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觀察到許多鳥車車友把坐墊前移到最底,甚至反裝,拉近坐墊與車手把的距離,整台車看起來一整個怪,也不協調。
東方人手臂伸展長度跟其身高比例來說,一般較西方人短,所以若不慎選適合的車架大小,常有過趴的問題產生。而鳥車座桿的後傾角度設計過大,座桿向上拉的越長,離車手把就更遠,真懷疑其車架設計是否適合東方體材。
雖然適度的把坐墊前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坐墊太向前移或反裝,則會影響腳踏的施力角度,影響騎乘幾何及對踏板的施力,對於身材較嬌小的車友我想會是一大問題吧
舊鳥立管角看起來就很斜了
加上BB前置
雖然用上天秤座管
但虛擬立管角度大概只有70度而已,等於是淑女車的騎姿,高把會比較舒服
若搭配25度豎管甚至彎把,就算虛擬上管長度OK
也是不利拉回轉速跟衝刺的
如果用10度的話重心偏後會比較接近原始設定
整體來說較適合休閒用途
新鳥角度有做修正
加上反裝座管(那個本來就設計成反的)
把虛擬立管角度拉大不少,反而配上25度豎管重心壓前有利拉迴轉
所以比較沒人說這台有什麼不適感,運動性也比舊鳥好點
但是外型線條就有點不順
至於座墊前後位置跟座管SEATBACK有無都只是治標而已
虛擬上管也還得靠豎管角度來調,其實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本來只是微調用的卻必須當成基礎設定來看
只是對於小輪車來說
美感跟操控感要兼得本不易
除非身材長的剛剛好XD
當然某些原因也是鳥車本來就沒有被設計用來做高強度的運動騎乘
不然不會把前後叉弄得軟趴趴
基本上就是單盤城市休閒車設定,才會有那樣的角度
以前的BD-3 INTEGO是設定成旅行車,才搞了內三
雙盤的BD-1W/R也僅是針對日本市場的特仕款
至於車友喜歡搞成運動版我想原廠也沒辦法...
BD從來都不是FOR RACING的車子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