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 和Tyrell 相同幾何的小徑車架?

請教一下知位先進,Tyrell車系之外,還有那個品牌的小徑(或小摺)車款擁有相同(或極相近)的幾何,感謝您的告知,謝謝謝謝謝!!

附上Tyrell (FX) 幾何簡表
軸距:1075mm
立管長:390mm
虛擬上管:558mm
頭管角度:70
立管角度:73
後下叉長度:431mm
BB離地高度:273mm
含胎總長:1545mm
2011-06-09 2: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Tyrell 小徑車架
Dahon 大部分的車
Speed One R30
KHS M451R
Performer Eclipse

雖然沒有官方規格, 但畫一下還是可以看出關鍵幾何

M451R
BB有點高, 其他看起來差不多


Dahon
BB高跟Tyrell差不多, 車架幾何也差不多, 但坐墊越高等效立管越陡, 因為它BB是在立管前面的
另外, trail小了點, 龍頭豎管長度也太長
iiiox wrote:
請教一下知位先進,T...(恕刪)
直接買敗台 Tyrell 就好啦, 何必再找類似的車子?

meridian wrote:
Dahon 大部分的...(恕刪)
畫個幾條就可以知道車架幾何, 會不會太草率了點?
esscos wrote:
畫個幾條就可以知道車架幾何, 會不會太草率了點?...(恕刪)

有些know how在裡面的, 不是隨便亂畫的
你知道我畫那些線前要先做多少事情嗎?
要先確定圖沒有傾斜, 拍照時相機有垂直車體(也就是前後輪大小要一樣)
是否是廣角鏡拍的(此種鏡拍的車體透視變形過大, 不適合用來畫幾何線)
而為什麼要標明BB-saddle height? 跟我畫線有什麼關係?

而你卻認為那幾條線是隨便畫的?
常識級的問題沒寫出來是正常的吧, 我還以為每個人都知道勒
樓主都可以跟我討論Oyama saddle setback的問題了, 我想看懂那些線沒問題
esscos wrote:
直接買敗台 Tyre...(恕刪)

就四處看看車囉,Tyrell的車很優很優,但價位不優,而且好像、似乎、沒有代理商了,覺得不便宜的車好像還是有點保固比較好^^ 對了,E兄Tyrell FX入手了嗎??


meridian wrote:
Dahon 大部分的...(恕刪)

感謝m兄圖解分享!

這些車的(虛擬)立管角度都很優(尤其dahon車幾何是我個人摺疊車首推),頭管角度不一;然而.... 小徑車輪徑小,意味著軸距通常較短,至少全車含胎長較短,因此調整到我個人適合的騎乘幾何(甚至對多數人都是),前後輪配重往往不是理想的4:6,重心前傾的結果就會造成重心壓在前輪上,抽車下坡都很不穩定,騎個車得花很多心力緊繃在操控上.....

反觀tyrell的車架後下叉長度加長,頭管角度小,造就前後軸距大(trail也長),再者虛擬上管夠長(大約多了我的panto3cm...這點超重要!!),不需加長龍頭(用短龍頭)即可調出適合的幾乘幾何,維持約莫4:6理想前後配重......

註1:Dahon車雖然虛擬上管也很長,但無龍頭(或不可更換)設計龍頭長度需透過不能調高低的龍頭豎管的角度來調整,還要看原廠/廠商有無支援 (通常沒有-_-)
註2:疊圖難免失真(故僅供參考),下面比較圖用來印證上述說明:

tyrell 和 dahon pro tt疊圖:相同騎乘幾何下,就算是不加長龍頭,pro tt 的甩把前端已經落在前輪軸之前了!!


tyrell 和 giant adv3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就算因應座艙空間加長龍頭,兩部份都還能維持在相對理想的前後配重
iiiox wrote:
這些車的(虛擬)立管角度都很優,頭管角度不一;然而.... 小徑車輪徑小,意味著軸距通常較短,至少全車含胎長較短,因此調整到我個人適合的騎乘幾何(甚至對多數人都是),前後輪配重往往不是理想的4:6,重心前傾的結果就會造成重心壓在前輪上,抽車下坡都很不穩定,騎個車得花很多心力緊繃在操控上.....

反觀tyrell的車架後下叉長度加長,頭管角度小,造就前後軸距大(trail也長),再者虛擬上管夠長(這點超重要!!),不需加長龍頭(用短龍頭)即可調出適合的幾乘幾何,維持約莫4:6理想前後配重.........(恕刪)

小徑軸距都比大車還大吧
我的公路車軸距只有98cm, 上圖Dahon的車軸距103~105cm
但我相信Dahon下坡也是沒有公路車穩
這是輪子小轉動慣量小與trail設定過小的問題, Dahon轉向會太過敏感 (搞不懂為什麼羊角把甚至彎把小車還要把trail弄那麼小? trail小代表是低速專用車啊, 有人騎彎把車用龜速在騎嗎?!)
下坡不穩還有我之前講過豎管太軟的問題, 震動會使得豎管搖晃, 失去應有的路感
所以下坡是重點的話, 豎管太長的車基本可以忽略了

trail夠大的車只有Speed One LRX, 不過立管太斜, 跟T3差不多, 但卻還用有offset坐管束
與Pacific Reach, 這台應該是最接近Tyrell的車了吧, 剛剛還沒想到
meridian wrote:
小徑軸距都比大車還大...(恕刪)

軸距是否比大車長似乎要看車種,但含胎總長小輪徑就幾乎都比較短了(所以上篇會補述),其中差異(前後配重問題)上篇已說明囉^^

另外trail據說的確是影響操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絕對^^ 我的panto gios 比較 dahon mu 神經質太多了... (panto用天秤式座管座弓前推來修正立管角度,加長龍頭為11cm(還是不夠)來補償修正立管角度後的空間不足,因此重心嚴重前傾,抽車下坡恐怖的咧@_@,這些修正完全沒有動到trail,但就是變得超神經質)

iiiox wrote:
軸距是否比大車長似乎...(恕刪)

這種現象我知道啊
我的T2有改過超長龍頭啊, 12cm而已(當然還是不夠, 跟我公路車一樣座艙空間要14cm)


為什麼我說trail有影響...
因為我有把T2前叉反裝過, trail大概9cm吧, 整個轉向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低速遲鈍到不行
不過不敢騎太快

另外前輪胎壓若打太高或者胎太細也會比較神經質一點
meridian wrote:
有些know how...(恕刪)
或許是工作常接觸德國佬的關係, 小弟被訓練成 RtFM. 覺得任何事情都有標準作業流程. 量測車架也是, 如果原廠沒有提供完整的數據. 那應該由實車拆卸上製具量測才是. 所以才會覺得一張照片畫畫幾條線草率. 純屬個人偏見!

iiiox wrote:
就四處看看車囉,Ty...(恕刪)
手頭上兩台 SZ 已經心滿意足了! 再者, 小弟對折車沒啥興趣, 如果有需求.... 個人比較偏愛分屍型的 Dahon Hammerhead, Alex Moulton 或是 Bridgestone Moulton.
不知樓主指得是那一部Tyrell的車 ?
以Tyrell Si 為例, 個人以為搭配有offset的座管會較合適.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lu/11885376

與Tyrell角度相似的車, 個人建議Speedone LRX.
http://www.wretch.cc/blog/blog.php?id=franklu&search=LRX&search_title=1

已上供您參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