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昨天看到HANZO大的帖子,興起我發帖的念頭。讓小折版熱絡一下。

從4年前開始玩單車開始,就中了輕量化的毒,為什麼,我想主要是我個子小156cm,體重輕54kg,騎重的車子費力,加上住公寓5樓,要騎車必定要搬上搬下的,所以我的車子都沒超過8kg的。不得不承認,我是個單車減重狂!

今年是回歸折迭的一年,有了650C公路,拆折的451 BF PRP,好像沒有一輛方便折迭、休閒點的平把自行車。雖然有DAHON VD7了,不過,過長的主樑,橫折、伸縮座管,都是我比較不滿意的,於是又有敗家的念頭。

接下來,為什麼選Speeding Tikit主要是要那後上叉的簡潔(C夾),加上有中變座,市區、郊區、爬坡皆可勝任,因此又是訂製版了,9/20到印地安單車走了一趟,量了一下身體幾何及想要的車型後,等美國那邊報價,等了三天確定報價並付了訂金後,接下來就只有等了。這是第三輛訂制車,第一輛BF PRP,第二輛雲豹650C。

訂車後等了快兩個月,終於到了。

先看看原汁原味的tikit,除了車架,其它都是最低配置,美國的單車零件比起這邊,實在是貴太多,當然是回來再升級。

全車照,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座管與頭管頂點的連線,與大樑平行的比例是最好看的,原本特別指定了座管及頭管長度;印地安回復,車架就是訂制的,所以沒問題,但頭管是標準品,指定長度要加錢,要加錢,算了,回來再自己改。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含擋泥板的重量是10.72kg,重量還可以,同樣鋼架,比DHAON SP16重量還輕了。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折疊圖,張牙舞爪的美式風格,我喜歡。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第一天到手就拆解了。
車架重量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前叉重量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頭管重量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擋泥板的重量312g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接下來的原配秤錘級零件,都是可以巨幅減重的部份。
原廠輪組2024g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原廠大齒盤組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原廠線管組266g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原廠把手組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原廠頭碗
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eding Tikit,7.84kg

其它原配菜件,就沒細秤及拍照了。
2014-04-10 12:04 發佈
零件改裝—變速系統、輪組、剎車及線管
接下來就是改車了,此車以輕量休閒取向,因此不必特別著重性能,也以高性價比為主,大部份零件都在等車時就收集好了,部份零件沿用舊零件,部份試試沒用過的零件。
1. 變速系統:因不要求性能,9速系統足已,加上前變共18速也顧及了爬坡性,9速系統的好處是價格低,X0轉把C/ P值極高,大齒片用Ridea的55/40T功率盤,原來在451 PRP上用,因腿力衰退後退役下來,用在這小輪徑上齒比剛剛好,後變速器買了20周年的X0,非常漂亮,算是小毒品。

左、右手轉把


11-25 DA9速飛輪


RED前變


25周年紀念X0後變


大齒盤組--SLK+美國鷹中軸+REDIA 55/40T


2.輪組:輪組用349,維持原廠設定。靠著體重輕的優勢,PRP上的鈦輻條用了幾年也沒事,因此349輪組一樣,輻條直接用上鈦的,花鼓用青豪Rotaz

一車份40枝鈦輻條的重量才84g


前輪組重量


後輪組重量


內胎重量,一車份190g


可折349口交胎重量,一車份333g


輪組總重1353g,相較原廠的2024g,減重達671g


3.剎車系統:Ridea剎把,不是終極輕,強度感覺上不錯,用起來,感覺短了一點。C夾拆之前在ORBEA 650C上用的娘炮C夾來用。剎把配C夾,休閒使用感覺沒多大問題。



4.線管:線管做了新的嘗試,第一次使用魚骨線管,這AICAN的剎車外管是不帶內管的,鋁外管內就有塑膠包覆,看似模內注塑成型;直接把芯線穿過去用的,所以外徑比較小,只有4mm,重量極輕1m只有15g,變速外管用塑鋼的,無鋼絲,所以重量一樣很輕,1m只有15g
無內管的剎車外管


2M的重量30g


塑鋼變速外管


4M的重量56g


線管按照原配的裁切,總重約120g,相較原廠的266g,一樣減重幅度驚人。
座墊、腳踏、把橫、把立及碗組

5.座墊習慣用全碳的,此車也不例外,入了Merek最新的碳座墊,許多設計都是為了舒適性而改變,適不適合休閒騎行,試過後才知道! 腳踏選了鈦軸的,這款圓型的外框,感覺折疊後比較不傷人,紅色的框加大了踩踏面積,折疊後也起了警示的作用。重量206g,把外框拆掉是170g,不過沒防滑釘,應不具實用性。
座墊113g


