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20100819更新--RAYCH R2066 分享討論簽到

jimycao wrote:
大家好,爬了好久的文...(恕刪)


水喔~~又有一位DIY成功的囉~~來賓掌聲鼓勵鼓勵~~有興趣的可以看他的部落格,寫的很詳細喔!!而且這個改法也不會花很多小朋友!!只是看來環抱式中變還是沒有辦法突破48T以上的限制....不過這樣配起來還是比原廠的快多了!!


fatima_kyo wrote:
哈囉~dear KY...(恕刪)


基本上看你的清單應該沒太大的問題阿~~只要105的中變是對應52/42/30的而不是對映53/39的就可以了阿~~SOAR的也可以~~只是差別在於價位~~如無預算限制當然可以挑105的來改阿!!

KYO
啊不是說在上課,偷上網吼!

就沒時間喝茶聊天...
感謝盛哥的細部分解圖,總算有比較了解變速系統的架構了,不過看完後有幾想點疑問想請教各位大大
1.看盛哥的前變速器鎖上的位置是在車桿的偏下方,離車桿頂部應該還有約3~5cm左右的空間可往上移,
那為何kyo大會說環抱式中變還是無法突破48T呢?難道不是依前變速器所固定的位置來決定可支援的
大盤齒數唷!(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嗎..)
2.盛哥所提到鋼絲幅條是什麼阿?第一次聽到說,實在看的霧煞煞,還有怎判斷與調整呢?
3.一般較常見的大盤就53/39T and 50/34T,也有聽過少見的58/39T,這些雙盤 or三盤的大盤對應齒數
是怎定義的呢?53/39T and 50/34T是雙盤前變速的最佳值嗎?那三盤的最佳值呢?還是說只要你喜歡怎配都
行?


以前從沒想過長大後會喜歡上騎腳踏車,單車的領域還真是很深奧說,但在全民瘋單車的時代,好像沒弄一台單車在手就太遜了,可是偏偏又第一次碰到股市大跌(幾乎腰斬..Orz~),心裡的小惡魔想改成一台很殺的車,但老婆又要喊著cost down ,真的很傷腦筋啦~

請教有買R2066-21這台的大大,有實際騎這台車跑山路的經驗,像是木柵貓空或是觀音山等,這台爬山OK嗎??小弟本來的坐騎是OYAMA L300,爬爬木柵貓空OK,不過最近想換這台,可否請大家提供點意見參考,謝謝!
想再請教一個問題~~

2代車 後插 距離是 135mm~~~

我爬文後 有看到 原廠T3 的輪組 可以裝~~~

但是我記得 T3的 後輪 是130mm 吧???

再拍賣裡面 找了一下 後輪 就 130 135 兩種最多

那135mm的後插 要裝130mm 的輪組 還要加裝什麼墊片之類的東西嗎 然後要裝在哪邊啊??

不然應該會有 5mm的間隔呢@@!!
小張先生 wrote:
啊不是說在上課,偷上...(恕刪)


今天沒上課阿~~跑去跟團騎高鐵~~上課是明天!!上個禮拜是最甘苦的一個禮拜~~因為12345都要上!!這禮拜只剩24要上!!所以星期三可以來騎一下囉!!



jaja_0315 wrote:
感謝盛哥的細部分解圖...(恕刪)


這個部分就又滿多可以講的了....[怎麼每次都是睡前在回覆這種問題...]

1:一般你會看到的大盤,大部分的齒差都是在20~22T以內,如果有亂改成58/48或是其他規格的不在本次討論範圍內喔!!先講盛哥改的那組大盤,他是48/38/28的,最大盤跟最小盤相差20T,那52/42/30的,最大盤跟最小盤相差22T~~這些相差範圍都是在中變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是請記得我上次有提到的中變最佳作動角度的問題!!如果你的大盤相差到了22T,那中變又沒有往後傾斜,那就是用小盤的時候鍊子會被中變卡住然後造成"落鏈"!!而環抱式他的安裝就是只能靠中管,沒有中管就沒辦法鎖了...就是因為角度不夠傾斜,中變沒辦法鎖才要靠轉接座來裝耳掛式中變使他達到最佳作動角度!!如果真的只需要往上拉就可以換,那我真的輕鬆很多了!!

