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輪徑最小 (感謝25樓cleo,最小輪徑車由abike易主為!Medbikes~ (詳情請見二樓)
英國Abike:6"輪
註:同時也有可能是最輕(5.6kg),摺後體積也可能最小。但因隸屬86小摺之列,有別於一般自行車,故其它項目就不列入「之最」紀錄。

- 「文獻」最早出現摺疊車
美國Latta摺疊車:1887年
最有可能是第一輛有文獻記錄的摺疊車,是由美國人Emmit G. Latta所發明。 Latta在1887年9月16日向美國提出專利申請,並在1888年2月21日獲得核可。
註:更多摺疊車歷史請至史說摺疊車

- 「疑似」最早出現的小摺車
1909年的Fongers 1909軍用摺疊車~ 資料來源:The Folding Cyclist
註:這部份「或許」標示有誤,1909可能是指年代,也有可能是其車型編號。從「史說摺疊車」本文看來,最常被誤植為第一輛小摺的車型是1939年註冊專利的Le Petit Bi(事實上是可拆式小徑),若1909確為年份,則至少晚了30年以上,應該不至於產生誤植現象。不過就算1909指的是型號,從其設計結構看來,也很有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出現的小摺車。

- 「文獻」長青樹之最 (不含改款車型)
英國Bickerton Portable,生產期從1971年到1991年, 總銷量約略150,000輛之譜。
註:這台車露拍上還找得到!

- 「疑似」最快摺(完全開放性項目,歡迎討論)
這項目爭議性實在太大,包合美國Bike Friday Tikit, 西班牙Morabike, 義大利Di Blasi, 美國Dahon Jifo、以及台灣的if Move都很快,其中又牽涉到全摺半摺的不同情況,最速摺名號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
註:附圖為最知名的快摺車Bike Friday Tikit(鋼鎖版)~

- 「疑似」摺疊時間最長
「最速摺」頭銜大戰方酣之際.....
暱稱「無名氏」,出處不詳的inconnu這台古董摺疊車,摺疊耗時約整整一小時,摺後體積和展開時雖然扁了些,卻寬到得用拖的才行。
- 摘自「單車百科 ─ 禮讚自行車之美」一書(Cyclepedia: An Homage to the Beauty of the Bicycle)。

- 「疑似」騎乘速度最快 (完全開放性項目,歡迎討論)
這項目爭議更大,幾乎所有車廠都能宣稱是速度之王,只能以重量、齒比、鋼性、幾何可調性等等資料交互參考,以限制輪徑為451以下的主流摺疊車規格,其中名列前芧者諸如可客製幾何、組件的美國Bike Friday PRP、成車超輕幾何靈活的日本Tyrell FSX、甚至是齒比取勝的美國Dahon pro TT等。
註:正式比賽中, 2010 Smithfield Nocturne摺疊車賽事第一名的Keith Henderson騎的是Dahon EX,第二、三名則為地主國的Brompton。
註:附圖為Smithfield Nocturne摺疊車賽事第一名的Dahon EX(參賽車種顯然有限啊~)

- 「疑似」車架強度最高 (完全開放性項目,歡迎討論)
一樣是爭議性極大的項目,僅以一體式車架、摺疊點較少等條件粗估,一樣以輪徑451以下的主流規格為評選對象,列選的有台灣Pacific Birdy、ORi Surpaz、GE-Cycles Phantom-R、美國Xootr Swift、英國Airnimal Rhino、以及美國BF PRP,甚至是中國Anemos Yacht等。
註:附圖為車架強度最高「之一」的GE-Cycles Phantom-R

- 「疑似」重量最輕
日本Panasonic トレンクル6000
成車重量6.9kg~ 單速,鈦車

- 「疑似」最多變速檔位
台灣嘉義車廠Laitis在小摺熱巔峰期推出的「來提L3-54」,搭載53/39雙大盤、11-34t九速飛輪、以及Sram DualDrive三速內變系統,總共54速

- 「疑似」台灣自製品牌第一台小摺
1980年代曾獲世界發明獎銀獎的「聖馬牌」Scooma,是咱們高雄鄉親發明的,又來專利據說賣給位於岡山的HASA。HASA在幾年前也繼承了同樣的精神,推出「疑似」世上最輕的20吋金屬小摺T1(鈦/10速/8.4kg)

- 「疑似」摺後體積最小
Q bike,掉號「蚊子」,正式中文名稱「自由騎」~
- 新加坡華人設計,中國生產,大概是全世界摺後最緊湊的小摺~
- 傳動系統頗特別,大盤位於車身左側,摺後極小,半摺可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