腳踏206g


6.直把、龍頭:Syntace直把4年前裝JXP上的,JXP出掉後留到現在,長度截短成54cm重量120g,不輕也不重,強度極佳,龍頭也選Syntace 99,換了鈦螺絲,重量92g,重量價格都很美好,直把、龍頭同廠牌,還蠻有一致性的。



7.碗組:大部份人都是直接升級King碗組,但King價格頗高,有點下不了手,於是買個Mortop的外置碗組來試試,發現重量極輕,適不適合用在Tikit上,後續再報。之前為了裝碗組買的窮人頭碗工具終於派上用場。
碗組重量74g


用來迫緊碗組的調節器,重量17g


拆原配配碗組,玩車4年多,第一次拆裝頭碗。初體驗,感覺還不賴,原配頭碗不會太難拆,敲下來那一瞬間快感油然而升。


頭管鋼管很薄,焊接後不是很圓,不過碗組不會因此難安裝。


看King碗組的底檔是封閉的,因此也去買了個封閉的底檔修補件來用,很合用,鋼的,重了6g。


跟前叉的密合度很好。


裝碗組,窮人頭碗工具非常好用,輕鬆愉快,有車友說過” 裝車最爽的時候就是靜力壓迫腕組那會了”,果然是沒說錯。

裝碗組下半部


裝碗組上半部


裝好後的質感不錯,用Mortop碗組,需要一個5 mm的頭管墊圈,調節器才不會轉很多。




自製件
Tikit頭管軟眾所皆知,原因是多個因素造成,以下是其中一個。
頭管上段自從發現原廠用28.5的管子,插入29孔徑的下管後,間隙極大,就決定重車一隻上管取代。接下來就是選管子的問題,找29.2的座管來改是最恰當的,只要修掉0.2mm即可。
原廠下管內徑


原廠上管外徑


上拍賣網找了一下,還真的有賣家賣29.2這種奇葩規格的座管,這規格好像只有KHS的折疊車在用,不過幾乎都是銀的,恰巧看到一個車友出只二手的KHS 黑色陽極座管,長度還是500mm的,有機會一管兩用,頭管座管一起改。馬上入手,拿到手重量不輕,足足430g


先把夾頭給閹了,發現這座管這麼重,一大部分是夾頭貢獻的,全實心,照片上的孔是我鑽出來的。
管子部份的長度只有46cm,又要一管兩用,一點長度都不能浪費,於是就把實心的部份鑽孔,再車掉。


頭管上段精修一下就完工,輕輕鬆松,長度24cm,插入深度8cm,重量102g。


接下來是頭管下段縮短的改造,原廠頭管下段與座管下段不等長,比例怎麼看就是不對。


再縮短6cm比較完美,拆下來車床伺候,車的過程,發現頭管的鋼材極軟,比3/2鈦的管子還軟,不知為什麼原廠要用強度這麼差的管材。
推測原因,應該是要用28.6的上管,一般的管夾31.8,因此管壁厚度就是1.6mm,對鋼管來說,是極厚極重的。座管下段的外徑一樣是31.8,用29.2的座管,壁厚為1.3mm。


開槽的部份,先鑽孔。


再用砂輪機切開。


切了一點,發現不好操作,容易走偏,因此改用銼刀慢慢磨。


因鋼材軟,用銼刀也不會太困難,一下就完工了。


切下來6cm的重量64g,為了比例和諧的額外獎勵!


接下來就是座管了,原來merek座管的後飄量過大,買了只Token的天平座管,35cm截短8cm,不含夾頭,加上變徑套的重量是105g


29.2座管,做完頭管剩下的部份23cm,就用來做座管了,老方法加工,同這一篇鈦座管的改造方式。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2606899&last=34108901


完工的重量98g,插入深度8cm,比變徑套還多1cm


含夾頭的重量143g,算是合理的重量。



頭管、座管,一管兩用。


成果,頭管不再有間隙,少了一點造成頭管軟的形變空間。
有間隙的頭管


無間隙的頭管。Ya!


座管則擺脫變徑套的束縛。座管不再需變徑了。Ya!


