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一台輕巧的折疊車,在日本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在性能與攜帶性之中很難兩全其美,研究了很久,又不想買得比台灣貴(那就回台灣時再買就好),終於發現一台免強算是性能與攜帶性兼具的小徑車09年款的[Hammerhead 8.0],在台灣的能見度好像很低,剛好日本又有在特價,又是Dahon的『P.A.Q.』技術,在外觀都就像一般的小徑車,但是卻能快速地拆解完成收納需求,展開一段輕鬆愉快地旅行…
上列圖片來自Dahon 日本官網
原廠公佈規格:
顏色: Shale 灰岩色
GEAR INCHES: 29" - 91"
折疊尺寸: 51 x 71 x 30 cm (實際測量為77*55*26cm,可能我的是L Size)
重量: 8.5 kg (不含腳踏,多麼夢幻的數字

適合身高: 170~188cm( L /18")有誰可以告訴我這長度是什麼?
最大載重: 105 kg. (230 lbs.) 日本官網的數字只有90kg,可能日本人比較保守吧!
車架材質: N type, DualArc design, 7005 double-butted aluminum, integrated head tube, replaceable hanger
前叉: Dahon SlipStream™, Puro™ U7 aluminum, patented Fusion™ technology, double butted tubing
立管: Dahon F.I.T., patented ATS technology, 3D forged 6061-T6 aluminum
車手: Kinetix Pro TT, 7050-AL double butted
車頭碗組: Dahon Fusion , Zero stack, cartridge, sealed, conical spacer
座墊: Kore XC, I-Beam, 228 grams
座管: Kore Race I-Beam, 2014AL, 27.2mm*350mm
座管快拆: Forged 6061 aluminum clamp, stainless bolt, 7075 alloy nut
剎車: FSA Gossamer, forged aluminum, dual pivot
剎車把手: Shimano Dual Control, ST-4500, 3 x 9 spd.
剎車線組: Dahon LiveWire, SIS housing, slick cable
前/後花鼓: Kinetix Pro by American Classic, stainless steel cartridge bearings, Ultralight 58 gram design, Kinetix ProLite QR.
輪胎: Dahon Special Edition Schwalbe Durano, Black/Black, 28-406, foldable Kevlar bead, DualCompound Silica casing, RaceGuard anti-puncture protection, 120 psi
變速把手: Shimano Dual Control , ST-4500, 3 x 9 spd.
前變速器: Shimano Tiagra, braze-on, 9 speed
後變速器: Shimano Ultegra SL
飛輪: SRAM 9 speed, 11-28T
大齒盤: FSA, forged aluminum,Dahon Special Edition, 55/44T CNC alloy chainrings, black ano 55 ring
BB: Cartridge, sealed bearings
鍊條: SRAM PC971, 9 speed, PowerLink
HammerHead 8.0當初的設計概念好像是依照"Hammerhead Shark"中文好像叫雙髻鯊(有興趣請參考)就是一種雙眼朝外側凸出來的鯊魚,附的牛角把和配色看起來還蠻像的!下面有附圖!
強度上應該會比折疊車好吧!規格上似乎也還不錯,老實說我對自行車不是很了解

不過光看到車重8.5kg(不含腳踏)就讓我好幾個晚上睡不好!
於是就"鯊"死了許多可愛的小朋友(其實在日本是福沢諭吉)

過了幾天一個超級大包裹就送來了......廢話不多說,賞圖吧!!

沒想到箱子竟然這麼大,宅急便的送貨員還送了兩次才到我手裡


MIT不過在台灣好像很少在賣這款...

千呼萬喚始出來


拿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附件、說明書等...還附上了一罐原廠漆。


才剛到手就一時手殘把它給拆了.....熟練之後拆成這樣大概5分鐘吧!

如果連後輪跟鏈條都拆了,可以縮成更小,大約量了一下(77*55*26cm)


不拆後輪了話大約是(80*56*30cm)


盡可能重疊在一起時厚約26cm。


側面定裝照,簡單的車架和低調的配色就像Hammerhead鯊魚一樣可以悠遊自在地低速巡航,但是卯起來加速的話,就像鯊魚般的凶狠。( 天氣好時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富士山)


這就是Hammerhead Shark(雙髻鯊),加上全車灰色烤漆,還真的有點像

圖片來源:http://www.divemagazine.co.uk/news/images/2005-gr8hammerhead1.jpg

屁屁照

前面45度,這個角度看起來也還蠻像的!
圖片來源:http://animals.nationalgeographic.com/staticfiles/NGS/Shared/StaticFiles/animals/images/1024/hammerhead-shark.jpg

Shimano ST-4500 變速把手,有顯示視窗不過看不到


大盤加Tiagra前變

Ultegra 後變....


九速飛輪.......

FSA煞車

龍頭,有角度表示

Kinetix Pro輪組

輪組快拆

輕量化輪框+高壓胎,感謝大家提醒我襯帶的問題,我會盡快檢查的



Kore坐墊,還蠻好坐的,40Km的經驗裡屁屁都不會痛

原廠配件介紹完畢最後,來賞圖吧!








Dahon Girl (圖片來自dahon-girl.jp)
當初也有考慮過這一台(車架是一樣的),不過規格上還是Hammerhead比較好,而且這台的變速好像不是很方便的樣子,所以就放棄了!
PO一張正常的.....
最新一期的Dahon girl,抱歉離題了!

