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小摺的座管角度都好小,真詭異鬼...(恕刪)
stallings兄你看到了一些小摺的現象,詭異嗎?我們來談談內涵如何?
許多車友,甚至是小摺車友,會跟你說是為了加大座艙空間...
其實....
- 有概念的70度座管角度(約)部份縱摺車款:如brompton, birdy等
1.縮小摺疊體積:這類縱摺車必須將摺後會整個突出來的座墊往前移,甚至不惜採用負補償值的醜頭座管頭,以達到終極前移的目的。其中birdy lx更進一步選擇醜上加醜的扁屁股座墊。
2.合理座管角度:座墊前移勢必造成seatback值過小,甚至是負值,因此採用小角度座管來補償,形成虛擬角度約73的「有效」使用角度。
3.合理座艙空間:座墊前移後,虛擬上管長不變,但「有效」上管長勢必縮短,因此brompton虛擬上管極長,而birdy則提供不同角度的前伸龍頭豎管來修正。
- 有概念的73度有效角度(約)部份橫摺車款:如dahon車系
1. 合理踩踏角度:因為橫摺,所以摺後座墊尾端凸出部份不會增加摺後體積,因此這類橫摺車的「有效」座管角度約為73度(註),簡單明白。
(註) 立管角度v.s「有效」立管角度
1. 座管直達五通型,如KHS系列:立管角度即為實際有效角度
2. 座管通五通前方,如Oyama大多車型:立管角度比實際「有效角度」大,也就是說,座管角度若還是維持73度均值就太大了。
3. 座管通五通後方,如Dahon車系:立管角度比實際「有效角度」小,座管角度若還是維持73度均值就太小了。
- 跟風型,取巧型,不顧一切型摺疊車型:如.......系列(哈哈!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1. 跟風型就是小車好像都做小角度,跟著做就對了,反正大家都說這是加大座艙空間的做法,卻未曾思考相關補償措施。
2. 取巧型就是礙於輪徑小,裝上前變角度相對角度太大,因此縮小立管角度,縮不夠再小補焊個前變座,只求前變可用,搞出雙盤、甚至三盤,上市初期號稱上山下海,堪稱小立管「跑車」始祖...
3. 不顧一切型基本上是「特化」設計,往往為了摺後體積不惜一切,誇張一點的60度的90度的立管角度都有……順道一提,還有標榜摺後體積,旁門左道配備黑猩猩專用、幾近垂直角度的煞把咧,哈哈(無意擋人財路,切勿對號入座)。
- 市場定位
1. 不同消費族群所需立管角度皆不盡相同,淑女車和計時車之差別即為一例
2. 其實... 大多是上述的跟風或取巧類型,車子設計不行,市場行銷吹噓作態倒蠻有一套的郎中車廠。
以上觀點,只是摺疊車設計概念之滄海一束(差點忘了說我也只是個看戲的),小如座管角度,大如車架強度,摺疊速度,摺後體積,零件相容性,整體幾何等等等,趣味之深令人玩味無窮。
反之,成熟如公路車車型,各車廠幾乎年年只能彈彈鐵鋁碳鈦、水平壓縮、風力對稱、低框高框、10速11速機械變電子變等老調、每個細節都被無限放大騙騙買氣的今日……更完美摺疊車的出現那麼叫人期待的原因吧~
這車畢竟是小折,有些缺點沒辦法。另外如疏齒比、變把兩邊交互操作,影響變速順暢度。
但BWR六速的話,我最快騎到34km/h,應該夠了吧,短上坡也算輕鬆。
坐墊拉高到腰部附近,騎乘效率好很多。放低的話就累了。
握把不能裝牛角,但裝肉球足以大幅改善。
三速的brompton,肯定騎不快
發現你完全不懂單車誒...
速度快慢的影響是齒輪比
和幾段變速是不影響的
段數的影響是為了調整騎乘輕鬆度
如果照你所說
那騎單速人的人,速度不就最慢
這哪門子邏輯?????????????
我不知道你說的dahon,khs等分析
是你覺得,你認為或你真的親身體驗
如果你騎的不是英製老布,
更是台制老布(不知因為哪有問題,英國才不願再授權台灣公司製造,會不會品質根本大有問題???需要再確認???)
請不要拿曾騎過三速老布的梗
來斷章取義或說嘴
那只會顯示你的無知罷了
如果你真的還是覺得你的論點對的
我也認同樓上大大的說法
約個時間一起交流一下
也不用約什麼明年啦...
週休二日時 就可以了
不用三速,兩速大盤的s把就夠了....
MOMO20863 wrote:12公里是與DAHON 20吋車種比較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