車架轉點螺絲
對於一個減重狂來說,怎麼能容許這麼大一隻鋼螺絲的存在,換成鈦是必要的。


拆下,秤一下重量,50g,的確不輕。


量一下螺絲軸徑,9.47mm,以M10螺絲的規格來說,這軸徑是小了點。


然後訂了隻改重機輪軸用的6/4鈦螺柱,80mm長,加兩個法蘭螺母,重量36g


量一下軸徑,9.99mm,看到此尺寸,是合理的,但恐怕塞不進原來的孔中。


量量車架孔的尺寸,兩邊還不一樣,一邊約9.5,一邊約9.6


後叉耳朵孔的尺寸,一樣兩邊不同,一邊約9.85,邊約9.6


這樣確定新的鈦螺柱是塞不進了,不想全部修車架孔,也不想全部修鈦螺柱。
想法是車架孔不一致,先把它擴孔到一致,再修一下鈦螺柱的外徑。
手邊沒9~10mm的可調絞刀,訂了一隻,等的期間,先來惡搞一下鈦螺柱

預計把車架上的孔全部修到9.85,因此鈦軸修到9.75~9.8即可。另外發現車架轉點孔是空心的,表示此處不受力,螺柱受力處在車架與後叉疊合處,因此把軸中央的部份車到8.0。
完工的重量30g


特寫來一張。


絞刀來了。


先加工後叉耳朵孔。


擴到9.85,切屑大部分是漆,幾乎沒鐵屑。


加工車架孔,絞刀加工慢慢來,一次約0.05~0.1的切削量。


車架部份因孔較小,切下來的鐵屑居多,不過也就這麼多了,其它的黏在絞刀上。


每絞一次,就試試螺柱是否能塞入。完工組回。
對這大螺帽固定,還不是很滿意,主要是醜了點,這不會是最後一版。此處期望的固定方式是對鎖的方式,而不是從外鎖螺母。不過還是比鋼軸輕了20g

再來是座管跟後叉的卡點螺絲,之前買的一的對DAHON JXP用的後避震固定鈦轉點螺絲剛好拿來改。
先看看原配鋼卡點螺絲的重量,22g


外徑只有8.5mm,需要的是9.5的外徑,因此又做了一個鋁套管,鈦轉點也改了長度,重新鑽孔攻牙,完工如下。


合體


重量11.5g,這個又減輕了10g


T型旋鈕重制
原配的T型頭管旋鈕,質感實再太差了,配在改完的車上,明顯就是個亮點,不看到它都不行,當然是必改的項目。
原廠T


原配重量,23g,很輕,不過輕不是重點,質感才是。


找了根直徑16mm的鋁杆加工


實心的會較重,兩端鑽孔偷輕


攻牙,一邊為M6的牙孔,一邊為M4的機米螺絲鎖定孔。


把手部份完工


還要做一個弧型墊片,否則板手離C型扣太近會不好操作,弧面先用銑床粗加工,再用砂紙打磨。


切斷


完工


牙杆的部份,則是買50L長的全牙鈦螺絲來閹割了。
完工秤重19g,輕了4g。


質感實在好上太多了! YA!



腳撐,休閒騎行,沒腳撐實再說不過去,原廠價格太高,買DAHON通用的就可以了,尺寸剛好,價格完美,重量不錯,而且有改輕的實力,接下來就來看看怎麼改輕。

把鋼䤝釘頭鑽掉一點後,就可以分解了,原汁原味的重量是158g


底座重量56g,此件是鑄造的,因為銑掉部材料的時候發現有些砂孔,加鑽些減重孔,當然還要用環氧樹脂補平加噴漆,最後重量42g。


支撐管,60g,此管是空心的,壁厚2mm,減重的方式是改成漸變壁厚的方式,上厚,下薄,依據力學原理,這樣可以在不犧牲強度下,減輕重量,因此車床加工,打磨後重量,50g。


轉點鋼䤝釘改成鋁的,輕了4g


底部的橡皮塊,又大又難看,重量12g,改成內塞式,減重11g。有高級的質感。


固定M10螺絲,重量18g,改成中空鈦的,減重11g。


最後的重量是109g,一共減了49g,減重比達31%,相當的高。


很精緻!

