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碟煞不好用...但是我個人感覺碟煞優點不少...
1..不會有V夾C夾煞車時的聲音...
2..輪框不會磨損...碟盤會磨損...但是碟盤便宜阿...且磨損也不像輪框那樣看起來好像刮傷一般...
3..煞車片使用時間很長...
4..帥氣=.=...
5..長時間下坡比較不會有熱衰竭的問題...且不會有VC夾聽說會爆胎的疑慮...聽說而已沒看過真實案例...
至於大家說的碟煞鎖死的問題...有一些是可調行程或是力道的...否則第2方案...阿就別按那麼大力阿...
你舉例的2台都是機械碟...所以沒有你說的漏油的問題...
灣把...2台都沒灣把阿...你可能要自行改裝喔...2台都平把...灣把的煞把可以使用機械碟喔...煞車可以沿用...
剛剛查官網...P牌車上管跟一般20MT之類的上管差別下修了4公分...但是這4公分是坐管底下那跟車架的高度下修...至於上管角度改變後下修的高度多少就不知道了...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一定沒4公分這麼多...
小弟我跨下至地板高度75公分..上管下車站立時的位子丈量後..上管離地73公分
那SL的車架下修4公分直接以最多來減除73-4=69...SL上管離地69公分...跨越上管站立不碰到座椅時的位置...
董我的意思嗎?...就是你跨下離地要有69公分才不會卡到跨下...(其實也很少2腳都平放在地上)大多等紅燈時都一腳踏地板一腳踏踏板所以也應該沒太大的差別...只是怕你有時會2腳平放於地時不好看罷了...
在高雄的話小弟我的20MT可以借你試騎...反正只差別上管高度...好騎在去考慮SL...
不然也建議你直接去賣場看看...最好先打電話問有沒有SL的車在現場...不然去了也是白跑一趟...
高雄好像只有2家在賣P牌的車...東X跟正X2家...官網有電話可以打去問問看...
LG的高雄好像也只有2家...名稱不知道...一家聽板上的車友說在9如路...另外一家我在大順路靠近中華路那邊看到的...黃色的扛棒...就再路旁很容易看見...沒進去過但是從外面看應該是所有的LG車款都到齊了吧...
需要試乘小P可以PM我約時間...應該是只有不會冷的晚上才有空吧=.=太冷車子鏈條結冰動不了...>.<
這2台車就算打折後還是超出你的預算不少喔...
小糾0531說的...碟煞消耗動能...調整方面會有問題的...基本上碟盤沒撞歪就可以調整到不會磨碟盤...
現在的碟煞也很好調整了...雙邊可調...一支內6角就可以調整了...拿手電筒照碟煞由下往上...看是刷到哪邊就放鬆哪邊...超方便...油壓的部分其他品牌我不了解...我的碟煞品牌HYGIA 型號ELITE可以直接在煞把上調整...手指頭就可以調了=.=...現在的碟煞比較沒以前的通病了吧...
還有自己組只能說最合乎自己...但是卻不能說最划算...因為...會越看越高檔...
且小徑車車架單獨販售的也不多...而且價格都不低...廠商少...看一看有品牌的廠商應該只有SPEED ONE有單獨販售小徑車車架吧...好貴=.=但是超漂亮...
車價的的部分這邊好像不能直接打上去...有興趣可以PM給我...
目前彎把也是可以搭配碟煞系統,
Tektro的Lyra, Avid的BB5, BB7碟煞座都可以配合彎把使用,
小弟目前用到現在手感也都還不錯,
小折小徑車的最高速度,普遍高速在時速30出頭左右,
和登山車時速相差不太多,當然也可以騎到40多或50多,
畢竟那是很少數人可以做到,或可以持續維持這速度..
700C公路車則不同,加速起來時速破50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C夾大概是700C路車的大多數選擇,
但那是700C的公路車才有這麼快的速度,
一般小折小徑很難相提並論.
