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ORI車系進來報到八! 不要讓這沉下去阿

jcen wrote:
補圖因為我發現我會推...(恕刪)


ori 的易行輪
bikefun早已設計推廣多年,
之所以後續將原廠的小輪子,改成pu大輪
最主要是解決原廠的小輪子不耐磨的問題

而為了減少腳後跟磨到機率
也將固定座改成內側固定,pu輪採用內縮式單培林,
讓兩端距離縮短(相較第一代小輪子版本,左右距離更短),
而為了彌補停車穩定度,
這時伸縮式易行輪可以伸縮的功能就達到輔助效果,
讓推行與穩固停車功能兼具




face1828 wrote:
ori 的易行輪bi...(恕刪)


拜訪單車的2代伸縮易行輪我的M9有裝,基本上收起來的狀態PU輪邊跟貨架幾乎是切齊的,
我個人使用上沒發生過騎乘中後腳跟踢到的輪子問題。

伸縮機構讓1個輪子超過車子折疊後的重心的關係,
解決了重心偏右產生推行或是停放容易倒車的問題。

另外PU輪的好處是輪寬較寬,
在搭捷運的時候遇到盲人導引磚或是地磚的縫不會因為輪子卡縫而發生翻車。
還有就是輪子大的好處是速彈鎖的貨架端的鉤子離地面的高度較高,
比較不容易因為地板的坑洞或是高低差去撞到。

目前我個人使用的感覺推起來的速度會比原廠的小輪要來的好推而且快很多。

唯一有些遺憾的地方是,目前PU輪側蓋的顏色只有金屬銀色
不能像小布一樣有很多種顏色或是用金屬餅乾輪來自由搭配提高質感。


jcen wrote:
最近剛弄好我的行易輪...(恕刪)


好羨慕有設備可以自己DIY,雖然DIY沒有廠家做的精緻,
不過我覺得可以學到的知識跟成就感是很讚!

iiiox wrote:
期待!!!! 車廠近...(恕刪)


iiiOX 想請問一下 鵝頸的龍頭有建議的角度嗎?
我有把原廠的尺寸量出來了 謝謝
jcen wrote:
iiiOX 想請問一...(恕刪)

jcen兄,原廠豎管放到最低來看,B每增加10度,實際座艙會加大4cm多一些,不過如果加入外型考量的話,增加7度,豎管將與頭管角度(約69度)幾乎平行,但加大的空間也會只剩下3cm出頭,如果是原廠要出的話,基本上以+7度為一單位似乎是個相對合理的選項 (+7度/+14度/+21度)~但個人製作的話,彈性較大,端看個人著重項目而定`
註:A角度不能更動,否則摺疊時會敲到車架

各角度示意圖如下~

+7度 (增加座艙約3cm出頭)


+14度 (增加座艙約6cm出頭)


+21度 (增加座艙約9cm出頭)
上禮拜六牽了M9回家,這禮拜二時騎CARRYME上班,花了28分鐘,今天騎M9去花了22分鐘,二種車都有不同的樂趣跟優點,只是在台灣的環境騎腳踏車上班真的不是很友善

最近在看網路上教導騎乘的姿勢,自己實際騎時也來調整看看,自己不是專家,只是純粹喜歡的人,所以之前騎只是騎而已,騎過幾台車,有的很好騎很輕鬆,也有一定的速度感,有的不好騎,騎很慢,騎得腰酸背痛的

ORI M9 蠻好騎的,摺疊也蠻方便的,只是~~坐起來好高啊
iiiox wrote:
jcen兄,原廠豎管...(恕刪)


謝謝 iiiOX 提供寶貴的資料,我再把立管那些圖面在弄一弄

感謝
附上模擬結果 X軸 副立管降至最低的狀態
故 副立管可以往上伸縮 則不考慮X軸的尺寸
的確是大輪子在推動方面比較方便,只是我自己比較愛原本貨架的整體性,也沒有人賣我想要的套件,只好自己動手弄了



請問台中要在那裡買的到ORI呢?

jcen wrote:
謝謝 iiiOX 提...(恕刪)

jcen兄,感謝補足精確數字及繪製圖型,看來+17度的是我的菜,讚!!!
至於X部份,除了原廠即可伸縮,需要降低的車友,視需求自行加工裁短即可(註:我的裁了4.5cm)~
  • 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