2:鋼絲幅條就是你輪胎上面固定輪框跟花鼓的東西~~輪子在運轉的時候會不會偏擺,就是看鋼絲幅條有沒有把每一條的扭力都給調到最適當扭力~~所以有發現輪子會偏擺的話就要請人家幫你看看你的鋼絲幅條了!!要調整要有專用的調整台才有辦法作業!!所以還是要找車行...

3:大盤最適當的配置,這個問題的重點還是在於你的腳力~~腳力夠,那就53/39的兩盤來應付所以路況!!腳力弱的就多一盤30T的來讓自己不會太累!!或是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裝52/38/30的!!一般的坡中盤可應付,真的到了很抖的,那就把30T的拿出來用~~不過要拉速度就是只能靠52T的了~~這也是我平常的騎法,大部分的路況都是大盤在處理,只有遇到坡才用中盤,小盤很少用,但是不能沒有~~[不好意思我是肉腳級的...還是要有個救命盤]



albert_wu wrote:
請教有買R2066-...(恕刪)


要買來爬山,那建議你一牽到車就立刻把後避震調到最緊,或是換個可鎖死的~~然後把飛輪換成最大T為32或是34的就都OK了!!


KYO
monkeyh wrote:
想再請教一個問題~~...(恕刪)


沒錯就是用墊片~~左右各墊一個就可以了!!墊在花鼓的最邊緣~~我的現在就是這樣用~~

KYO
jaja_0315 wrote:
感謝盛哥的細部分解圖...(恕刪)


1. 跟 KYO 大大講的一樣,因為我們車車的中管 (鎖前變速器那根) 傾斜的角度不夠,所以要小心調,像我也是調很久才調好,要不然就是最小盤時打到變速器下面,要不然就是最大盤上不去。我在想,為什麼沒有廠商做 "長一點的前變速器" 呢,這樣不是可以支援更大的大盤齒差嗎 ?

2. 鋼絲幅條就是輪子和花鼓之間連接的鋼線 (好幾十條、放射狀的那個),因為換了比較厚的飛輪 (7片變8片),所以整個輪子如果往另一邊偏,就可以調整鋼絲幅條,讓輪子往另一邊偏回來。

3. 我都是騎去我家附近的汐止大尖山,和 26 吋登山車比起來,R2066 好爬很多 (我是有把後避震調得很緊),只是我的腳力不夠,如果爬坡距離太長、坡度又太陡 (常常有 30 度以上的坡),還是會落地,唉 ...

--------------------------------
MCG 聖哥
http://teacher.syset.com
http://jimycao.blogspot.com
Kyo906 wrote:
你敢買敢帶來我就幫你...(恕刪)


住在高雄的車友要不要一起發動請願
請Kyo 兄 專程到高雄來改車?
就怕Kyo兄沒有辦法七天七夜不睡連改三十部車...
(這樣算不算激將法?)

jimycao wrote:
1. 跟 KYO 大...(恕刪)


看來盛哥也是硬底子的~~又多了一位來跟大家分享改裝心得,真是大家的福氣!!不過我當初最早換飛輪的時候並沒有調整到幅條,我媽的也是~~而是在墊片上面花點心思,就讓輪胎在中間了!!畢竟我們這種鋁圈調整下來久了還是會比較不好,因為幅條會長時間處於一邊緊一邊鬆的狀態~~純粹看法討論,還希望盛哥不要誤解~~不是筆戰喔!!



mowgly wrote:


住在高雄的車友要...(恕刪)


這個真的是高難度的挑戰阿....


KYO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