就速度而言,碟煞系統配上小徑車或小折車,應該是挺不錯的選擇,
若騎乘的路線大多是平路,則和使用C夾/V夾,沒有太大差異,
但下坡時差異就挺大了,
小折小徑因為天生輪徑小(os:這也是它有意思的地方

下坡時同樣的距離也許700C公路車只要轉100圈,但小折小徑可能要轉更多更多圈,
若使用C夾/V夾,這兩類夾輪框的煞車系統,一次不停直直下坡,很有可能會造成輪胎因高熱而爆胎,
小弟也有幾次這種經驗,包括已經加裝高壓襯帶的情況,爆胎還是發生(18吋又比20吋更容易發生,輪徑愈小愈有可能爆胎),這時可以改善的方式,一個用快速點煞,一個是分段下坡,前者在超陡坡或沒有太多經驗的車友會有危險,小弟也曾遇到車友點煞沒煞好而摔車(os:V夾的煞車力道也是好強),後者分段下坡會是個好方法,尤其帶隊領騎的車友,
在下山時若可以分段下山,以風櫃嘴為例,分兩次下山(休息時請同伴輕輕碰觸一下輪框,大家會感謝你帶頭停下來的),
會較安全,至少讓輪框可以休息.
相反的,碟煞系統在下坡時有些優點的,若不會點煞,就輕輕含著煞,也比較不會遇到輪框過熱而爆胎問題,
以之前的經驗,短程下坡如木柵喵空,使用碟煞輕輕含著,一路下山很穩,其它次經驗,比較長的下坡,如大屯山助航站直下到巴拉卡入口警察局,碟煞用起來也讓小輪徑車很安全的下山,幾乎不用擔心輪框過熱問題...
但碟煞這麼適合小輪徑車,有沒有缺點...?當然還是有的,但以長期使用者來看,會把它當作是特點,
一是拆前後輪時,裝回去要再檢查,煞盤有沒有和來令片接觸到,若有需要調整(之前提到,只要學會兩顆螺絲調整,小弟目前用到現在都可以很輕鬆的保持一定的間隙),二是碟煞也會過熱,曾經遇到爬大山時用到過熱的情況,煞車的力道會減弱,這時只要停下來休息,讓它稍微冷卻,力道又會恢復.另一個特點是碟煞和C夾/V夾一樣,在騎乘後需要清潔保養,怎麼做呢?簡單的買一罐碟盤清潔劑,在碟片的正反兩面都要噴,再用乾淨的抺布正反兩面擦拭,就不會有惱人的異音了.
這個噴劑在C夾/V夾,發出很高頻的聲音時,拿來噴輪框,再用抺布擦乾淨,也很好用.
20SL不是油壓碟煞,是機械碟,所以不太會有漏油的問題,佩酸的身材,應該挺適合20SL的..
碟煞系統,只要花一點點時間適應,應該會是小折小徑愛爬山的朋友們不錯的選擇..
ps.聽說Birdy的碟煞版也出來啦...看來以後也比較不怕下坡爆胎了

這台java的10500低於樓主預算,53/39大盤、16速、雙碟(大夥兒討論的正熱),不過跨點頗高,也算是來亂的
這台merida的16速,網拍價12xxx元,acera變速等級,走女性配色路線,跨點一樣不低,還是算來亂的-_-
這台sinic算是符合樓主需求,要價15xxx元,18速(microshift前2後9),低跨點,還有培林輪組和氣壓式前避震 (這車還有男女用規格,男車尺吋=376 // 400 (適合身高=160~180);女車尺吋=340 // 376 (適合身高=140~170)
男車
女車
這台takumi的 (805)跨點也低,造型、車把頗具特色,變把為老公路車樣式、18速、451輪組、9公斤、建議售價16000 (未打折)
另一台takumi的 (802) 跨點稍高一些、18速(tiagra)、451輪組、龍頭可摺,要價約17000
引用圖片來源 x拍 / 萱萱的自行車世界--SINIC-TEAM
真正想說的是....樓主既然已經確定是單車運動愛好者,不妨提高預算,直接購買心儀車種,市面上小徑多段數、輕量、彎把 (平把的身高要求似乎較低一些^^||)、低跨點如giant mini 0、lgs mv 3s、甚至是較高價的dorcus dc1(自組)等車種都可列入考慮...好車、常騎~~真美! 若真要彎把又礙於身高限制,或許可以試試車架相對較小的mini 0囉。
Giant mini 0:彎把、低跨點、20段變速、8.7 kg、SHIMANO 105 套件、ALEX 輪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