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一些文,好像還搞不清楚狀況,只好硬著頭皮上來請教了^^"
問題1. 如果不重視舒適性,「原廠硬彈簧 + 後綠色優力膠」 有什麼缺點嗎?
問題2. color plus 和 multi-s這兩組構造原理不太相同,實際使用/騎乘的差別是?可以有效防止高速騎乘「虛迷」的問題嗎?
問題3. 上述避震器(含原廠彈簧)長期使用下來,會造成車架本體的耗損嗎?會產生異音嗎?未來若要改裝雙盤有問題嗎?
問題4. 還是有其它推薦的呢?
不好意思一次問了三個問題,希望版上前輩幫幫忙,謝謝謝謝謝囉~
iiiox wrote:
爬了一些文,好像還搞不清楚狀況,只好硬著頭皮上來請教了^^"
問題1. 如果不重視舒適性,「原廠硬彈簧 + 後綠色優力膠」 有什麼缺點嗎?
原場硬彈簧相較於市售改裝品整體還是略遜些,
彈簧不若改裝品整隻包覆僅著重避震器前後動作,
仍保有向360度向四周散力的作用,這對前叉連桿較為不利~
後綠色優力膠我個人認為很好,缺點就是不夠帥 XD ...
iiiox wrote:
問題2. color plus 和 multi-s這兩組構造原理不太相同,實際使用/騎乘的差別是?可以有效防止高速騎乘「虛迷」的問題嗎?
問題3. 上述避震器(含原廠彈簧)長期使用下來,會造成車架本體的耗損嗎?會產生異音嗎?未來若要改裝雙盤有問題嗎?
我沒用過 color plus 的的避震器,所以2、3小弟我無法作答,
無奈口袋沒那麼深,可以每種避震器都買來用看看,有機會我會購入試看看

iiiox wrote:
問題4. 還是有其它推薦的呢?
可以參考小弟我的拙劣分享文: 【大俠分享】: BIRDY避震器的極意,油壓革新 !!
以上,
希望有幫到忙 ~
有 筆 有 劍 有 肝 膽 , 亦 狂 亦 俠 亦 溫 文 ~ 【facebook 請搜尋 Shock Kuo 交個朋友吧!】
郭 大 俠 wrote:
仍保有向360度向四周散力的作用,這對前叉連桿較為不利~...(恕刪)
感謝大俠分享經驗!! 其實這部份是我很在意的部份,看來這筆錢是得花了@_@
比較可惜的是,無法比較colorplus和multi-s的差異,好像只能看外觀來選了... 外觀傾向multi-s一些(colorplus太精緻了,和車架之間有種違和感....),不過先前看過大俠的分享,總覺得multi-s似乎有點軟,另外油壓保養的問題好像也稍稍麻煩了一些@_@
joyce3aj wrote:
要爬山、距離較長,前彈簧要換掉,一般改裝用的180% 200%的彈簧就很好用了...(恕刪)
感謝分享^^~
其實我主要是通勤用,鳥車是用來接替總里程兩萬八的dahon mu p24.....雖是通勤為主,下工有時會和騎公路車的朋友出去休閒騎,因此希望能量耗損小一點的~ 之所以會考慮multi-s或colorplus的,除了希望能量耗損小、減少高速虛迷之外,就如上面說的,擔心「非定向」的彈簧避震,不知長期騎乘下是否會損及前叉轉點(定向)~@_@
joyce3aj wrote:
birdy 改裝比較有感覺的(前彈簧、406、1吋細胎、19度不可調立管、DD2、碳座墊、
人間肉球)其它改裝的我真的感覺不出來...(恕刪)
再次感謝分享!! ^^
目前正在改裝sram dualdrive 2之中,因為先前的mu p24就是這花鼓,雖然行經不平路面會有不規則金屬撞擊 聲(很像零件沒鎖緊的銅管仔車),但其齒比運用在小車上真的不錯^^
另外已改項目則為運動型不可調立管,以及165mm曲柄48t一體式大盤(不曉得會不會有問題....@_@)
關於避震的問題,實際騎乘後發現,原廠前最硬彈簧(紅/8.5圈)+後綠優力膠騎乘起來,完全符合我的需求(57kg),這兩天有空就會去車店,只要能維持目前避震硬度(更硬一些也o.k), 應該就會裝屬意的multi-s囉~
再次感謝大家的幫忙~
附上我的「老灰丫」手機隨手照一張@_@ (為何太平洋沒有32度,長度25cm左右的豎管來造福如我一般的哈比人車主啊T_T)

-----------------------
2013 3/19 後續報告:
因時間因素一直還未更換前後避震,在原廠前硬彈簧/後綠優力膠條件下,今晚下工後跟朋友短程騎了一下(來回約35km),果然不出所料,速度一拉高(平路超過40km/h)就容易產生龍頭持續搖晃的現象(虛迷),雖有心理準備不太影響騎乘(碰到坑洞就不一定了...),但整個應力全都累積到前叉轉點上,想必不是好事...
總之、一有時間馬上去換「定向」的前後避震就對了....@_@|||
另外、不夠前伸又太高的車把/龍頭,抽起車來真不穩,必須刻意將屁股後移(約座墊正上方)才能勉強維持較穩定的出力....
joyce3aj wrote:
裝內變,折疊時內盒要...(恕刪)
感謝joyce兄分享~ 謝謝謝謝謝!!
剛剛換好避震了,晚點找機會試試虛迷情形是否改善~ (multi-s整體調性其實和"原廠前最硬紅彈簧+後綠優力膠"調性很像,碰到坑洞時Q了一些,差異不大,希望在虛迷上抑制能有較佳表現^^
內變部份暫時已放棄,雖然內變控制盒不難取下/安裝,但考慮到完整性不太夠、以及通勤為主,還是放棄了~ (正式告別六角板手XDD~ 內變車必備品)
換細胎的事可能要等到原車這條磨平了,事實上,我的mu p24原車也是配這條marathon,我的感覺是,這條胎耐磨~ 胎壓雖不高,但彈跳感還蠻重的~ (後輪固定打到85psi)
==============
至於豎管這部份,是我最有意見的部份,鳥車就算是用25度不可調立管,車把高度還是高於一般M號公路車互截(giant tcr為例),幾乎是ML-L的尺寸,試想一下台灣車友ML-L的公路車架比例有多低;反之、座艙空間則是連XS車架(有效上管+龍頭+彎把reach/2)都不到,就算是座墊調到很後面(誇張的seatback)還是一樣太小....
話說回來,小摺都是這樣,市場定位的關係吧 (各廠商都定位在同一塊市場了....)
=============
後續報告:multi-s算是好物,低速時最大差別在於噪音減少,但高速及上坡抽車的穩定度都大有提升,尤其高速時行經不平路面時的表現更好...這種事用描述的很憋腳...總之大力推薦啦!!(註:大肉腳所謂高速只有4xkm/h短程巡航一下下)
手機傷眼照

同時再次感謝大俠的分享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