過幾天再來PO騎乘心得

================分隔線7/6更新===================
今天下午又出去試車,是第二次試車。
第兩次大約都騎了40km左右,第一次是抓騎乘姿勢,而這次是感受一下騎乘感覺。
老實說,小弟我對腳踏車不是非常精通,買Hammerhead之前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騎過小徑車(小時候的不算,試過一次Birdy)不過還算蠻常騎單車,純粹心得分享與我之前的不知名變速腳踏車比較,如果錯誤敬請指教!
先說騎乘姿勢好了:
由於是第一次騎牛角把,所以還花了蠻多時間再調整騎姿,事先也先爬過文研究過雜誌之類的,從腳踏到坐墊的高度=腳長,把手約低於坐墊5~8cm..等等
由於Hammerhead 坐墊的高度、前後、傾斜角度,龍頭的高度、角度都可以調整,所以第一次試車開始的時候都是走走停停一邊調整最適合的設定,比較頭痛的事龍頭的角度,如果要比較不趴的姿勢龍頭就有一點向前翹這樣抓騎來就比較舒服,不過趴車得時候手腕就會稍微彎曲騎久感覺較容易手痠,此車為L Size合身高為170~188cm所以車架會比M(合身高為157~179cm)的稍微大一點,看日本雜誌的試乘M Size的心得,分別身高:153、170、182cm的三人試乘,心得似乎都認為沒有那麼前傾,小弟我身高176cm所以M和L都是在適合身高之中,騎L應該就會比較趴吧(純屬猜測)!不過還好坐墊前後也可以調整,所以不想那麼趴的時候就往前調,就會比較舒服。所以只要在適合身高中都可以抓到最理想的姿勢,想要趴一點跑長程,或著適較舒適的姿勢低速巡航都不是問題。坐墊也很舒服到現在還沒有覺得屁股痛過。

再來說說騎乘感覺:
由於第一次騎小徑車,車重又只有8.5kg左右,第一次起步時差點重心不穩,比想像中還輕的很多,不過抓到感覺之後就發覺:原來者就是小徑車加速感阿。加速真是無比的輕快,在稍重檔位起步時只要稍為抽一下車就可以輕鬆拉高轉速


折疊性:
由於不是小折,所以不能稱為折疊車,不過可以用六腳板手就可以輕鬆的拆解,拆解後的體積也算蠻小的,不過在運送途中要小心車價摩擦掉漆。
缺點:
由於我沒有騎過公路車,所以無從比較,不果跟我之前不知單車比較了話還是有幾點不足的地方,第一就是穩定性,之前在無人的單車專用道邊看風景低速巡航時,都會放雙手讓腰挺直休息,不過這點在Hammerhead辦不到,基本上至少一定要有一隻手扶著龍頭才不會跌個狗吃屎!第二點就是一樣小徑車的宿命,就是遇到坑洞的時候會震得很裡害,由於此車沒有避震,輪框又很細沒有幾根撐住花鼓,所以遇到路面不好的時候一定要放慢速度,一方面是很震,另一方面是怕輪框受損,到時候又要有很多福沢諭吉被"鯊"了!

綜合來說:雖然我不是很懂單車,不過以大約不到09年DAHON Speed Pro TT(台灣市價)七成的價格買到車重只有8.5kg的HammerHead 8.0應該算是還蠻划算的吧,雖然不能摺疊,不過想想看Speed Pro TT在日本市面上要賣台幣五萬七、八左右的價格,就讓我覺得很值得。
後續在介紹我的低價配件。待續.....
=====================7/11新增配件圖==================
接著就來介紹我自行加裝的配備,雖然不是高等貨,不過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


1. MKS腳踏開箱文


2. CATEYE 無線碼表,這是我在網路上以不到一張小朋友的價格購入。


3. 德國Trelock大鎖,一樣是便宜貨,要對付台灣的偷兒應該是毫無招架之處,不過在日本一堆超貴的公路車都停放在路邊(可拆式碼表也大落落地放上車上),我這台低調的小鯊魚應該是不會太顯眼,所以完全是配色取向...


4.CATEYE 頭燈,約3/5張小朋友,雖然便宜可是有獲得日本GoodDesign獎的商品。主要是看上他的亮度和點燈時間!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亮度比較

5. Ostrich的坐墊包,一樣是日本一家專門做自行車部品的小公司,容量4.1L 重量150g,曾經在裡面裝了一推工具五件衣服和錢包。小朋友一張多一點。有考慮再買一個放前坐管,顏色還是配色取向。


6. 日本Minoura的杯架,這個牌子大家應該不陌生吧,約48g。Minoura官網

7. Topeak打氣筒,Pocket Rocket DX重約100g,可打氣至100psi,輪胎適用氣壓為85~115psi所以打氣打到不能再打就剛好囉,不想再花錢買氣壓計。約一張小朋友台灣製


8. 秋葉原買不知名手機架,因為有用手機聽音樂、GPS導航、打電動、照像、攝影等需求


以上為自行加裝的配件,雖然都是便宜貨,但是當初在搜尋的時候都考慮了很久,一來是不想再多花太多錢在上面,二來還要考慮配色與配置位置,第三還要考慮重量。很多都是在網路上購買的,因為在東京的店租都很貴,所以再店面賣的東西會比較貴。不過對於現在的完程度相當滿意,就差一個輪行袋就可以帶著到處旅行了。

以上,謝謝觀賞,請大家不吝嗇給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