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ORI車系進來報到八! 不要讓這沉下去阿

我也要啦
不知道活動網頁在哪??...我找不到
下列網站是野寶科技的網站,寄照片去唄
http://tw.myblog.yahoo.com/ori_dirotech/

http://tw.myblog.yahoo.com/jw!4hMfP8KZHB6fCuG.ckP8zdrO/article?mid=999

總共有30份的名額,不知道還有沒有,拼運氣囉
上網是敗家的開始
ORI-C9 花蓮從南濱公園騎經花蓮港再到七星潭途中,上坡到山頂一處軍事區域, 這裡真美~~



今天也參考前面幾位改推行輪的車友,嘗試改了一下,輪子與螺絲都到直排輪用品店買現成的,買了4顆新輪子,另外跟老闆拗了4顆培林和4組內六角螺絲,就試著裝上車子了,至於前面的推行輪還需買角鐵來撐高,裝完的結果只有後面的輔助輪成功,前面的輔助輪由於角鐵太軟,所以一壓就軟了,還要再尋找硬度夠的角鐵,才能完成前面的輔助輪,不知台北縣那邊能買到適用的角鐵用替代品,煩惱中。




上網是敗家的開始
我的ORI-C9

折起來的樣子...是不是有點怪怪的


真的有點怪怪的齁


展開...這是鵝里嗎...鵝到哪去了??


=============================================================

老實說我最受不了ORI的地方就是那鵝頸...
外型就是一大問題,嚴重違反個人的審美觀

雖然有車友會覺得延遲感讓龍頭轉向不靈,車子比較穩(我是覺得小車還是靈活點好)
不過除了這點之外其實影響最大的是此車的fitting

剛拿到車的時候非常痛苦
已經不是好不好騎的問題,根本是能不能騎的問題了
高高聳立的鵝頸還加上淑女車用的上昇把手
對於身高不高的人來說根本是端著車在跑
就算降到最低也還比座墊高一大截,完全無法接受這種姿勢..

反正這台用的也不是有牙碗組,頭管的角度雖然有點斜但還不到誇張的地步
索性就購買了增高套筒外加市售豎管套件及90mm龍頭跟平把
變成了這副樣子
看起來雖然變的普通了,不過比原本好騎太多~

高個子的朋友可能無法比照辦理
因為這台車頭管角度比座管斜了,豎管越高頂點離座管越近
必須換更長的龍頭來維持有效上管長度
這樣比例上會很難看

個人是希望原廠可以考慮改成前傾式的可調式折疊豎管
不要管他什麼鵝不鵝了
除了少了幾個鎖點剛性更好
外型也會更俐落一點

其他地方倒沒啥大問題,除了後煞車因為走線造成一貫的軟趴趴之外
基本上是台堅固輕快的好通勤車,跟預想中差距不大
後方自鎖摺疊機構提供了安定感,提起來不會2266的

CAPREO後變雖然走線繞來繞去但是作動還不慢,又好調
可能先暫時不改內變了~

之後可能就是等易行輪出來,把貨架拆掉吧(用不到不如減重)
SDG I-BEAM座管也希望能買到單品可替換~

現在改成這樣可能應該正名成C9-T吧:)
改平把 就不像 鵝 車了

不過改了T直把...騎乘感如何 可以分享一下嗎
恩 小弟我也不高
買的三台車 都只能調到 手把跟座以平高 從來沒有座椅比把高
但是 的確 ori 的把手立管 調到最低 還是比我的座椅高一點點
但我的座椅不能再高了 不過 我覺得還是頗順就是

我覺得ORI 沒有鵝頸 真的是失去了他的價值
不過 見仁見智
小弟覺得這樣大改 是很有勇氣的
呵呵
我反而覺得對於我來說
改成T把ORI才真正展現出價值摟

這台車的賣點不應注重在奇怪造型的豎管
因為它剛性不足、座艙調整不易都是顯而易見的缺點
否則在運動取向、更注重細微設定的旗艦車款Z20上
就不會做出這麼大程度跟角度上的改變


目前除了摺疊後可以貼平前輪之外
個人是感受不出這個造型有啥好處
(有人說龍頭比較穩,我認為只是因為整體重量跟迴轉半徑大造成的轉向遲緩的關係)
而且就平整度來說,快拆豎管可以插在兩輪之間,厚度反而更薄了..

ORI還有其他明顯優點
車架剛性、全車陽極防刮、前後輪定位快扣、防掉鍊裝置
都是在折車中占優勢的地方
甚至比上其他更貴的縱折車
質感上也不惶多讓咧
大大您這改法真好
請問您改這龍頭束管花費了多少
材料是否容易取得
另外這樣改後,適合身高多少的人呢?
謝謝
請問大家:

1.是否覺得鵝車後輪煞車軟趴趴?
我換了Coolstop煞車塊也只改善一點點.

2.另外摺疊時若鍊條檔位不在飛輪的第五盤中央位置
比如在第一盤或第九盤時展車後很容易落鍊!

不知有何改善方案?

  • 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