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屏東(用FOCUS花一個小時"車"下去)
時間:中午12~下午6點
全程:潮州-東港-大鵬灣環湖-潮州------------>>全程約50多公里(推薦指數3~4顆星,下回再來騎"單車國道"及"小流球")
座騎:IRLAND F-2024
感想:
看來還得要加買一些實用性的配備,例:防風太陽眼鏡、頭巾、座墊套、牛角等。第一回騎了中程的單車距離,覺有點累,看來要再鍛練一下自身的肌耐力(退化不少),全程下來還不錯!時間不至於太久,均速應有20~25。最後要講一下重點,屏東的廟宇很多,有順道的話!也可來感受一下傳統的廟宇文化;東港+潮州的兩地美食可真不少,大伙也不可放過(華僑市場、現場鮪魚作業、水煎包、蚵爹、燒冷冰、潮州圓環旗魚黑輪、客家炒粉條);大鵬灣環湖<----這個風景區已成型8-9成,帶眷或"擦子",有大大增進兩者關係唷!(單循環約15km)
我的愛爾蘭三代買到現在已經七個多月了,如今連五代都出來了(= =真快)
騎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下坡按前煞時抖車相當的嚴重.....
是龍頭抖還是車身抖我也不太清楚,因為這台是我上下班專用通勤車,回到家之前有個陡坡一下了坡...按後煞沒什麼問題!!覺的後煞車不夠利就換前煞,一按前煞就"抖"

誰有跟我一樣的情形的或是有解決的方法歡迎提出來討論!!(歡迎各位大大pm給我喔^^)
跟大家聞香一下我的~小白哥,芒果弟~



整車都已經改過了~因為我比較喜歡這一台車的折疊盒設計,而且車架上有碟煞鎖孔,所以還是自己買折疊車
的首選。
稍微介紹一下改車的一些過程與建議吧!
拆箱囉!

跟大家都一樣是消光黑的

沒有避震實在是不習慣,所以又拿了之前一樣的四連桿前叉,但是這次是黑色的~不過...亮光黑的前叉
裝在消光黑的車架上挺奇怪的(不過裝了這之前叉,因為前輪比較高所以摺疊後就站立不住了,車友要注意)

還好小弟有玩模型的嗜好~來小動工改造一下(好像不只是小動工喔


左邊算起來的兩罐是汽車用的亮光烤漆,中間比較小的是硬化劑,右邊大罐的是香蕉水,亮光漆與硬化劑
的比例是2:1

香蕉水與調備好的亮光噴漆是1:1的調配,所以依照此來做記號調配噴漆~量不需要太多,用不完反而會
浪費掉,因為有加入硬化劑所以也無法長久保存,會一整個硬掉結塊。

拆個光光

要來動工的車架

機器與噴漆都準備好了


噴完像這樣子,打了閃燈有明顯的反光吧!

再近一點

每個地方都有噴到


這邊是霧霧的~因為噴的時候離太遠~特別注意要噴亮光漆的時候距離要拉得很近,但是也不要噴太猛造成
「流淚」,離太遠就不會有亮光的效果反而是霧霧的了。

改裝的幾個要點分享給車友吧!
我這次改裝是用X7的中腿後變,之前改過用Deore長腿的,以406輪組來說前小後大的時候後變速器超接近
地面的,有點危險的感覺,所以這次改用中腿的比較安全一些(SHIMANO系列登山車好像都是長腿的吧!再加
上小弟向來喜歡SRAM的手感,所以挑了X7,便宜又不貴),登山車的變速器向來會比公路車的略微便宜一些,
不過剛剛在網拍上看到SORA比X7還便宜,也許車友喜歡Shimano的手感的可以考慮用SORA等級的後變速器
,不過要注意齒容就是了。

飛輪我用SRAM11-28T的,一來前面用三盤且是小輪徑,應該是用不到32T以上,而且可以減輕一些重量吧!
搭配中腿後變視覺上也還滿好看的。


前變速器也是用X7,為的是一致性。不過這一個X7前變規格上只支援44T的大盤,所以我是硬上~

之前有試過幾個登山車前變速器是無法安裝在小折的,有07年後的Deore上擺與下擺式前變、07年後的XT
上擺與下擺式的前變。06年的Deore上擺式的可以,網拍應該還找的到,主要是因為不行的幾款前變,如果
是前小後大的時候,變速器不夠裡面會與鏈條磨到,買了X7前變只是想試試看SRAM的是否可行,不過真的
是可以裝也可以用,如果不行的話用原本C-050的沿用下去也無所謂啦!通通都用X7才好看說,但是~
「只限於正確的檔位可以使用」~前中後大或後小會磨到,前小後大沒問題,往外推對應到第三齒就會磨到了
底了。只有這幾個會有問題說。

前小後大的時候其實鍊條已經很接近變速器檔板的底了。

因為大盤用的是一體式的,所以對應到不同的前變不會有距離的問題~如果一體式的都還不能使用的話,有的
換成4方孔的大盤,大盤會更靠近車架時,絕大多數的前變都很難調整甚至無法使用(說得很玄嗎~反正本來這
一篇就不是我要來當教學文用的


SQ-LAB 610的坐墊...又被我從箱子拿出來用了,依舊覺得很難坐~穿車褲騎車屁股超痛的

SMP的坐墊,沒預算了說


X7的變把~在網路上買的,因為有檔位視窗的已經絕版了~還是有檔位顯示比較好用


立管~原廠的設計故意往前頃,但是這支是直挺挺的,所以我騎車的時候坐姿反而又更正了~沒差,我本來就
不喜歡騎車太趴,不過我這人是覺得這隻立管的設計比較穩固的感覺說(照片我忘記轉角度了)

水壺架,折疊車還是要用側取式的水壺架才方便啊!不然立管檔在前面很難拔水壺出來。


腳架換成這種的,比較不會有鎖太緊把車架夾壞的問題,唯一缺點就是會跟大盤曲柄打架

碟煞~因為配色選用了碟煞,另一個原因是用小輪徑的車子,我比較不放心用C夾或是V夾,很擔心會長下坡
時過熱爆胎,碟煞無此憂慮。而且小輪徑451輪組又用細胎,速度上應該也會很快~用碟煞可以避免瞬間鎖死
把小弟給摔了出去。



這台真的是愛爾蘭~拍個標籤照片證明...本來是想把頭管的那個大i圖樣改換成變形金剛的博派貼紙,
可惜該處頭管是凹陷的,貼紙無法貼得很平整只好作罷


大致上是這樣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