性。
充電有點久,用掉一格電約要充6小時兩格電約9小時,
不過充的慢也好…大陸的產品充的快反而會有點怕…
車體25kg很重,純人力踩時真的是鍛鍊身體的…
之後輪胎磨損須要換胎時想換個防爆胎感覺比較心安但不知道好不好?有人能給個建議嗎??
當初做功課時看上了這輛電動小折但在網路上找不到任何分享的使用心得,
別說用戶的心得了,代理商除了販售網頁外也沒啥介紹,YT上也沒任何影片,
最後只能讓自身化為白老鼠了…
所以我把我目前騎乘後的感想寫出來希望能對這輛小折有興趣的人做為購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