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ORI車系進來報到八! 不要讓這沉下去阿

各位大大~
小弟在這說ORi的缺點,
那肯定是被釘的…

不過還是要說明一下,
大家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
一、小弟說:”輪組慣性不佳需要換,
煞車設計不良不能調整也需要整組換,
爬坡力不足需要改大盤”
這三點是說ORi可以考慮改善的,
並不是說其他牌子的摺疊車沒這些問題!

記得肉包大好像說過新車的煞車座會修改,
不知道各位大大是不是已經買到新的設計,
如果是當然煞車就改善了;
ORi原廠也推出雙盤大盤,
小弟也很高興ORi能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去做改善!

二、小弟有寫:”差一萬~幹麻不買小布?(還有小O值那個價位嗎?)”
不是說小布沒這些問題~而是說價差不大幹麻不換!
還有建議ORi定價可以寄個五千七千的…這樣對ORi來說比較合理&大家比較願意買呀!

除非ORi的策略是先卡好這樣的價位區,
再慢慢把問題修正…
那先買的就是他們的測試員白老鼠了…

三、小布不是沒問題,
各位大大應該是一看我說ORi的問題然後又換小布就這樣覺得了吧?!
不好意思啦!小弟沒這個意思!

輪組慣性如各位大大所說16吋就是16吋,
慣性要到多好那是很大的工程,
要說小布的輪組慣性比ORi好那小弟是說不出來,
但小布要改因為內變得重編輪組那是很麻煩,
但ORi要改的話因為規格不平常所以能用的也沒多容易找啦…

煞車設計不良不能調整也需要整組換,
那是煞車座的問題,
怎麼調整都沒辦法調到煞車夾具可以夾到輪胎上適當的位置,
小弟相信各位都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後輪煞車力不足的問題,
除非原廠已經改了而您買到新車!

爬坡力不足需要換大盤,
小弟當初也想過改雙盤,
但因為擔心折疊後會掉鏈等問題而作罷,
當然ORi自己出雙盤那是大感謝!
小弟也去找過裝上比較不會影響鍊條的MD(Mountain Drive),
不過沒人做所以作罷…
我承認小布爬坡力一樣不足所以我裝了MD上去,
所以小弟不是說我換了小布就啥問題都沒有了,
而是說小O花這樣的錢跟小布已經很接近了,
那您覺得值得嗎?
意思是說:一樣都要改那多花一萬買小布我比較願意, 就是這樣而已…

以下再稍微回覆各位大大的指教:

face1828大:
您說”每台買回來不大改的有哪些?
(小布 買回來直接改掉的是坐墊/握把套/其餘不改是因為太難改= = )”

小布我覺得需要大改的就大盤(新六速內變的話大部分人不需要改大盤)
其他您說的那些是裝飾品、個人喜好用品那不能算大改吧?!

鳥車我有說了根本只花大錢買車架…

收折展開的速度因人、因熟析度而異吧,
我收、展小布就比小O快…

ORi 不會有變速不順的問題嗎?
那跟保養維修店家的功力有關,
也跟使用人會不會微調有關吧?!

“換車也會換腦袋”
這是您誤解我的重點了,
這些缺點是小摺共通的,
我只是說這樣的定價是否偏高?!

一樣的C夾系統會因為設計的問題產生不同的結果, 我想您同意吧?


e20863大:
您介意的是剛性問題,
但我想這價位的車應該環島、幾P、幾恆都沒問題吧,
有幾個人要騎著小摺(還是16吋的)要去環歐亞大陸、美洲大陸或是去offroad?

您介意的三摺,
卻是我覺得小布機械工藝設計最精巧的部份!
這就是隨人喜歡沒有對錯了…


Cubike大:
小弟是說沒法調整需要整組更換(當然不要換最好!)
小布我個人覺得不需要更換呀!
您的解釋是說市面上能換的很多?!(這跟小弟說的好像沒什麼關係!)

請教一模一樣的C夾裝在不同的車上效果會一樣嗎?
所以小弟不是說C夾本身的等級或是跟V夾的效果差別,
只是說ORi的煞車的確有問題,
而我知道的是設計上的問題~煞車座的調整範圍不夠讓你調到適當的位置!
小弟是不知道換更好的C夾或是換V夾會不會更好啦…

您的會不會是新改款煞車後的新款車?
不然就是您天賦異稟把煞車調好了!佩服!

