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u0821 wrote:
我一直有個疑問......(恕刪)
看開一點啦!!
就是有人會擁護451,因為它沒騎700。
能出來說話的建議還是都騎過或是有多款車的人出來才有說服力。
還有一點就是量化。
一直不量化確一直說多厲害,那都只是嘴八說,用嘴巴騎大家都會。
還是先去瞭解基本力學及運動學再來討論會好一點。
假設一:同一人騎不款車種比較,路段有平路跟上坡
條件:大盤曲柄都是170MM長
大齒盤:53-39,44-34-27,50-34(以上大盤尺寸是目前市面上車款一般常見的齒數)
飛輪:最小11T最大34T(登山&小折),公路車為11-26(較輕鬆齒比)
公路車輪胎圓周為:2.19M
登山車輪胎圓周為:2.10M
小折或小徑輪胎圓周為:1.59M
一般平路:
公路車:前53後11(這是目前較重的齒比)計算後為:4.18---意思就是腳踩一圈後輪會轉4.81圈,換算距離為10.5M
登山車:前44後11(一般登山車不會有前53T)計算後為4--意思就是腳踩一圈後輪會轉4圈,換算距離為8.4M
小折&小徑:前53後11 計算後為4.81--意思就是腳踩一圈後輪會轉4.81圈,換算距離為7.64M
總結以上數據似乎騎公路車就可以騎比較快。
但各位客官,不要被速度跟距離騙了!!!因為動力來自哪!!!還是那雙腿,先前的假設是同一人騎不同車款。
試問馬達都是同一顆,如果我要使它速度更快,是否要出更大的力才能達到我要的結果呢!!!
從力學的角度來看!!曲柄都是170mm,如果試車員的腳力為10kg,w=f*s---那就是170*10所以可產生1700的力量。
出力相同,但付予在輪子的力,卻是不同。
相對的,從齒比就可看出端倪,齒比小的要達到同的距離勢必要踩更多圈才能達到相同的距離,但會較輕鬆。
所以平路上公路車跟登山車,理論上速度不會差太多,踩踏的圈數只差一點,必須要長距離才會有感覺。
但小折呢!!!卻不盡然!!因為輪徑小,就算齒比相同,但輪徑小,勢必要多踩幾圈詞能達到相同的速度。(不過是輕鬆踩)
所以2次總結!!!同一個人如果騎不同車款(從小折換登山車換公路車)相同腳力!!理論上平路會變快!!
但山路卻是會變慢,因為腳力相同,公路車的齒比重,輪徑大,爬坡已經踩不下去,何來的速度呢!!!
所以腳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出遊團中有公路車.登山車.小折,平路只要公路車放慢速度,一般車種應該都能跟上也不會太累。
但在爬坡上,就是小折(16段以上)跟登山車的天下,所以大家要加油阿!!!
還是腳力決定一切
以上均是理論值!!!如果有不同的意見請提出討論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