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公式:
大盤/飛輪*踏頻*60*輪胎圓周/1000000=時速
舉例:
53/16*140*60*1450/1000000=40.34km/h
所以齒比配合即時時速,就可以換算您的踏頻大約是多少了。

小弟喜歡用 100踏頻來做個分界點,
如:
53/16*100*60*1450/1000000=28.81km/h
意義是,這個齒比,騎乘時速 28.8 以上,您的踏頻就是超過 100,反之低於 100,以此類推,
把每個齒比 100踏的時速算出來,就可以很輕鬆的在騎乘時,知道自己的踏頻大約多少。
406裝1.35的胎轉一圈是1510mm,451裝1又1/8胎轉一圈是1610mm
───────────
不知道您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小弟的圓周是直接滾動測量,準確度很高,騎乘 30km比對地圖,誤差不超過 100m。

還有你只用一個大盤,爬坡都怎麼攻頂?
───────────
小弟的飛輪最大只有 21齒,一般公路的坡都沒什麼問題,甚至像桃園環保公園的坡都沒問題。

這是東莞橫瀝小鎮最陡的公路坡,一般是用 53 帶 16,時速可以用 26以上上去。

53對16踩到140踏頻,會不會踩到覺得空轉,還有會很秏力嗎?
───────────
只要踩的順,圈圈畫的好 140不會很難,
剛騎車時,踩 120 踏,整個人就會上下抖的不像話了,呵呵
小弟曾經在緩下坡用 53帶 21 上過 40km/h,
換算起來有 180 的踏頻,自己都不敢相信,

踏頻快並不會非常耗腿力,但是心律及呼吸會非常急促。
小弟沒有上卡,車友都老是推薦小弟上卡,
當然理論上,上卡一定會比較好騎的,踩踏效率也會比較高,
因為上卡,不但可以踩,還可以拉,肌肉運用的範圍更廣,很有意思,
但小弟目前還算休閒騎,哪天想不開在來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