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以下個人結論,請參考:一、座椅可再高一點,花個2000元找個高手幫您fitting並做個記號!二、彎把至座椅長度約45cm太短了~可長一點三、板主可能是位新手請加油,很不幸的,車子很貴但仍舊需要人力去發揮他,新手當然如此,您的好車和我的二手車在新手而言都是新手入門車一部。四、由車主提供的資料重要度而言,我認為板主是在考我們,因為在fitting公路車時需要的主到參數,板主能夠提供90%無誤,這個功力,我是在騎公路車後三個月才能做到!**********************為了方便討論將板主所發言結合於後我騎的摺疊車很難保持15km/h保持15km/h,齒輪比是用小盤跟第四大飛輪的,我出發時,用15km/h騎20km路程是沒問題的,但是中途有用大盤跟最小飛輪的齒輪比,衝刺了一段路去到30km/h但是只可以維持15秒,可能這樣回程體力耗盡,我的騎車姿勢亦不足夠伸展,回程還騎到左膝蓋外側劇痛,只可騎5分鐘停10分鐘休養車彎把闊40cm曲柄長170mm座椅離地高約90cm彎把至座椅長度約45cm鵝頸長7cm我的身高173cm下胯78cm重量70kg騎車20年只有騎過約30次,30次也只騎登山車走平路,這台車買了一星期,只騎過三次,沒有大保,平日騎平路多,我用15km/h速度很少風的,20km/h速度才有風迎面而來。我用的摺疊車,騎40km路程,平路多,用6小時完成,是不是很慢?*********************************************************以下資訊為版大所有提供的1.座椅離地高約90cm2.下胯78cm座椅至BB=下胯*.885=69.03BB至地面大約26公分所以座椅離BB大約90-26=64(還有個角度所以大約大於65)以上為第一結論************第二結論為參考我自己車子的設定*****************第三1.用15km/h騎20km路程是沒問題的2.15km/h,齒輪比是用小盤跟第四大飛輪的3.大盤跟最小飛輪的齒輪比最多只能在30KM/H保持15秒4.騎車20年只有騎過約30次5.新買了一台好車不到一週,騎三次,分析:和我一樣新手,才開始騎,第三次就想要直接騎40公里,而且在溫度15度左右。我是用二手5000小折,很能理解剛開始就是騎不快的心情,但是~~~~由齒比來看,板主和我一樣是新手,需要加油!(小小建議,三個月內別碰大齒盤)40km路程,平路多,用6小時完成,是不是很慢?是很慢,但是是因為您沒力了,騎5分鐘休10分鐘,所以休息時間為2/3,此時應也騎不快了。以回程20KM可能使用時間為4小時計,休息時間為2.7小時,實際騎行1.3小時,平均時速15KM/H還好也!以上為新手的回應,請高手們高抬貴手
chenchiutw wrote:你應該不認識這台車...(恕刪) 我以前也用小徑公路車努力刷卡河濱車道上的人,但一台小徑摺疊車基本上速度、重量和車體強度都是死穴,能說嘴的就是在摺疊這項優點,同樣的騎士騎同一路段就是大車快過小徑,同樣的車廠去造車就是折疊車在重量和牢靠上被犧牲,不需要折就不要折是簡單的道理,不是因為賣價高就要別人用不同標準來看
Pooky wrote:我以前也用小徑公路...(恕刪)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啊!我也有公路車我怎麼會不知道這些道理,我前面就已經說過這台車沒有公路車騎乘有效率...重點是板主問的問題是什麼?我看到一些人劈頭就說只有換車,只有換車,只有換公路車可以解決......版主只是問騎這台車要維持時速15公里很難,我不知道為什麼只有換公路車才能改善?如果是人的騎乘能力,換什麼車不是一樣嗎?也許就我前面講的煞車磨到輪組或是椅墊坐桿太低而已....我在01上只有常常看到一堆人真正的原因沒有了解就只會教人換車.............這台車的大盤就53/39配11/28的飛輪,我是不知道這車的大盤哪裡太小........
你的車很不錯的,不輸普通的公路車。小輪車平路一般都是鏈條掛在大盤,飛輪在中間的幾片。你身邊有騎車的朋友,看看他們騎車時的姿勢,多看看大品牌廠家的自行車的設定,比賽選手騎車的姿勢和車的設定,不一定全和他們學,但他們對車的理解會比我們多。你可以這樣試試,先把坐墊提到最高,然後慢慢降,同時調整坐墊前後、上下的位置,總是可以找到最舒服的角度。坐墊的位置對了,膝蓋就不痛了。坐墊調好后,再調車把。先調車把的高低,然後調整手邊的角度。這些調整可能會需要幾天的時間,不要急,滿滿來。其實,調整的過程中,就會慢慢的改善你騎車的姿勢和習慣。
同為PRP的車友,這車已經是很多人心中的夢幻小折了,樓主起點很高,應該屬口袋深不見底型的! 均速騎不到15km/h,先檢查車子的3軸吧,前輪、後輪,BB先空轉看看順不順。沒問題的話,找另一個人騎看看,若均速可以20~25,那就是樓主體能或車子幾何設定的問題了。
樓主你好, 這台車沒有成車只提供量身訂作打造, 除非你買車友的二手車, 我相信這篇應該不是炫耀文, 所以提供同為是BF車主的分享剛買的時候,我也覺得車子很難騎,方向盤很難控制,腳很難出力,沒有人車一體的感覺,不是號稱最接近公路車的小徑嗎? 後來我發現主要是因為我太胖,彎把的Reach太長,導致很趴,方向盤很難控制,腳很難出力,我有請其他車店看,老闆說車架太大了,國外的尺寸不適合東方人,當下真的是非常的鬱卒後來我嘗試用龍頭轉接器來縮短距離,只是感覺很醜,但是騎乘結果有比較好一點,接著找一支Reach較短的彎把,這時的感覺和用龍頭轉接器是一樣,只是比較好看直到我看到一本書 "遠離運動傷害的單車騎乘訓練:超級教練親授!體能、速度都升級" 裡面有採用山女魚騎乘法,教導騎車是要背挺直而不是拱背,採用這種騎法後,突然間有人車一體的感覺,傳動變的非常直接,讓我感覺現在的彎把Reach有點短,想換回原廠的彎把,以上資訊供你參考,我相信BF車廠在車架尺寸的製作是有它的學問在的PS:目前這本書已經買不到了,但是各大鄉鎮市立圖書館應該都有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