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Dahon vs. Tern

最近想買dahon,但是在澳洲怎麼都買不到,於是就做了一些調查。
(David Hon是研發dahon折疊車的人(Dr.Hon) 他的后代?叫Florence Hon和Joshua Hon.)

一開始dahon就是三個公司:Dahon全球(在台灣,做市場,研發和流通);Dahon中國(管理中國工廠);dahon北美(管理美國流通渠道)。這三個公司是獨立,分開經營的公司。
Dahon全球100%是由Florence 和Joshua擁有。

因為某些原因,所以Joshua和Florence跑出來做tern,但是要注意的是Dahon全球還是屬於他們兩個的;大部分專利也是屬於dahon global,屬於Joshua 和Florence。
這就是為什麼在德國,dahon不能出售P8等車型,因為tern才是擁有專利的公司。
根據CHOICE(UK一個第三方分析評測商品的網站)也稱Tern質量比dahon好,也建議潛在買家不要購入dahon,以免陷入售後麻煩。

今天我打電話去給原先的Dahon distributor,他直接說Dahon 已經破產,他們現在代理TERN。

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呢?
大家覺得dahon可以信賴嗎?
(我前幾天在二手市場買入別人不需要的聖誕禮物dahon smooth hound一輛,開心得不得了,所以現在想出掉mtb再買一輛小折。)

在不考慮價錢的情況下,我在dahon p8, Dahon Dash P18(实际是他们同等Tern牌车) 和Jango Flik V8之間
哪個比較好呢?
我比較重 97kg 177高

2012-06-29 13: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Dahon vs.
性感尾巴 wrote:
今天我打電話去給原先的Dahon distributor,他直接說Dahon 已經破產

不曉得這個消息的來源是?

按照您調查的資料來看,Joshua Hon 和 Florence Hon 共同擁有 Dahon Global 和 Tern 兩家公司。而台灣市面上買到的公司貨都是 Dahon Global 出品的。

現在就看 Joshua 是不是會放棄 Dahon Global 這個品牌,只要專心開發 Tern 這個品牌了。
如果是這樣,對於長久支持 Dahon Global 的消費者是很不公平的。

當然,這全都是臆測。
Gizmodo关于dahon vs Tern
Joshua Hon 在2012年1月18日回复Gizmodo的信:
Tern is using patents developed by the Tern team, or owned by Dahon Global. Tern is not using any patents or other IP developed by Dahon China or Dahon North America. When Dahon Global was cooperating with Dahon China and Dahon North America, they were allowed access to these patents. Now that we are not, they are no longer allowed use of these patents. The Vector and Ios frame designs, as well as numerous other technologies, designs and copyrights fall into this category.

8.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that any legal outcome, positive or negative, could “yank” Terns from the shelves.

-–-–-–-–-–-–-–-–-–-–-–-–-–-–
Joshua Hon
Vice President | Tern Bicycles



只是這個網站的個人意見
AtoB的 折叠车选择建议
Unless you’re looking for a rare top-end model, our advice is to ignore the Dahon brand altogether and go for a very similar (sometimes last year’s model) but cheaper ‘badge-engineered’ model.

hail to Hon's wife 這兩個兒子好樣的。 。 。
hmmmnnn,我又檢索了一下,
韓博士和他太太分居很久,他太太帶著自己的小孩(J和F)出走成立Tern。
Dahon在美國已經輸掉官司,在UK也已經全面被tern替換
在德國被禁止銷售(因為侵犯tern的專利
看來不妙
US federal judge denies Dr David Hon's request for Tern to quit
想撿便宜就買Dahon,想要有保障,就買Tern。差不多就是這樣囉!

所以我是覺得短期內 Dahon 的備用零件應該還買得到。再五年以後就難說了。不過,我相信很多人換車,都不是因為壞掉買不到零件替換,所以這個問題似乎也可以忽略。
真心覺得 dr. hon 很可憐
成就了事業, 最終被自己老婆, 兒子背叛
很多屬於公司的財產及專利, 還去了老婆, 兒子那邊
我們這一代人已經看到: IBM, ...Dell...Acer.. HP (still breathing and kicking)...Blackberry...同樣, Dahon, Tern....Giant... KHS...也將走同樣的道路, 像恐龍一樣絕跡.

將來的小摺要有:
(1)輕便 (for mixed transportation, frame made of graphene 淨重5Kg), (2) 電動輔助electric-assist 下坡時充電, (3) 高效率避震 (high efficiency suspension).
他們自己的家務事

搞成這樣

如果他們放棄Dahon這個品牌

對我們這些喜愛DAHON的使用者來說

真的是很不負責的公司負責人

真的變成這樣的話

大家也不再去買TERN這個品牌的車了

因為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假如到時候它們兄弟又發生了什麼事

同樣的情況又會再上演

信用是自己丟掉的~招牌是自己砸壞的~



如果老韓聘請我擔任CEO, 我會做以下: (1) 開發新的實用的車種, 規格標準化, (2) 在美國建立組裝廠, 在美國,有許多貧困和失業的人, 基於不賺錢(break-even)的方法, 用Dahon America and Dahon China, 產生大量的自行車, 充斥市場, 使 Tern無法圖利, e.g. 新Dahon NT$ 六千.
性感尾巴 wrote:
韓博士和他太太分居很久,他太太帶著自己的小孩(J和F)出走成立Tern。

Florence Hon 是 David Hon 的老婆。美國人結婚後,按慣例,女性都使用夫姓。
所以是兒子和老婆來搶老爸的公司,不是兩個兒子啦!

violini wrote:
如果老韓聘請我擔任CEO, 我會做以下: (1) 開發新的實用的車種, 規格標準化, (2) 在美國建立組裝廠, 在美國,有許多貧困和失業的人, 基於不賺錢(break-even)的方法, 用Dahon America and Dahon China, 產生大量的自行車, 充斥市場, 使 Tern無法圖利, e.g. 新Dahon NT$ 六千.

如果 NT$ 6000 的 Dahon 品質跟原來賣 NT 12000 的一樣,不要說 Tern ,所有的單車大廠都「挫裡等」了!就消費者而言,這當然是很理想,只是實際上有沒有辦法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更希望看見您的抱負在 Brompton 實現!)

我不是很追求精品的消費者,但是因為曾經有幾次為了所謂 CP 值而買到低價爛貨的經驗(而且都還是當時Mobile01眾人推薦的,其中之一就是 Novogo s300導航,連公司都倒了),所以我現在寧可相信品牌。

只是像 Dahon 這種內鬥而砸了自家品牌的公司,實在也很難讓消費者有信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