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想下場應該也差不多.
就好像 Giant 的 MINI2 也是沒貨, MINI3 要碰運氣.
我只是說樓主太一廂情願了,難道企業經營是只看眼前的嗎?
要增產也不是嘴巴說說就好了,在這背後有多少事要作呀.
萬一現金周轉不靈倒了呢?

[買不到車就寫信批評]=>消費者當然有權利反映事實!
這話沒錯,批評或是反應很容易從字句中看出來吧!我看不太出來這是反應
[沒車一定有原因的嘛]=>是消費者該承擔的後果嗎?
沒有人要你承擔這樣的後果啊!除了KHS你還有很多的選擇,單車不是民生必需品不會有通膨的問題,當然沒有”後果”的問題!
企業主和協力廠的夥伴關係,是需要長期經營;在日本許多企業和協力廠,不景氣時大家一起縮衣節食共渡難關
這跟不景氣有什麼關係?跟協力廠商供貨的數量跟時程有關!大家縮衣節食變速器的生產就會比較快!?

大家說的沒錯!市場折疊車的廠牌很多選擇也很多,都跑幾家車行試試比在這裡抱怨好吧!
竟遭到圍剿,可見KHS死忠派還真不少,
1.開版大所言的「放任消費者及經銷商到處盲動和一無所措」及someone0418大所言的
「車行的高姿態~一問三不知的情況~沒有正式的行銷制度」,難到KHS不需要再用點心去改善嗎.
2.自行車會大賣,應該是因為這幾年形成新興休閒運動風潮並引領成時尚流行,就好像10幾年前的保齡球,
打球也要排隊,會不會泡沫化,誰也不知道(個人希望是不會),但不要說是油價高漲引起,覺得這理由太冠冕堂皇,
本人1周2天騎自行車上班,也沒有感覺到有增加的趨勢.
3.自行車會缺貨,是因為時尚流行而且入門門檻不高,經濟再不景氣,1、2萬元總拿的出來,
還看到同學刷信用卡只因為可分期付款,實在佩服,不過運動能使身體健康,還是值得.
4.看了捷安特劉董的環島書及DVD,十分佩服,很喜歡他那句話,「大家來騎車,有騎有健康」,
也很喜歡在騎山道時,不認識的車友迎面而來,都會打聲招呼,感受到社會和諧的氣氛.
以上是個人的觀感,提出來參考參考,
版主把KHS缺貨的情形, 引申到公司組織有問題, 很多人該走路, 這一點有點過份聯想了,
缺貨問題各行各業都有, 有些時候不是企業想解決就能解決,
先前NB電池缺貨, 不也造成一堆NB廠缺料無法出貨, 類似的問題還很多,
更何況KHS也不是在單車介超級無敵大的領導公司,
在台灣, 捷安特及美利達就應該比KHS有影響力,
更何況是世界上其他自行車品牌.
你想要貨, 還得看關鍵原料廠要給誰, 他不是非得給你KHS不可,
你可以說KHS的業務部門敏感度要高, 應該更早就下訂單給原料廠,
但相同的, 捷安特的業務部門, 也可以早下訂單啊,
那原料廠要給誰料呢?
而且市場真的那麼好預測嗎? 擴產那麼容易嗎?
誰能料到這二年腳踏車會這麼風行, 尤其是小折呢?
如果料到的人, 又可以預料到這波熱潮會延續多久呢?
所以別從缺貨聯想這麼多了, 這真的不是單純的事.
但KHS的行銷通路管理, 確實可再加強,
以往的自行車店大多是路邊小店,
老闆多是老伯伯, 整間店黑黑髒髒的,
直到近年來才弄得稍稍不髒...
招牌上掛著KHS的店大多是這種的,
這些第一線的車行服務良窊不齊,
傳統老店掛著KHS的招牌, 但經營10幾年了,
你叫那些老伯伯一時間就要從賣便宜代步車的心態,
要轉變成精緻服務業, 實在不容易, (有的店還是不錯啦, 但有的店實在是

這些個人覺得是服務上的盲點, 要怎麼管理實在可以評估一下.
而近年來才出現一些腳踏車精品店, 如城市綠洲等通路,
就很令人推崇, 無論服務,專業,資訊, 都很精緻,
但這種通路也不是KHS專屬通路,
服務控管也不易, 但各車廠還是可以有計畫的來標準化這些車行如何賣, 如何修理自己家的車.
寫了這麼多, 其實也只是抒發一下看文的心得,
希望大家都騎車快樂健康啦,
KHS加油, 捷安特加油, 美利達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