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GIOS Panto 小徑車來報到喔

對於立管的角度
小弟不是很明白
是不是立管角度較大,對於踩踏的效率會比較好?! 利於加速
立管角度比較小,重心向後,會比較利於爬坡?

如果以小徑車為準的話
立管的角度如何約略分出休閒、登山及競速呢?!
(或是有其他的分法?!)
謝謝

小糾0531 wrote:
立管角度硬是不改!!...(恕刪)

騎過了再評論好嗎,

小徑車的角度本來就要和公路車不同,

我騎公路車競賽休閒二十多年了,

各大精品競賽品牌車子也騎過不少台,

Panto是我騎過最接近公路車騎乘幾何的小徑車.

相信許多Panto的車友一定也有相同的感覺
gios wrote:
騎過了再評論好嗎....(略)
Panto是我騎過最接近公路車騎乘幾何的小徑車....(恕刪)


講到重點了! 騎過了再評論好嗎......
不曉得樓上這位仁兄除了gios panto之外還騎過什麼彎把小徑?? 列出來大家參考一下吧!

註:我本身是panto車主,這台車目前騎乘3xxx公里,對於它的騎乘幾何只能三聲無奈 (不是好壞對錯,而是無奈...)!
iiiox 大哥是否方便請你透漏你覺得無奈的原因?

gios 大哥是否也方便請你說說你覺得接近公路車幾何的原因?

無意引起筆戰
只是之前也有幾位大哥提到panto 立管還是維持70度的問題
所以引起我的好奇
只是想了解車架立管的角度對車子的騎乘有何影響

希望我的好奇心
不會引起筆戰

另我覺得小糾大真的是一位很熱心又專業的車友
之前有問題詢問他
他也都很熱心的回答
也在此感謝他

iiiox wrote:
講到重點了! 騎過了再評論好嗎......


沒錯,

2002 Birdy 在台灣還沒有人騎的時候, 我買下當時的代理商里度進貨賣不動的滯銷庫存4台 里度楊先生應該還記得
2003 從英國自己帶回英國製的 Brompton, 並在台灣購入當時由NeoBike代工的台製Brompton
2004 購入 Dahon Jetstream XP
2005-2006 玩林道車還有下坡車
2007 購入KHS T2 / Go Bike / Frog
2008 購入GIOS Panto / Rohloff Birdy
2009 購入Bianchi MiniVelo / Stepdragon
日前又買了一台GIOS Mignon粉紅色小徑給老婆

購入的四台Birdy只留下一台, 其他的送給兄弟以及親戚, 留下的那一台在2007在Yahoo拍賣賣掉
二台Brompton在2004全部讓給朋友
Dahoh Jetstream XP還在車庫裡生灰塵
T2/Go Bike/Frog都已經賣掉
Rohloff Birdy送給大陸的友人
MiniVelo目前老婆在騎, Stepdragon在購買的第二天就送朋友了
目前小徑車只留下Panto在騎,
近日應該還會購入德國品牌Pacy 20"(台灣太平洋代工)的車架回來自己改

雖然不是擁有過非常多台, 但是也不少了, 留下來常在騎的只有Panto

小徑車有先天的缺點就是輪徑以及前後輪距,
所以無法使用公路車的車架尺寸與角度, 只能調整角度盡量讓騎乘的人有公路車的騎乘姿勢與踩踏效率,

如果要100%比照公路車尺寸角度以及騎乘姿勢, 會有前變速, 重心, 軸距等的問題,

所以我說, Panto是我騎過 "最接近" 標準公路車騎乘姿勢, 但是不是100%一樣


gios wrote:
沒錯, 2002 B...(恕刪)


Birdy
Brompton
林道車還有下坡車
KHS T2
Go Bike
Frog
GIOS Panto
Rohloff Birdy
Bianchi MiniVelo
Stepdragon (未詳述車種)
GIOS Mignon

--------------------------
以上清單,只有gios panto是彎把小徑,要論那一台最接近公路車幾何......似乎沒有什麼比較價值。

倒是我試騎幾台彎把小徑,如performance eclipse, bike friday prp, progressive 20s, lg彎把小徑等等,以及自己的gios panto....上述車種都是彎把公路設定,但實際騎起來和公路車的差異不小.....所以還是回您之前的話,騎過後再來評論會比較實在一些 (就騎乘幾何來說,坦白說我不會推薦panto)。

其實除了上述車款,彎把小徑車還有tyrell(部份車款), dahon hammerhead, saab彎把小徑等等,這幾款車"看起來"角度好像都不錯,樓上網兄有機會可以試試,比較一下與gios panto的差異何在~~~


alazy21 wrote:
iiiox 大哥是否方便請你透漏你覺得無奈的原因?..(恕刪)

其實我在高雄跟著幾個"休閒騎"的車隊在騎車,試過我的車的車友不下三十人(普遍評價真的不太優),gios panto對我造成的困擾:
- panto 的70度立管讓我seatback值調不出來,導致施力不易
- 就算用水秤式座管(non-seatback)來修正,也調不出我所需要的seatback值 (每個人條件差異,以我而言差了約1.5cm)
- 就算是"反裝座管"這種極端手法來調到理想的seatback值,也會造成(1)視覺上不協調 及 (2)座艙太小
- 為了彌補座艙太小,就必需買長一點的龍頭,問題是(1) gios panto前叉為老鋼管尺寸相對不易購買 (2) 過長的龍頭造成視覺不協調 及 重心前移下坡或遇坑洞時車身不穩定

至於為何無奈? "個人"的看法是:
- 小徑車有其先天限制
( a ) 立管和頭管角度接近公路車騎乘幾何效率最高時 >> 車心偏前 + 小輪徑 = 不穩定(下坡更明顯)
( b ) 重心後拉到車身較中心以求穩定時 >> 立管和頭管角度太小(過傾) = 踩踏力學不佳 + 抽車操控不易
( c ) 立管接近公路車 + 頭管後傾以維持重心、改善踩踏力學時 >> 座艙空間擠壓 + 抽車操控不易 (註:部份車種如K牌企圖用長前叉來部份解決這個問題,成效如何不論,比例上就是一整個不協調~~)
而panto (及許多小摺小徑) 顯然是選擇( b )方案,重心穩定第一,操控效率就.......
這就是為何先前我會說"不是好壞對錯"的問題....回到老話,還是"小徑車先天限制",目前為止似乎只有"號稱"幾近公路車幾何,實際成品恐怕還得等待業界努力吧~~




有人問我騎過多少小徑車, 所以我只將我騎過的小徑車列出來,

您可以查一下我曾發表過的文章, 我公路車實在是太多台了,

不想一一列出,

我公路車從國中開始比賽休閒已經騎了二十幾年了,

而且家中環境還可以, 所以從GIOS Super Record 78, Guerciotti 的 Lug 鋁管車, ........

騎過的不錯的品牌還有一些,

一一列出實在是太累了,

而且2007以前的文章都是在大蘋果網站發表,

我已經露出我的年齡了........
好久沒出來透透氣了,大家別爭來爭去了,Gios panto 是台好車就對了!好不好騎是另一回事,跟birdy一樣...面對公路車,只能在一邊觀賞休閒騎
最近剛改56/44...

ericsss0203 wrote:
70度的立管的確很....(恕刪)

可惜香港還有人深信這就是451公路車

還有...............

我在KHS的身上也發現了賣場車的立管角度
iiiox wrote:
Birdy Brom...(恕刪)

說到底...小俓用來休閒就好了

不是不能競速,只是輸了一截
(不要搬勇腳出來)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