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摺疊式與淑女車的效率與效能 比較

嗯...
可能要調整一下心態,小輪子跟大輪子本來就存在的差異。
折疊車早期也大都是單盤,定位是在城市休閒、通勤之類。
現在小弟出頭天,自然有人想要更快,更多的檔位來應付多種路況。
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也促進台灣經濟活動。

我想若是有要4+2或是攜車出遊的打算,上班通勤能將車折疊在座位旁。
住家沒有車庫,回家上下樓希望輕鬆者,城市休閒者,折疊車會是你的好選擇。
倘若沒有什麼需求要折疊,其實一般尺寸以同樣的價格,通常配備更好!
長途騎乘,公路車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輪子大、貫性大,速度快。
比極速確實只是庸人自擾,主要別忘了單車是「人肉V2引擎」!
已計算結果來看,小折確實沒有比大車慢,但路程一但拉遠差異就會越來越大。
若是長途下來(40KM以上),要輸出更多的體力才能維持速度。

選車先看需求,再看預算,一些淺見;不喜勿惱!
jauwin wrote:
5000元-20000元的摺疊式
這些車子 是否有辦法 跟我的 國中女兒在騎的淑女車輕鬆 又有效率
...(恕刪)


對於樓主提問,我個人親身體驗,分享:
我的第一台車:騎了n年的美利達二手無變速淑女車,名為“笑咪咪”。
騎乘感覺如其名,好騎、好踩、踩踏效能高,騎此來駕駛人定能“笑咪咪”。
對於二公里以內的路程,超級輕鬆娛快。
之前,適逢雨季,放在捷運站外一個月,依然痴痴的完好在那等我帶回家。
並且,加上大菜藍與兒童座位的她,就算被風吹倒了,都有好心人士,幫我扶她起身。

不過,自從本人頭家,迷上01,買了第一台上萬元登山車“520”,笑咪咪在第一次和520一同出遊後,比老公更會敗的我,就買了T3了。

第一次的同遊,我騎笑咪咪騎了15KM,回家後屁屁與大腿內側超痛,大腿到是還好。
(見樓上網友所述,應該是重心的關係,沒錯)
上坡,當然更是不用說,直接下來用牽車。

之後,換了t3“甜蜜蜜”後,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在於:
1 車變漂亮,走在河濱感覺騎乘有風,心情更好。
2 齒輪踩踏,可以視情形變來變去,調節大腿用力程度,不再一成不變,更加輕鬆。
3 上坡,那也是不再話下,只要多練習,相信未來牽車的機會定是會減少。

不過,還是有缺點的,不能再任意停在騎樓下,必需扛車扛回家中放好。
(嗯..我住公寓六樓頂加,每回扛車完成,那股成就感,如同玉山登頂般,真不是蓋的,)

所以,我現在個人的情況是,2公里內短程,由“笑咪咪”負責。
夫妻同遊,那就是520與 T3甜蜜蜜攜手呼嘯而出啦!

liwen1017 wrote:
所以,我現在個人的情況是,2公里內短程,由“笑咪咪”負責。


這是一定的
就像我上下班(很近)有時也覺得騎T3不方便
不過...這是因為不能中途去商店買東西 怎敢將T3停在外面呢? 折好進去也很麻煩
一、問題不在速度!
小輪車靠大齒比照樣可以上去,沒有問題的。

二、大輪車的大輪慣量及大輪對地面的行路性,天生在物理特性上就超過小輪徑。
這個會直接影響行路品質。
也就是小輪車也可以上這個速度,但是對車手的控制壓力會大很多。

三、大型車架的強度遠高過小車架。
車身一旦不夠強,高速時騎起來會感覺很「虛」,很可怕。尤其在高速時,無論由車手或是地面所來的應力都會很大,很容易讓人腳軟的
同樣的,小輪車也可以上這個速度,但是對車手而言控制壓力會大很多。

四、小徑車要硬跟上公路車是行的,但是人家是很順暢的前進,你是很努力的和座騎對抗,三、五分鐘還跟得上,但時間一長,精神壓力會比體力更早掉下來。
掀背小車是車、大型房車也是車,同樣都可以在限速100km/h的國道跑到超速,但很明顯大車跑起來就是氣定神閒。天生結構不一樣呀。
要硬撐當然行,只是累呀。累在精神,倒不是累在踩油門那隻腳。

五、人是肉做的,不是沒神經的機器。架個馬達在曲柄上測速度,完全是在測齒比,那個不用測,用算的就知道。
但是人坐上去開始踩,不是只有腳在動,手也要控制、身體也要控制,大腦也要運作,那個大小輪徑、大小車身的差距就會冒出來嚕~

ps.個人不覺得廉價的淑女車的車身強度會比精品小折好。
但菱型車架的爛通勤車的車架抗扭強度,的確是有可能強過精品小折,沒辦法,天生的不平等。
所以jauwin兄把淑女車和公路車括號在一起,不容易談唷。

另外一個:國中生是沒心臟的,就算他們騎娃娃車,都有可能海放公路車
erc wrote:
掀背小車是車、大型房車也是車,同樣都可以在限速100km/h的國道跑到超速,但很明顯大車跑起來就是氣定神閒。天生結構不一樣呀。...(恕刪)


跟自行車 無關...

只是熱愛 小車的我 要說一下話

並不一定 車子大台 跑起來就氣定神閒喔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