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S3是折疊車 而RSS3為小徑車RSS3的規格如下1. 卡式27速專用彩色快拆鋁合金花鼓2. 上市公司日馳的九速卡式飛輪3. 台灣SHUN的28*38*48鋁合金齒盤4. 鋁合金車把立管可以配色(黃金色.藍色,紫色,紅色 黑色 銀色)5. 世界名牌VP-196鋁合金培林腳踏6. 台灣鋒明高級VELO坐墊7. 最新流行的彩色光頭胎配色(紅、白、藍、黃)8. 高碳鋼車架高度為480mm9. 亮黑、珍珠黃、珍珠白、法拉利紅,共四色10. 變速把手Microshift前變速系統(與KHS T3同型號)11. 中變SHIMANO C051/後變SHIMANO TX3112. v型煞車的車架/軸距102cm13. 高級鋁合金雙層魚眼CNC車圈406輪組14. 彩色車把立管搭配車架顏色重點特色-亮眼陽極卡式花鼓、勁爆陽極龍頭車手把、超炫色胎希望有幫助到你!
因為同事預算不高,小弟幫同事買了這台車,過程中還差點買不到似乎廠商第一批只做的100台,各車店分配到的配額不是很高光看規格27速小徑車、後爪鉤也不是通勤車的那種雖然材質是高碳鋼,不過路感還是比鋁合金車好一點圖片取自網路,如有侵犯請告知這台車以27速7999元的價格,說真的實在也不好再挑剔什麼不過還是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1.車架焊接算是還可以,有些地方焊的比較隨便,接縫處很醜,前叉爪鉤不是鍛造,一般通勤車沖壓式爪鉤後爪鉤焊接感覺不是很精準,烤漆還OK,車架上都是貼紙不是水標....2.座桿立管太傾斜,角度自己用量似乎只有65度,休閒走向,座墊要稍微往前,踩踏的角度比較正確,3.頭管太低,原車插入式龍頭轉接器太短,騎起來非常趴4.上一篇網友說有雙層魚眼框,不過實際上只是單層無魚眼框,而且鋼絲看起來是電鍍的鐵鋼絲,將來可能會生鏽到爆,5.不知道是內胎(Innova)太爛還是單層框的緣故,配的外胎標明可以打到100PSI,我打到100PSI,前後輪內胎都爆胎而且都是爆在氣嘴旁邊......其中一條還是補過胎的,真的偷料偷的超誇張,建議只要打60PSI會比較好,6.仿正新彩色胎(VANCOM),沒有反光圈,雖然標明100PSI,不過不知道長期使用下來會不會有問題7.滾珠BB,一般低價車都是這樣8.襯帶很爛,也是低價車標準配備9.後輪花鼓沒調整好,換到最小齒片11T,鏈條會磨到後叉,車店再飛輪側花鼓外加華司墊片,拆裝後輪很不方便,自己重新拆開花鼓,調整兩邊花鼓長度,調整後輪框中心點偏移,再請人調整鋼絲,不然後V夾會很難調整因為是幫同事買的車,花了不少時間把車子調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換了一根較長的插入式龍頭轉接器和兩條法式內胎,自行加強單層框和高壓襯帶,調整後花鼓兩側墊片長度....整體心得,車架設計立管角度真的很重要,這台車買來不改也是可以騎,不過要找用心的車店調整好不然像我自己調整下來,也花了不少時間,如果以這樣的價格當買車架來改,我就不是很建議了....我有試裝過451輪組,整體看起來很怪.......單層框加強,調整後整車照和原車比較一下原車
Blaze1117 wrote:因為同事預算不高,小...(恕刪) Blaze1117大 雖然我也買了這台,但都還沒開始小改,看了你的文,想請問你,龍頭部分可以用龍頭增高器嘛?? 畢竟我也沒這麼高!還有個問題是 輪框裡面那個白色的東西是什麼阿?
龍頭當然可以用增高器,市面上龍頭增高器大概有下列幾種(以下照片全下載至網拍,如有侵犯,請告知)1.Satori龍頭增高器:用在鋁合金車1 1/8的前叉,看起來不會太怪但是裝在一吋插入式龍頭轉接座,感覺很大一顆,整體重量也變得更重(原龍頭轉接座+增高器)而且增高器上面的龍頭上蓋也無法固定,看起來很醜2.鋼製一吋插入式增高器,比較一體性,雖然重量400g,不過鋼性夠也比較容易抽拔,跟原車配的結構一樣,只是外露的部份有13.5公分長,400g的重量跟用原車龍頭轉接座+Satori增高器比起來,應該差不了多少,甚至更輕3.增高約8公分,優點是比之前一吋龍頭轉接座高且可以鎖龍頭上蓋...不過整體重量就不知道了至於用在單層框內加強的白色東西,正確名稱我不知道,文具店買得到,有些廣告看板也會用這材料空心結構,表面光滑,容易剪裁,我剪成適當寬度後用雙面膠黏在鋼圈銅頭那面,防止內胎和銅頭接觸導致破輪..
引述 Blaze1117大單層框內加強的白色東西,正確名稱我不知道,文具店買得到,有些廣告看板也會用這材料我來解答一下這個叫做 塑膠瓦楞版 跟瓦楞板結構原理相同 材質改成塑膠而已報紙大小 大概60元 顏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