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用法是這樣,用轉接座放頭管前側,但歪一邊而且卡線管,不是很滿意,我有居中強迫症。XD

有車友說,朝後面也可以,但還是歪一邊,而且抽車有可能膝蓋會撞到。

調的好,折疊是沒問題的。

後來向另一位車友,借了個拜訪單車設計的水壺架轉接座,利用貨架孔,放後側這個位置我還蠻喜歡的,而且不影響折疊。

拜訪設計的轉接座,質感很不錯,價格也可以,但是重量有點重,63g,但對我這個有輕量強迫症的人來說,轉接座超過40g,渾身就開始不自在! XD
看著看著,突然靈光一閃,這東西我可以DIY一個。

同個概念,但是材料很簡單,一片鋁板即可完成,我就喜歡簡潔的東西。
於是花了1個多小時,完成了設計圖。

展開的樣子。

第一版保守一點,用1.5mm的鋁板,重量是21g

純手工,當然就要先列印出來。

用雙面膠黏到鋁板上。

又鋸、又鑽、又磨的,半成品。

完工。

折彎很辛苦,手邊找到的材料是1.6mm 6061的鋁板,非常的硬。

用了各種怪招終於把它折出來。加上鋁軸及螺絲,總重26.5g,是拜訪的一半重量不到了。

先上鎖上水壺架。

上車,還不賴!

來幾張沙龍照。
全車,有人看出車子怎麼立起來的嗎? 這次不是P的了!


是這位小矮人幫的忙。
功夫不錯,頂的很穩!

後側看,雖然是純手工,距離與間隙,我還是抓的很精准的。

天氣好的時候,到達觀鎮騎了二趟實測一下,效果不錯,無異音,挺滿意的。



以上水壺的角度有點斜。
後來換上一根較長的螺絲,就好上許多。

長螺絲加上套套

轉接座離車架其實很遠,1.6mm鋁板很硬,晃動到碰車架幾乎不可能。

矽膠墊加上套套,雙重保謢!

手工的,質感尚待改進,自我評分60分。
不過就功能性及輕量程度嘛,我自已打90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