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請教451真的能和700C比嗎?

照許多車友的想法,請趕快出800C,900C規格,這樣不就贏了

所以先前才說,不要有700C的迷思,任何的規格設定都是"人設計出來的,定出來的"

消費需求有時是被龐大的商業行為所引導,如果說今天有600C可以選擇,我想也許更適合東方人體材也說不一定!
kk-hsu wrote:
我想你一定沒有公路車...(恕刪)


所以你還是聽不懂我的意思........

又拿一個什麼小徑車比賽,專業車手奇小徑車的成績跟公路車沒得比.......

我要表達的重點是多的是人騎車不要為了比賽,也不在乎成績跟快慢,只是想休閒的騎到自己想到的地方

小徑車的騎上坡對於腿力有限或是有舊傷的車友來說確實比公路車來得合適

當肌耐力足夠的時候當然公路車是很棒的選擇,比賽用公路車也比較有效率

但是不代表它適合所有的族群

funders wrote:
是否可以格致地討論一...(恕刪)


給您加加油!
希望您能擔任流言終結者,讓流言到此為止。

即使同一個人騎不同的車走相同的路,因為時間不同造成生理狀況、氣候條件不同,這些不同也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除非樣本數夠多(各騎500趟?),取得的平均值拿來比較才有意義。
到頭來這問題還是要回歸學理才行。

有精通學理的先進可以說說嗎?
發表一下淺見~

我是騎takumi 801

大盤53/39

昨天剛完成台南墾丁之行

風大雨大太陽大~不過我還是完成了

當然同行的公路車最快的早我半小時到達= =

不過全部只有我一台小輪徑~大家還是叫我真男人 ^^

我覺得如果短路程~小徑可以跟上700~

不過一旦拉長路程~小徑車友們我們就放寬心情慢慢騎吧!!

畢竟完成旅途才是重點~騎長途為的不就是突破撞牆期~

挑戰極限~永不放棄才是王道阿!!!
我是測試過 26與20吋的!

20吋的是單車小站那台,原車無改

26的是寶馬300,傳動系統全部改成與20吋的一樣

當時的想法是為了維修保養方便(我有六台車)

最重比 48:14 最輕 28:28

騎乘的感覺是:

26的在平路上總覺得還可以再踩快一點(這大概就是人家說的慣性吧)

20的踩到爆心跳也踩不快!(不敢換大盤,爬汐碇這台不用牽車,26的就要牽一下了)
小徑車48:14 如果追求速度太低了點,這類車速比至少要在100寸以上才可以和公路車較量一下
我個人覺得還要加入一個因素

就是迴轉速

才會等於車子跑出的速度

可是迴轉速來講大家都有習慣性的回轉速

大輪跟小輪相同迴轉速下

當然是大輪比較快

可是一定是騎大輪出力比較多

可能大家相同一個人在騎小車大車替換時

是否都還是保持自己習慣性的回轉速?

沒注意到自己其實是出比較大或是比較小的力氣在踩踏上面?
weigahung wrote:
我個人覺得還要加入一...(恕刪)


你這樣比,實際是默認大輪徑車和小輪徑車用一樣的齒比來跑,實際沒有人會這麽固定齒比。大輪徑覺得重腳了就會降低齒比,小輪徑覺得踏空了就會提高齒比,最後小輪徑齒比大,大輪徑齒比小,兩者通過齒比補償了輪徑差異,可以達到相同速比,也就是達到了回轉速一樣,速度也一樣。
我意思是說如果腳踏的力量感覺比較起來沒有很明顯的話

哪有可能大車跟小車的迴轉速會差不多

這樣來說慣性這種東西就很重要

其實當車維持在一定的速度後

相對踩起來用的力量會變小一點

所以大車的慣性越好
相對在踩踏感受到的要使用踩踏的力量會相對變小

在大車車速到達一定程度後

所以大車跟小車的回轉速應該會維持在習慣的範圍內

我這個推測是建立在
騎小車時回轉速一定有能力內的範圍
騎大車相對也有可能都習慣保持在相同的範圍

因為大車慣性好的話....踩踏效率會增加
所以騎一段路後踩的力道不會比小車大很多
所以騎大車可以到達小車慣用迴轉速
可是慣性強只會讓速度的降低以及增加減緩,並不能減小踩踏所需要的力量。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