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種族歧視"好像不管到哪裡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人有這樣的想法...玩衝浪,有短板看不起長板的...玩重機,有歐洲車看不起日本車的...或多或少都會聽說是真的...不過說真的既然各有千秋又何必這樣?我的第一台車就選擇了小折,原因也沒別的,主要是方便...但是第二台車我就會考慮弄一台登山車來騎...自己騎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忍不住分享一下~那天騎中彰回家,爬坡遠遠看見一台車在前面近一看,是個男生騎登山車不徐不緩,我慢慢(連喘都沒有)追過他連前面跑步的阿伯都加速想追上我,直稱我厲害 ...誰說小折爬坡騎不過大車! (當然只有小坡/短坡可以啦)不過,下坡時就被超回去啦~
樓主發表的內容有些戲劇化的感覺。一來我是認為除非同處在室內,或是真的非常靠近,不然真要把揶揄的談話音量放大到讓陌生人聽到的地步,我總覺得在電影裡才會出現。二來小折車在城市裡的普及率很高,有在騎車的車友沒有理由不認識折車的優點,更何況要如此〝擺明〞的漠視折車的便利與優點,刻意的揶揄給陌生人聽?如果樓主真的是遇到這樣的人,那其實根本不用跟他一番見識,因為那些人早已臉皮厚到毫無羞恥與毫無車種知識的境界,一笑置之就好。
在台北生活很多年總感覺這是個出外人的城市人與人之間沒事不講話,講話不多事半年前開始騎FD17搭捷運每星期都會碰到一兩位搭捷運的路人與我搭訕通常都是在電梯或我收開車的時候不是問價錢就是問車款還有人表明自己是騎公路車要約去騎花蓮當然還有數不清的捷運阿姨與叔叔在剪票口關心你有沒有車袋出了捷運站等紅燈時旁邊手提菜籃的媽媽也會問你在哪裡買的我現在也會跟路上錯身的陌生小摺車友點頭揮手於是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找到了熟悉的影子
不要在意啦!自己騎的開心比較重要。我本來都只騎公路車,直到去年九月入手了鳥車之後才深刻的體會折疊車的便利性與魅力。上個禮拜跟朋友去騎南橫,我一路上可是都騎的比他還快喔!http://www.wretch.cc/blog/bluegray
其實...有為數不少的小徑車應該要歸類為平把跑車的配置...剛去KHS官網逛了一下KHS的F20 T2/T3這兩款..沒事就海放我的小折..就是被歸類在"小輪徑 平把跑車"所以...是"跑車"..再加上小輪徑的優勢...在爬坡跟平地上就是一整個輕快若我想騎MTB海放這種"小輪徑的平把跑車"...就好像是我在笑想要去海放公路車一樣...若不是遇到休閒騎程..或是肉腳新手....能咬住不被甩開我就很偷笑了...如果會看不起小折...八成是騎那種2~3千元一台的大賣場折..或是沒被小折海放過...或是......己經被海放太多次太多次...不吠一下心理會不平衡的可憐人..Ps. 我騎的是加重的Yukon另外....有太多東西在消滅我的小朋友...不然T2/T3會是不錯的選擇...我的Yukon不太方便上火車...拆起來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