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有什麼避免摔車的要領,請大家告訴大家吧!!

應該沒有避免摔車的方法^^a....要化為主動...摔車要怎麼摔才沒事吧>O<.

PS:戴全罩式單車安全帽+龜甲跟護膝....應該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前輪與後輪 , 各加裝輔助輪...

減少摔車的機率性#
不論是何種車騎在一般公路上要注意剎車的時間及環境。

不能急剎的環境:
1。沙地/小碎石地
2。濕滑地面(雨天的標線/泥地/菁苔/積水/鐵板)
3。直行且左右落差的路

剎車的技術:
手動式ABS剎車
有人說是 兩手快速 抓~放~抓~放...
也稱為 ”點剎”
最好是兩手一起點剎,隨時準備停車。

千萬不要一次抓到底不放,就真的摔到痛死。
前剎抓死就等著當未起飛的超人,直接與地面擁抱。


去年看到某活動有不少人牽連摔車,最主要的因素是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特別是人車多的長下坡,主辦單位一定要派人攔車再放行。
每隔20~30秒放行一人,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

小摺車/小徑車靈活度高,騎乘要特別專注四周的路況,下坡要很小心謹慎。


無法避免時,尋找可以摔的”點”路邊的草地/土堆/樹欉///
如果一定要摔在馬路等硬的地面時,選右邊被車壓的機會較小,摔出去後要順勢”滾”,用滾抵消慣性,
平時要多練習翻滾成為反射動作。
裝輔助輪, 一定不會摔.....如果你敢騎出去的話
還滿實用的文章,但怎麼一堆人在講K牌的不是?(是沒買到車嗎?)
k牌易摔車?手會酸?
那騎D牌、G牌、LG下坡時重心前移,先煞前煞,看結果如何?
MGdesigner wrote:
我分享我的想法,那就...(恕刪)

本日最佳分享!沒錯!摔是一定會,只要找安全的地方摔,摔久了你就不容易在一般道路摔了。
我看很多車友會摔車都是不清楚自己的能耐,想說別人能我也能!卻不知道別人是累積了多年無數次的經驗才有這種技術。

我個人的建議是這樣!請找安全沒人的空地練習緊急煞車的甩尾控制跟翹尾控制。別以為我在開玩笑!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等你慢慢熟悉這些動作以後,可以嘗試在濕地作這些動作。你可以發現,很多鄉下的小孩子都有這種技術(當然都市小孩也有)!他們從小玩到大,摔車根本是家常便飯。小時候摔總比長大摔好!在學校摔總比馬路上摔好!所以,愛小孩請從小教他們騎車。而這套安全的技術一樣可以用在騎機車上,算是受用無窮。

還有,請保持一個正確的觀念!不管機車、腳踏車,請用相同的力道前後一起煞!再視情況加強前煞的力道(後煞也要加強,但力道稍微比前煞少了一點)。當後輪接近鎖死的狀態前,放鬆(不是放開)一點煞車再重複前面一句的動作!煞車時請將重心放低,屁股往後移!以雙手往前撐住把手(可以增加後輪配重兼減少前翻的機率)。其他的可能要自己揣摩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快速點放是錯的(煞死都來不及了還點放)。點放只適用於後輪翹起快要翻車的時候!

上面有提到用滾的,這是正確的!用滾的能減少傷害這點是確定(曾經騎BMX甩尾被腳踏車High side)!
gibernau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快速點放是錯的(煞死都來不及了還點放)。點放只適用於後輪翹起快要翻車的時候!


快速點放的目的是
1. 降速再停車
2.下坡保持一定的時速,不會過快無法應變
3. 跟車時


例:文化大學下東山路快到平地前,已經煞到定住後輪翹起快往前翻時,點放的頻率要慢些。

煞車抓死不放會撇輪、前翻、側倒、、依環境而有不同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點放的速度及放多少,有人用"含"、"帶"、、煞車形容"放"的動作,"點"= 抓
每輛車的煞車力道用多少是隨車況有所不同,(油壓煞車、碟煞、V煞、懸吊式煞車、鼓式煞車、倒踩煞、)

每個人剎車的方式不盡相同,以前帶非比賽車團時承傳的理論就是手動式ABS,或許與當時的煞車系統有關。

避免摔車就是要預設各種狀況的應變準備,
1.路狹遇到會車要有隨時停車的預備
2.後有大車要"讓",沒地方讓時先騎同一車道的正中間,再找地方停車讓路
3.碎石路的胎壓要降低
4.上車前要整理好鞋帶、包包拉鍊、安全帽戴正扣好、、等,避免邊騎邊弄。
5.

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還有千萬別騎那麼快
分享一下經驗:經過鐵路平交道(尤其是台糖小火車的平交道)時,輪子行進方向盡量與鐵路方向垂直,尤其是小輪子的車主更需注意。另外衍伸至高低不平的地方(水溝蓋、柏油路邊邊等)都請注意一下。祝大家好運。
Harold
不管是單車、汽車、機車,
行車中多想想還有家人要養,答應女王平安回家,速度自然放慢了。

不過好像多數人行車過程不會想到這些,可能等到七天後回家才能覺悟吧。

心中有愛,自然不敢騎快。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