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0408 wrote:首先要先說清楚的,前...(恕刪) 對於前最小盤,後最大盤,後變的導輪會與飛輪最大齒接近互咬(因為目前我這裡接觸的三台ss3都沒這問題,調整螺絲也沒鎖到底)趁前幾天放無薪假沒被凹去公司的機會,決定將後變拆掉研究一下您們所說的問題!1.拆下變速器2.找到變速器的內六角固定螺絲(固定在車架上的那顆)3.看那顆螺絲與車架那個接合面可以看到一個 c型固定環.4.用小一字起子將c型環自螺絲溝槽挑出(手必須要按好防止彈簧飛不見)5.這時可以看到裡面有一個扭轉彈簧!彈簧拿到後可以看到兩洞,那兩個動就是關鍵.這個時您可以看那個變速器固定座的內部有兩個孔,用來固定彈簧用.裝上去時的現象,一個比較緊,一個比較鬆.(如果面對裝置彈簧的孔,內部那兩個插彈簧的孔越靠右的彈簧插上去越緊).其實變速器出廠或是組裝時不知道是否有調過??因為我拆下來後裝至另一孔(鬆的那一孔試車),可以發現您所說的問題就出現了.
gary0408 wrote:不好意思~有沒有照片...(恕刪) 照片我放上來囉!!按小圖看大圖!外部那個蓋子要扭回去需要點技巧及手勁!中間螺絲先就定位再扭,扭回去馬上下壓,c型環要立刻插入螺絲的槽位防止再次鬆脫!目前也花了不少時間調整及板金中變 "前後都最小" 時會磨中變的問題,現在已經全部27速可用!!還給我一部全部27速可用的SS3 .其實那個中變只要原廠將內框寬度在加大個1~2mm說實在的,應該就很好解決了(我是用板的@@)!龍頭之前也有鎖不緊問題,後來也搞定了,只要將插在前岔管上的那一段拆下處置,1.在螺絲上加個墊片(防止鎖的時候,下面跟著轉)2.在那滑塊斜面上塗一點潤滑油(讓你在鎖的時候滑塊移動的順一點,這樣可以鎖的更緊)這樣應該可以解決龍頭很鬆的問題,原本大家都說是立管的問題!後來做了記號轉動後才發現是下面那一段在轉!後變最小會磨到上岔的問題,其實我的鍊條在那個位置正常踩踏是不會磨到,但是要是你從中變帶上來到最大盤,而後面在最小位置,或後變從大齒變到小齒,變過來那瞬間的甩動慣性還是會輕微kiss到,我加了墊片後仍有一些些!最後拿氣動小砂輪在車架那個位置修一個凹痕閃,磨過後要用鐵樂士補一下漆,在最後我還有包上膠帶!
lives0828 wrote:照片我放上來囉!! ...(恕刪) 感謝您的提供了~如果有這樣問題的也許可以依照您的方式調整解決。我個人的想法是覺得~因為一開始就拿了錯誤規格的後變來裝,會有問題反而是理所當然。不過工廠對於這個疑問確一直沒有回覆:http://blog.udn.com/stepdragon/2514798至於這顆後變的規格,如果參照微轉的官方說法:http://www.microshift.biz/ppdtlist.asp?area=45&cat=151本來就只適用最大到27齒而已。所以我還是覺得如果32齒有問題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您提供的解決方式也是一個可以省一趟送回工廠的解決方式啦!就我所知,這部分應該不是微轉後變的問題~也就是說這不能歸咎在微轉製造這顆後變出了問題,畢竟白紙黑字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事實上這個後變也真的不適用於27齒以上的飛輪搭配,這也是為什麼我改換Deore之後就不會有相同的問題的原因。不過這也是其他車友提醒我我才恍然大悟的提出這個問題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不過官方卻未能有正面的回應,我也不想多做揣測。因為這樣的問題我其實在幫女友更換過Deore之後就不需要去費心了,至於其他有SS3也有相同問題的車友,這才是他們可能會覺得傷腦筋的問題。另外在中變的話,我就會同樣的有疑問是否也是整個車架的設計錯誤,才造成中變的問題。我對公路車系統是不熟悉啦!