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chih119 wrote:
我也笑了,上面這句話很有問題~這是各大廠跟你說的還是你自己就這麼認定?
有沒有看過出廠就配跑胎、彎把或羊角把、公路系統飛輪等等,這是城市休閒級?
還有另一種出廠就配寬胎、前後都避震、登山系統飛輪等等,這也是城市休閒級?
在小徑小折上增加公路車或登山車的功能,會讓你有騎公路車或登山車的感覺~~~
但感覺終究是感覺,不是事實
儘管他要被分類到啥,叫啥名子,內涵是不會改變的
單車鳥人 wrote:
您這篇回應可以確定你對單車所知甚少
所以把問題看的太狹隘
太好笑了,我才覺得你對單車所知甚少,所以才提出我的看法的,沒想到你還蠻令人失望的,扯到車架幾何問題,結果你又說不出什麼說明,都只用跟輪胎、把手等也牽涉其中來帶過,這根本就不是答案;然後說不知道那些大廠有小徑小摺有把單車定位叫我查的也是你,結果事實上每間廠商的小徑小摺都有定位。
小徑小摺的定位除了城市休閒用的車之外,也有類登山的車、類公路的車,是你說各大廠都設定成城市休閒騎的,這句話本來就有問題。
karater wrote:
儘管小徑小折再怎樣配...(恕刪)
你講的沒錯,MTB和RB的比賽只會看到大輪徑的車種,選手的目標是得到好名次,當然不會有人用比較弱勢的小輪徑去參加比賽。
karater wrote:
在小徑小折上增加公路車或登山車的功能,會讓你有騎公路車或登山車的感覺~~~
你如果強調跟真的公路車或登山車比,那真的是不能比,但如果公路小徑或登山小徑是跟一般河濱休閒車比的話,那就不是只有感覺了,騎乘上的差異性是非常的明顯。
mingchih119 wrote:
你講的沒錯,MTB和RB的比賽只會看到大輪徑的車種,選手的目標是得到好名次,當然不會有人用比較弱勢的小輪徑去參加比賽。。
這是其一,重點還有安全性......這跟車架幾何有關係~
mingchih119 wrote:
你如果強調跟真的公路車或登山車比,那真的是不能比,但如果公路小徑或登山小徑是跟一般河濱休閒車比的話,那就不是只有感覺了,騎乘上的差異性是非常的明顯。
要比功能性的差異,當然是RB MTB 小輪徑來比阿~~~
試想為什麼RB MTB之外還要分出一個小輪徑?
為何那些大賽就是沒有小輪徑的?
我自己也騎公路車設定的小徑,但我直接的講,不論是公路小徑或登山小徑都是"休閒級的",不過休閒取向不同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