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勇不勇咖跟雙盤、三盤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唷!而是要去算自己車子各速的齒徑(Gear Inch)~如果以20吋胎、170mm的曲柄長度來算,T3(52t/11t ~ 30t/26t)的齒徑範圍是 94.5 ~ 23.1T2(50t/11t ~ 34t/30t)的齒徑範圍是 90.9 ~ 22.7數字愈大,表示踩起來感覺愈重!因此,由齒徑的範圍來看,T3 的均速設計會比 T2 來得高,這也是為什麼 T3 是配比較細長且硬的座墊,而 T2 則是配比較短圓且厚的座墊囉~有興趣算算自己車子齒徑的朋友,可以去 Sheldon Brown's 的網頁,有個很方便的計算器可以算喔!
前面有位大大說的T2改Q2輪組.個人覺得算是經濟實惠的方法T33我覺得有種不上不下的感覺如果真要追求方便性.還是直接選小折.再小的小徑車都還是比小折大多了....如果真的追求速度感.我想比T33強的公路車多的是整個感覺就是KHS想賺錢想瘋了...小弟T2T3各一台感覺沒很明顯的差別.一方面我不是專業腳踏車騎士一方面我最多也只騎過11%左右的爬坡(環島一圈.路標上.我有映像的只有到11%)前面有人說20~30%的路線是在那啊?對了有人說到T2立管有怪聲建議你在摺疊處夾一張摺疊名片.這方法有點蠢.但是很實用.這也是在01上學到的^^
chin1975a wrote:由此可見,大大你不...(恕刪) 主要不是幾速的問題T3 27速的 前1-後1跟T2 16速 的 前1 - 後 1依照齒比 T2的16速最輕的1-1會比T3 27速的1-1好爬坡一滴滴但是如果騎前三盤的登山車或T3去爬一些超級變態登山步道陡坡都只能用中盤就好,不需要小盤只能說這些車友都可以去參加環法大賽囉可能我騎過的登山步道山路跟這幾位先生印象中的山路有點不一樣一般公路的坡度,為了要適合大貨車可開通常最陡不會超過10%但是登山步道不需要這些限制只要人可以走上去即可再變態的20%,30%,40%坡度都有並且不是短短幾十公尺有些甚至將近一公里都是變態陡坡如果不用前一後三或後二去優雅有節奏的爬騎沒幾十公尺就沒力哩所以這些勇腳先生請先去只用中盤騎上這些登山步道的山路再來評斷說小盤其實不需要用到不然也是用嘴巴騎車而已建議路線 台中太平老鼠崎登山步道 台中八號半登山步道 台中玉佛寺 台中咬人坑登山步道
TWOXXL wrote:超級變態登山步道陡坡...(恕刪) 因為我是聽說T3上山下海無所不能所以都有用T3騎過這些路線只能說最陡時就算是用最輕的1-1爬到終點時已經累的像狗一樣但是用登山車的話就還蠻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