頭管折迭扣,原配是全鋼的,36g


換成鋁的的管夾,螺絲改成M6,與原廠相同,加上鈦螺絲,減重22g。


鈦螺絲

輕量化無所不用其極,整車換了30多顆鈦螺絲,列表一下














含腳撐重量7950g,減掉腳撐110g,不含腳撐重7840g
失敗的插拔頭管內絞鏈結構

Tikit的鋼頭管很重,原來的計劃想將其改變為插拔結構,一方面可以輕量化,另一方面可以縮減折疊的時間,還有減少異音的發生,以上是我的設計夢想。

要輕量、異音少又要強度好,折疊頭管最簡單的頭管就是插拔式的了;不過拔出後是鬆散的問題必需解決,原廠已有方案,只是又重又醜實再無法接受,只有重新設計。

無法接受的外滑動絞鏈結構,只有一個”醜”字。



失眠兩晚想出來的—插拔式頭管的隠藏式絞鏈結構。




雖然不是什麼好構想,不過市面上沒人做,專利就一併申請了,這漸漸老化的腦袋,可別讓它白失眠了兩夜。這是我單車的第二個專利,第一個是碼表架。

加工--車床、銑床都用上了
1.頭管下半段,因要鎖前叉,強度需求較高,因此使用鈦管,買了材質3/2Ti,外徑32mm的鈦管加工。先前鈦管不好加工,發現是用錯了工具及刀片,入了把新車刀,及適合加工鈦管的刀片,果削鈦如泥啊! 迫緊碗組用的凸台直接做在管上。管壁厚度1.1mm。因為長度只有20cm,重量非常的輕,只有97g


2.頭管上半段:做法有兩種:
*上管包住下管:優點,管徑較大31.8,強度較好,不易進水,缺點是管夾需固定在上管
*下管包住上管:優點,管夾固定在下管不會移動,缺點,管徑較小28.6,強度較差,易進水。
我是選擇第一種。上管較長,為了好加工,材質選擇鋁管,買了7075鋁管,內徑25.5,外徑32,內徑要擴孔到28.6,先用車床加工,較深的部位就用絞刀,內壁由25.5絞到28.6,絞刀進給量差不多每次0.1mm,花了好長的時間,絞到天荒地老。
管壁厚度是1.6mm,換算成同等重量的27.2座杆厚,是2.0mm,因此強度無虞了。
絞孔


絞孔前後的厚度差別


因為加工完是等徑管,因此還要黏一段鎖把立的管子進度,上回組鈦車鋸下的3T前叉碳管剛好可用。
用環氧樹脂粘上鎖把立的碳管


做完之後,這部份的心得是直接買根31.8的鋁座杆來改就好了,方便、便宜又快。
頭管上半部用鈦管也可行,買31.8的鈦座管來改,省去加工內壁的問題。

3.頭管上、下段連接件組:
思路是把傳統的管外的滑動絞鏈,移到管內部,優點是外觀極簡,及輕量,不說沒人知道內部是連接的。
銑床加工


完成的連結組件


重量53g


原本的想法是黏死就好,後來發現這樣無法維修,因此使用螺絲固定,萬一有問題了,還可以調整或重做,顧及了維修性。
螺絲固定


整根頭管的重量為357g,相較于原廠的的768g,減輕了411g,減重幅度驚人。
總重357g


裝車問題點,裝車後才發現有以下問題。
1.因改為插拔式,線管拉扯,需放鬆前C夾線管,折迭不方便
2.原配頭管的折迭絞鏈有兩個角度,平行地面及垂直地面兩個方向
平行地面


垂直地面


垂直地面這個角度是用來避免把橫卡到車架的,我沒想到這個傾斜角度,因此把頭管調整到可折迭的固定位置,前輪是往右偏的,這樣會不好推行。
車把避開車架


折疊後歪斜的前輪


基於上面兩個問題,相關的零件須重新調整及重做,線管也要加長,實在是不爽,換回原廠頭管。

來幾張,失敗必殺技的遺照。




其實少了那一大坨的T型旋鈕,還蠻簡潔的,原本要噴成黑色的。

做完這些已經精疲力盡,沒什麼心情再做修改了,等下回空閒時間較多的時候再說了。
li370

我已經在螢幕前跪拜了

2023-10-17 9:17
驚........哇塞!harvey兄會不會太猛了一些,真的很用心,大哥住在哪裡?能不能交交朋友。 XD
harvey.hung wrote:輕量的BikeFriday平把雙盤spe
這實在是鈦......一堆自己車出來的零件
你們都好猛啊~
老話一句,要玩tikit,要有harvey兄這樣的「神友」才行!!! 五分奉上!
harvey.hung 兄...

要記得喔...

哪天我和iiiox 也買 Tikit 的話...

一定要和我們做好朋友...
本人所有言論與電腦教學僅為建議.請自行斟酌參考.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