之前也是車友跟我說公路車的中變有對應的坐管角度,這台車的角度似乎不太對~所以調整上會很辛苦,由於我不是挺了解關於角度的部分,所以就不多著墨,只是也許真的會有可能是這樣的原因。不然~KHS的T2與T3的車友也是用微轉變速器系統的應該早就罵翻了才對。但是這樣的災情似乎只有SD有發生的樣子,不免讓人會多有懷疑。您凹中變的方式我基本上是不建議車友也這樣操作,變速器的設計都有原本的規範,如果您的這樣方式成立的話,那倒過頭來就是微轉當初設計的時候,把兩個導片設計的間距過窄~基本上這應該算是設計不良的情況,但是事實上,就像我上面所說的,發生這問題的好像又不是所有使用微轉變速器的小折都如此。以普羅大眾的想法來看~支持國產廠商的同時,我們也希望這台車到手不是有問題然後需要一直跑工廠更換、維修等等的狀況,不是因為低價就應該如此吧!如果是以我個人來看,我有能力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這樣的價格又真的很便宜有競爭力,所以我會選擇買這一台給我女友,因為真的很超值啊!但是其他沒有能力排除的車友可能相對來說就會是面臨一場災難了~光是這樣來來回回我自己其實也被女友抱怨好幾次。又例如以後避震器來說好了,如果不是前面的dav062315車友嘗試出來了那個避震行程,阿賴大大建議大家的操作方式的話~這問題之前就已經被提出好久了,但是卻是這樣的情況下被解決且不是由廠方人員,我還是只能說是廠方不夠用心~因為這些都不是整體結構設計我們一般車友無法更改的部分,包含我自己所解決的一些問題,這些都是屬於一般有能力車友就可以解決的情形下,回過頭來說工廠不可能連這問題都無法解決才是。說了這些批評的話其實對廠商也有些過意不去~因為他們的努力我相信大家也都看在眼裡,從最早期的SS3到後來的修改版本,以及蘇小姐及眾員工的用心,大家都應該非常清楚,比起其他大廠,這樣的價格給消費者的選擇應該還算不錯,而且廠商其實又是很用心的在做修改(相信大家應該也有看到另一篇關於美利達大廠所的小折所衍生的問題,以及美利達的處理態度),看到車廠對於我們所提出的建議而有所改善,心裡當然是會很高興車廠願意接納我們的建議。我也不諱言的說我不是聖人,看到新車架更好的設計當然不免也會想:「如果女友的車子當初就這樣子設計不是很好嗎?」~不得不承認我或許是太吹毛求疵,還是希望公司再持續的加把勁,能有較低價又有品質的車款,會有車友不願意支持要跟自己荷包內的小朋友作對嗎漏漏長寫了一堆不是針對您lives0828車友,也很感激您提供解決方式給其他車友。只是突然間心理有所感觸,不知不覺就寫了一大串了
lives0828 wrote:漏漏長寫了一堆不是針對您lives0828車友,!! ...(恕刪) 我沒這麼想啦!當初也是看了您的文章才對這部車有些認識!進而去買這部車.當然這裡是個討論的空間,有各種討論的看法! 自己是從事機械相關工作,當兵時又是修戰車引擎的工作,所以會有那種自己都會想試一下的癖好 ^^ @@!!驗證過才能知道是否可以行的通.
昨天看到GARY大擺上Y拍的SS3-27,我就明白您開始跟我有一樣的心情了。網民的力量能把SS捧起來,但也有辦法讓他摔下去,就順其自然吧。PM我關於SS系列問題的網民們,抱歉沒有回覆你們,因為最近我選擇了沉默。
gary0408 wrote:又例如以後避震器來說好了,如果不是前面的dav062315車友嘗試出來了那個避震行程...(恕刪) gary大大...建議別太用力試,這陣子騎了換回來的ss3...前後約騎了一百公里左右,也許是座管角度太斜了吧座管居然歪了,收到的第一台車子是座管往下滑,而這次換回來的.座管不往下滑了,取代的卻是座管歪了,而且座管束迫緊後,居然留下了很明顯的切痕!開始彎曲的地方正是座管束緊的地方,這可不是特意彎曲.本來是直的,彎曲後的唯一好處,座管不會向下滑了,束緊後的部份有明顯切痕...應該是車架和立管接觸部份束緊而造成的,唯一的好處,跟上面一樣,成為止滑刻痕!而白色的小點則是白色車架上的漆,用布還擦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