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可否分享一下小折的極限。

我的mini zero最快也可以到50出(1 1/8"胎碼表設定1490-用皮尺量的),但瞬間極速不算啥,要能維持均速才是真正厲害,目前平路最快只能維持30-35左右,追公路車還是很累。


瞬間極速不算甚麼+1 不過可以反應出迴轉數的極限

另有三點分享~

1.比起來時速還是用GPS測比較準

2.風向及路面狀況都會影響成績

3.往年KHS會舉辦西海岸小徑車賽 印象中是總距離45KM的折返賽
一個半小時內完成可拿金牌 兩個小時內完成可拿銀牌 關門前完成可拿銅牌
記不太精確但大約是這樣
雖然這不算甚麼依據 且比賽時會有管制、競爭、輪車的情形 但總可以當個參考值
換算起來 在海岸平路只要平均30KM/hr可以維持整整一~兩個小時
就算是很有實力的小徑人了
共勉之~
有次騎完河濱要回家時跟一個騎公路車的肌肉男一起等紅燈,綠燈後他騎很慢,我趕著回家吃飯便超越了他,
誰知激起他的鬥志,我越騎越快他也越追越猛,輸人不輸陣,最後我用盡全力的踩,死命的踩,還是被超過,
只能傻笑著看著他的車尾燈漸漸遠去,看了一下時速表,Max顯示47KM/H,不過這速度應該持續不到5秒吧!
我是騎Dahon VD9 (改的)

這次的遭遇戰,短短的幾分鐘,換來我回家後半天的酸痛,我以後還是慢慢騎就好啦!
說到激起別人的鬥志

小弟騎KOMA的時候才真的是會一路惹毛別人



因為有時候沒有太多時間上山練車

騎KOMA跑跑河濱的練習效果其實很好(因為車子效率很低)

上卡鞋可以平均20~25KM/hr騎個四十分就是很好的狀況了

雖說無意挑釁 但總不時會激勵到大輪的朋友

其實訓練是跟自己比賽 保持有氧穩定的速度 而非一段一段無氧的暴衝

訓練體力也訓練心性

能測試自己的極限在哪是很快樂的事,不過為了不讓測出來的結果是[快樂速],
其實可以借台GPS測一測並且跟自己的碼表比較一下就知道差異.
GPS個人認為滿準的,和轎車碼表比較過,轎車的只快1~2公里.
和機車比的話,測試兩種機車的表幾乎都灌水,一台多5K,另一台多10KM.....
也測過高鐵時速,96年測試時,最高速度有看過310幾的.
總之,用GPS測試一下就知道了,況且也不一定安裝在龍頭,隨便放在袋子既可.
我的是無敵(wudi)小折,改過11t後 ,最高速度36(平路)
好像不對喔.

看大家設定的參數似乎每個人都不同.
且差異蠻大的

圓周的公式是 : 直徑 * 3.1416

(1英吋=2.54cm=25.4mm)

所以 20吋的輪徑.
周長=20*25.4*3.1416=1595.9
難怪誤差那麼大.

更正確的方式是:
將輪胎的胎壓打到你覺得最合適的狀態.
之後在輪胎上劃一橫線.
再騎在車上.往前滑行.讓輪胎上之橫線在地面上.
印下兩條痕跡.(滾一圈會有一個痕跡)這兩條痕跡的間距.就是你輪子的周長.
前面4個數字就是你要輸入的參數.

如有錯誤請指正
補充一下:

我想.碼表之所以能計算出一台車子的時速.
應該是以一段時間內.輪胎轉了幾圈來計算.
而每台車子的輪徑大小都不同.
所以必須設定參數.也就是最外圈的周長.
而轉了幾圈.就等於跑了多少距離.

假設某甲的輪徑.加上胎壓的因素及
人騎在上面時重量的因素後.輪周正巧為1公尺長.
(當然不可能這麼巧.只是在做假設)

當甲騎車.維持在1秒鐘輪子跑1圈的速度騎乘.
1分鐘後.他前進了60公尺.
1小時後.他前進了3600公尺.

也就是說他的時速=3.6km
小弟暫騎媽媽的T2,MAX平路好像也到3X而已...4x怎踩的呀(踩踏圈數大概是?).....
目前在等T3B,也就是說還有機會換OYAMA的,T2重心真的高,不知OYAMA用同樣的公路胎好不好騎呢?
忘了問,一般公路車普通人騎均速可達多少?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