改大盤的缺點,
如上所述不再重複…

您在討論小布跟小O時問我說是前者是公路車後者是折疊車…我想是意思沒表達清楚…

我當然知道每台車有每台車的屬姓…
我只是提建議給ORi參考,
能改當然最好呀!

小摺共通的缺點我在上面已經解釋過了,
我沒說換小布這些缺點就是浪漫的缺點可以忽略!
是您把我說的缺點放大來看而把我的本意給忽略了…

38Andre wrote:
各位大大~小弟在這說...(恕刪)

38Andre大大您好~
小弟我只是針對您說的ORi缺點提出個人意見而已
並不是因為您說ORi缺點而被攻擊
小弟我也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封信給ORi原廠"建議"
並不是這台車沒有缺點或不能討論
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對"ORi這台摺疊車"有個客觀的說法與比較

因為摺疊車的幾個共通點:
有機構就有可能有雜音
輪子小就沒慣性
顧慮到摺疊,所以外管線都會很長

以上這些並不是只有ORi才會有的缺點
ORi的走線,你可以當作是優點也可以當作是缺點,
優點是後三角的管線被設計通過各處機構,不會在折疊時抽拉而損傷外管線也不必摺完還要整線
缺點是因為通過的曲折很多,線阻就增大很多,手感會"澀澀的"

可能是我誤會38Andre大哥您的意思
但我會提出來說
是因為還不少剛入門要選車的車友看了01這討論串而誤會了ORi...
我有幾個朋友看到我買ORi還問我為什麼要買這台?
[說這台車不是有很多噪音嗎? 幹嘛不買Birdy勒] 聽了當下很無言
還得一一解釋這些"誤會"幫我的選擇做個澄清


但是大哥您說:
差一萬~幹麻不買小布?(還有小O值那個價位嗎?)”

這個我覺得是青菜蘿蔔各有人愛
ORi跟Brompton還是本質上很不同的車
視覺風格、車架製程、配件等級...這在每個人購車時的考量點都不同
只是您這句話的語氣會讓人誤以為是在"挑釁"
如果有人是以"重量"這件事情來選摺疊車
那他不就會說:Brompton這麼重的車有值得買嗎? 一樣價位幹嘛不買Dahon MU-SL? (小布有值那個價位嗎?)
請您設身處地看一下這句話
以一位小布的車主,您看了不會覺得滿不舒服,想跳出來反駁幫小布澄清一下嗎? ^^!


以一台縱向摺疊、液壓鋁車架、搭配Sram Attack變把與Tiagra後變和truvativ單盤、還附鋁合金泥檔、原廠貨架(培林拖行輪)和設計良好不會落練的勾鏈器
ORi M9重量含踏板、貨架、泥檔為11.6kg,這樣一台車賣三萬左右
應該是還好而已吧...
當然如果有辦法把這台車壓在27000左右,就會對市場上產生"殺傷力" @@
市面上要比M9便宜的縱向摺疊車大概只剩下Giant 24吋的MR4與Flamingo BP01-7 (有漏的請幫忙補充)
您說值不值,我個人認為是滿值這個價位的啦~
就看您是用那種角度去看一台車的價位而已

Cycling is our passion, we apply it to everything we create-Ridley
好了好了...大家息怒啊....
相信會來這討論串的人心中對ORi都是有一份好感的
不過總歸一句話就是:恨鐵不成鋼啊....
大家都希望ORi這台車和它的廠商能更好更積極的經營下去
不要讓我們這些車友感覺好像孤兒一樣

我覺得不管一台十幾萬的車或大賣場車
不可能都沒有沒問題不會壞的車
所以"後續的服務"才是首要的
有好的服務就有接近完美的車
希望這次廠商是有要真的來改進而非空談
要不然到時候不用我們罵,自然也會被市場給淘汰

其實我發現來這個討論區的朋友們
其實都很理性,都很就問題點去討論批評而不會淪於漫罵
可能是夏天到了,火氣有大了點.....


不過.....因為這幾天的討論....
本來潛在深海裡的討論區
又再度浮起來了耶....哈哈
剛好路過~
38Andre wrote:
當初小弟也是買了M9

38Andre wrote:
還有定價也該改一改...花這樣的錢只買車架跟後變我實在買不下去...


