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吋小輪徑的殺手「水溝蓋」

chinen.tw wrote:
申請國家賠償吧,這樣...(恕刪)

這句是我跟女王開過的玩笑話~~ 市井小民沒辦法吧!!!
以台灣的路面品質,
還是乖乖用1.75"以上的旅行車胎比較安全吧,
使用細公路胎是拿性命安全換速度。

我遇到的狀況更危險,
在桃園環保公園這個大下坡,
我在晚上衝了好幾次之後,某次白天去騎才發現,
路上有水溝橫跨路面,水溝蓋跟樓主貼的很類似,
施工單位居然讓兩個水溝蓋之間露出超過5公分的縫隙,
這麼離譜的洞,就算是巧克力胎也難以全身而退。
想起前幾個晚上直衝而下,只看到有水溝蓋不清楚有洞,真是捏一把冷汗...
eric 孫 wrote:
像是仰德大道下山的白色橫紋的'跳動路面白線
也是1.25以下細胎的殺手 光是下個山整台車 車架抖到快斷
我跟台北政府反映
跳動路面白線可否與人行道之間 保留1公尺不劃白線好讓自行車安全通過
結果連回個文都不回 可否板上有相關人員可以反映這件事......好保護車友的安全


其實,如果弄成路邊沒有這個跳動的白線的話,情況會更糟,我們這裡就有這樣的路段。

每個經過的機車都會來個S型大蛇行,有時候連汽車也會,就算剛好有行人,他們也照彎不誤,使用叭叭聲將行人和騎腳踏車的人逼減速,反正就是行人和腳踏車就是要停慢下來等這種蛇行車通過就對了。

總而言之,這個玩意的目的就要是全部經過這邊的人,包括腳踏車,都減速。

腳踏車只要減速到用走的速度,就不會跳得很嚴重了,您可以試試。
本人若印象中曾經收過某廠商、店家的垃圾郵件,則列為拒絕往來,且從此不在這些廠商、店家消費。
除了這種有洞的水溝蓋,
也要小心人孔蓋旁邊的間隙喔!!

請參閱KHS校長部落格文章:
人孔蓋是地雷殺手
單車‧攝影‧美食 - PYOCO的影像餐館 www.wretch.cc/blog/pyoco
eric 孫 wrote:
很簡單的回答你的問題...(恕刪)


http://onestop.taipei.gov.tw/
這裡反應....系統有紀錄...非回答不可
這個問題 在我考慮換胎時有考慮過拉
去年 年底打算利用二日從新竹騎到高雄
身為肉腳級 就考慮將原車的1.95巧克力胎 換細
在從芎林 騎到老學長的店途中 就有壓到水溝蓋
就特別觀察 個人發覺新竹地區 水溝蓋鐵板上的孔洞 就有2種尺寸
發覺1.75的尺寸應該是最低要求(但體重過重 輪胎可能會陷下去拉)
最近去騎劍南路~哪殺人水溝蓋已經有改善了!~不過還是要減速慢行啦!!
今天去注意看了一下 , 台北的好像做成正方形 ,可以將勾槽更換方向省的輪胎掉進去,不像這各是長方形, 只能單一方向放, 真的很危險.
那個號稱新竹的17公里單車道其中一段有段觀景台的路面是由好幾塊水泥板舖設的
小弟有次趕進度不察直直的駛進縫裏當場蓋邊撞到,蛋蛋擦到
各位先進要小心
要注意有一種水泥的水溝蓋,兩塊水溝蓋中間也會有一個間隙,我曾經騎T2在新店的河濱步道,抵達碧潭停車場時掉進去,T2前輪半個插進水溝蓋內,靠著前叉頂住才沒全部掉進去。我人是整個飛起來然後雙腳安全著陸,車身同時自動轉了90度和前輪形成90度直角。當時完全傻住,旁邊早起運動的阿公阿媽還以為我在表演特技

這個停車場有兩道水溝蓋,要命的是間隙與前進方向平行,所以要小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