我看是嘴砲喽?難怪去批評一台16吋折疊車給的建議如此空洞,你買B牌自己高興就好。
我騎mu ex,對我來說B牌難騎死了,煞車又爛,16吋還這麼笨重,受不了喽~只贏一個折疊後的體積
真是一部特別的小摺
縱向摺疊又不失車身剛性
不知道輪組可以改20吋的嗎?
好想要有一部阿
face1828 wrote:
回頭過來講廠商部分
舉凡目前有名的縱向折疊車種
BIRDY
BF
布蘭登
MR4
AIRNIMAL.....


剛好
除了Airnimal之外
我擁有過Birdy、Bike Friday、Mr4-SE、Brompton S6L、Ori C8、M8...等車
我不是車店的老闆或股東
祇是本來不喜歡運動的人
接觸單車以後變成小折狂
每一台車
都有它的優點、特性及用途
絕對沒有一台車能擁有全部
而Ori
是我人生第一台縱向折摺車
所以
希望
Ori能張大眼看看這版每篇文章
仔細閱讀所有車友對您們提供的建議
能再次推出令眾人滿意改良過的車款
期待下次的推出
能讓我打開荷包
cubike wrote:
以一台縱向摺疊、液壓鋁車架、搭配Sram Attack變把與Tiagra後變和truvativ單盤、還附鋁合金泥檔、原廠貨架(培林拖行輪)和設計良好不會落練的勾鏈器
ORi M9重量含踏板、貨架、泥檔為11.6kg,這樣一台車賣三萬左右
應該是還好而已吧...
當然如果有辦法把這台車壓在27000左右,就會對市場上產生"殺傷力" @@


若不想降價, 可以考慮加上雙盤, 若有雙盤加上以上的配件, 3萬元的價錢 (或是加一點價錢),
看來會覺得有更多的價值。

3萬縱向折疊的雙盤折疊單車, 在還沒打出高知名度之前, 看來賣相應該會好很多。
對阿此車本質不錯
自從我提醒車友
某車又是橫向摺疊又是縱向摺疊論調之後
漸漸的開始產生殺傷力
大家漸漸產生疑問橫向摺疊又是縱向摺疊
拿我朋友來說便開始考慮ORI車系
那台便不再去著迷了
那台都是被炒起來的
不懂的人還一直迷信加上自我催眠是縱向摺疊
剛性很好
一直拍上武嶺的圖片宣傳
力量被優力膠吸收不少吧
我的那台都掛上網拍賣想出脫
真的很難騎橫向摺疊還是用旋鈕夾緊好好笑
小布之所以要設計成後(懸掛優力膠)就是因為需要增加吸震能力
藉此抵銷彌補(車架剛性不足)的問題 
e20863 wrote:
對阿此車本質不錯
自從我提醒車友
某車又是橫向摺疊又是縱向摺疊論調之後
漸漸的開始產生殺傷力
大家漸漸產生疑問橫向摺疊又是縱向摺疊
拿我朋友來說便開始考慮ORI車系
那台便不再去著迷了
那台都是被炒起來的
不懂的人還一直迷信加上自我催眠是縱向摺疊
剛性很好
一直拍上武嶺的圖片宣傳
力量被優力膠吸收不少吧
我的那台都掛上網拍賣想出脫
真的很難騎


你還在講剛性?真是....瞎講.....
你的發文眾人嫌棄,何來大家漸漸產生疑問.....?

你可知道一堆車都有優力膠,我想你是不知道的吧.....

你哪台掛在網路上?可以貼個網址來參考參考嗎?還是你又賣故障車,怕被車友點破?或者根本沒有?
e20863 wrote:
對阿此車本質不錯自從...(恕刪)


據傳您老是常常亂寫被唾棄的,
騎的也不是剛性好的車,(網路謠傳您沒有一台是超過NTD$6000的?)
卻一直強調剛性?!
剛性就算不到您要求的標準那到武嶺還不夠一般人用嗎?!

您說小布是被炒起來的?
就算是好了,
那看看市場上的二手價,
這是對商品品質最血淋淋的批判方式,
小O是新車價的幾折小布又是幾折?!

您的那台是哪台?
如果是小布就明說大家幫你賣!
很難騎?要出脫!
呵呵呵...

各位O友請參見網路謠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下面連結第八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7&t=1560576&p=1
  • 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